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泵車工地碾起飛石致人受傷 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
本報訊 (記者 王 鑫 通訊員 張林力 成敏樂)特種車輛在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的道路外發生的事故,應屬一般意外事故,還是應按交通事故予以處理?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一起水泥泵車在建筑工地內碾軋彈起飛石將人砸傷致殘而引發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二審判決依法駁回該案第三人保險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即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傷者陳某12萬元,超出的3000余元在商業第三者險限額內支付。
2010年6月14日,陳某在雙流縣一建筑工地內被高某駕駛的水泥泵車碾軋起的石頭砸傷背部,結果造成其脾臟受傷并被切除。后經四川華西法醫學鑒定中心鑒定,陳某屬六級傷殘。該起事故經雙流縣交警部門認定,由高某承擔全部責任。
陳某提起訴訟,要求司機高某、高某的雇主以及水泥泵車登記車主某租賃公司賠償其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22萬余元,并要求水泥泵車所投保的某保險公司在其保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保險公司作為第三人參與了訴訟。
保險公司則認為,事故發生地點系建筑工地,是不允許社會車輛通行的區域,因此事故應屬于一般意外事故,不應按照交通事故予以處理。
雙流法院一審認為,水泥泵車作為特種車輛,其用途主要是特殊作業而不是上道路行駛,而特種車輛發生事故又多是在特殊作業過程中。如果將特種車輛的被保險范圍限定在公共道路上,便違背了保險的宗旨,將不利于保護投保人及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因此,對于第三人保險公司主張該案不是交通事故,不應由其承擔保險賠償責任的理由,法院不予支持。法院審查確認本次交通事故的相關損失費用后,依法作出判決。
宣判后,第三人保險公司不服判決,向成都中院提出上訴。
成都中院二審認為,根據我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中機動車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時發生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賠償,比照適用本條例之規定,一審法院比照適用上述條例判決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的范圍內承擔責任正確,故判決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
■連線法官■
工地上的事故能否認定為交通事故
記者就相關法律適用方面的問題采訪了成都中院審理此案的審判長涂征。涂征告訴記者,此案的爭議焦點在于這起發生在建筑工地上的事故,能否被認定為道路交通事故?對于水泥泵車、大型吊車等經常在建筑工地上行駛作業的特種車輛,雖沒有在公路上行駛,但發生事故導致人員傷亡的,受害人能否向車輛所投保的保險公司主張賠付?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而道路以外的地方,應是除了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之外的,能供機動車停放或者通行的地方,上述建筑工地即是如此。
涂征對記者說,依照規定,機動車通行時發生的事故,通常是指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狀態中發生的事故。但現實生活中,特種車輛的用途主要是用于特殊作業而不是在公共道路上行駛,因而不能將特種車輛的被保險范圍限定在公共道路行駛中。
現實中,道路以外的地方由于車輛少、行使速度慢等多種原因,一般很少發生事故,所以對于機動車在道路以外的地方發生的事故,《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只是在附則中規定比照適用。
涂征說,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作為一種強制保險,其設立的目的,是以該強制性責任保險保障受害人能及時從保險公司得到經濟賠償。《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不但未明確交強險不適用于特種車輛在作業過程中發生的損害賠償,反而是在附則中單列一條明確規定,機動車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時發生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賠償,比照適用本條例?;谕焕砟?,根據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簽訂的商業第三者險的合同約定,超出交強險賠付限額的部分,也應由保險公司在商業第三者險限額內予以賠償,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受害人及投保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