《人防問答》
81、問:人民防空經費的來源有哪些渠道?
答:有五個方面:(1)中央政府預算撥款收入;(2)地方政府預算撥款收入;(3)社會負擔人防經費收入;(4)平戰結合收入; (5)其他收入。
82、問:因城市建設或其他特殊原因需拆除人防工程的,應如何辦理手續?
答:人民防空工程經批準拆除的,拆除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照原工程面積及標準在規定期限內補建,其中拆除簡易人民防空工程的,應當補建同面積六級人民防空工程。人民防空工程經批準拆除無法補建的,拆除單位或者個人必須按照當地現行人民防空工程造價,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支付人民防空工程補償費,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建設。
83、問:什么是人民防空“易地建設費”?
答:應當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確因地質、地形、施工等客觀條件限制,不能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設單位必須報經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批準;經批準不修建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標準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繳納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設費,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統一組織易地修建。
84、問:人民防空“易地建設費”如何管理使用?
答: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設費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按規定統一管理,專項用于人民防空工程建設。
85、問:人民防空工程的設計、施工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答:人民防空工程的設計、施工必須由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設計、施工單位承擔。
86、問:人民防空工程確需報廢的應如保報批?
答:人民防空工程不得擅自報廢。確需報廢的,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報經省級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批準。
87、問: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繳納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設費應如何處理?
答: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繳納人民防空工程易地建設費的,由縣級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責令限期繳納,并按每日千分之二的標準加收滯納金。
88、問:人民防空工程未經驗收交付使用的應如何處理?
答:人民防空工程未經驗收交付使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處以五萬元以下罰款。
89、問:侵占、挪用或者截留人民防空經費的應如何處理?
答:侵占、挪用或者截留人民防空經費,尚未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關經費應當依法追回;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0、問: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蔽行為的應如何處理?
答: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蔽或者有其他違法、失職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1、問:侵占人民防空工程的應如何處理?
答:侵占人民防空工程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對當事人給予警告,并責令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可以對個人并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并處一萬元至五萬元的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損失。
92、問:貫徹落實人民防空保密工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應把握的重點是什么?
答:(一)充分認識加強人民防空保密工作的重要意義。
(二)深刻理解相關法律法規規章中涉及保守人民防空秘密的規定:主要有1、國家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辦法》;2、國家人防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如國家人防辦印發的《關于加強人民防空保密工作的通知》;3、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規章制度規定,如《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
(三)熟練掌握中央國家機關人防辦印發的兩個加強人防保密工作的文件:1、中央國家機關人防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加強中央國家機關人民防空保密工作的通知》(國機防辦字[2000]12號);2、中央國家機關人防辦公室、國管局辦公室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人防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局辦[2004]37號)
93、問:嚴格人防保密管理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答:1、要有專人具體負責人防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信息載體的收發和保管工作;2、在擬制、印刷、傳遞、承辦、借閱、保管、歸檔、移交和銷毀各種人防秘密載體時,要嚴格履行審批、清點、登記、簽字手續;3、嚴禁將存儲有人防信息的計算機與國際互聯網相連,不得在與國際互聯網相連的計算機和其他信息設備上存儲、處理和傳遞人防信息,不得在國際互聯網上發布人防信息,對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實行嚴格管理;4、由于工作需要,政務公開中涉及人防信息要進入本部門對外網站的,須經所在部門信息保密與人防部門審查批準;5、嚴禁使用普通傳真機傳遞涉密人防文件和信息;6、嚴禁使用手機談論人防秘密,不得將手機帶入涉及人防秘密的會議場所,因特殊原因帶入會場的應取出手機電池。
94、問:制定《中央國家機關人民防空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的必要性時什么?
答:是全面履行《人民防空法》賦予中央國家機關人防主管部門職責的需要;是加強中央國家機關人防建設和管理的需要;是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發展的需要。
95、問:人民防空行政處罰的含義是什么?
答:人防行政處罰是指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為了維護公共利益,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人民防空法》規定尚未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96、問:人防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答:《中央國家機關人民防空行政處罰實施辦法》依據人民防空法的規定采用的處罰種類為警告和罰款。
97、問:人防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答:合法原則;公開、公正原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救濟原則;責任原則。
98、問:中央國家機關人民防空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確定的實施主體是誰?
答:1、中央國家機關人防辦公室直接實施行政處罰;2、中央國家機關人防辦公室依法委托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防辦公室實施行政處罰。
99、問:西方國家人民防空開展如何?
答:將人民防空納入國防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各國根據歷次世界戰爭的經驗教訓并考慮到現代高技術空襲兵器的發展情況,對民防建設和地下防空工程建設都十分重視。俄羅斯認為民防已成為“保衛國家安危的最重要的戰略措施”。美國認為民防是其“整個威懾力量態勢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日本提出,其本土防衛應以“民防為中心進行考慮”。德國、瑞典和瑞士等國把民防作為總體防御和全民防御的重要支柱。為了保護平民在戰爭中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許多國家都將民防建設作為防備戰爭的重要內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民防建設已具相當規模。美國、俄羅斯的民防工程已能擾蔽全國70-80%的人口,以色列、瑞士、瑞典等國家可擾蔽全國90、100%的人口。這些國家還都建立了全國的空情情報、警報傳遞和指揮通信網,制定了城市人口疏散計劃,建立了民防專業隊伍,為戰時防空、平時防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民防體系。
100、問:什么是國際民防組織?
答:國際民防組織設在瑞士日內瓦,1931年成立,1972年以來致力于促進各國政府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面對各種災難時對人員和財產采取的安全措施;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民防信息、進行防護訓練、研究民防器材;對參加民防組織的國家提供技術援助等活動。該組織現有49個成員國和10個觀察員國。我國政府于1992年加入該組織,并任執行理事會成員。1998年10月北京召開了第13屆國際民防組織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