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是充滿戰爭與鮮血的。戰亂紛爭中,革命先烈們全身心投身革命,沒有他們,就沒有如今新時代的中國。關于中國未來,孫中山先生曾經有預言,然而站在2018的時空回首往事,孫先生的預言如今僅剩一個沒有實現。
孫中山先生早年學醫頗有政治遠見,早就意識到只有通過革命推翻清政府,才能拯救腐敗落后的中國,毅然棄醫投筆從戎,走上革命道路。1895年,孫中山先生發動廣州起義,但因各方面條件不成熟,最終以失敗告終。
1911年,孫中山領導武昌起義取得成功轟動全國。思想層面上,對當時社會各界產生深刻影響,不少有識之士思想得到解放,紛紛高舉自由民主大旗。
清政府推翻后,民國時代到來,但百姓們卻沒有迎來想象中的自由與民主,各地軍閥在列強支持下自立門派,野心勃勃戰事不斷。
孫中山先生僅做三個月的臨時大總統,還沒來得及對國家進行建設與規劃,軍閥袁世凱就竊取革命成果,坐上總統寶座。
孫中山并沒有因此滿腔憤恨,其并不在意總統職位,只是希望國民政府能夠救國強國,快速走向復興道路。1917年,孫中山開始對中國未來作出構想及設想,花費2年時間,寫出《建國方略》。著作中有孫中山先生對未來中國四大構想,有三個如今已經全面實現。
1,國家貧與富,從鐵路建設就能看出一二,未來中國將會有16萬公里鐵路。
當時中國鐵路只有9000多公里,因此不少外國人認為孫中山先生是說大話,16萬公里是天方夜譚。如今的中國不再是近代落后屈辱的中國,鐵路運營達到將近13萬公里,其中2.5萬高鐵更是成為新時代的四大發明之一,而且早已領先于全球高鐵發展水平,正在加緊修建中的高鐵實現全面通車后,這個目標可以說完全可以實現。
2,要想發展經濟,必須開通港口,中國應該在北、中、南地區各建設一個像“紐約港”級別的世界大港口,并以此為中心發展沿海經濟。
如今世界十大港口,中國就占7席。天津港、上海港、廣州港,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每日貿易貨物量均達數億噸。
3,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發展實業。
唐朝開放包容創下輝煌盛世,清朝閉關鎖國最后只能任人挨打。孫中山預言,未來中國要以寬容之胸懷,容納百川文化。偉大的祖國,在2018年就會迎來實行改革開放的第40個年頭,也正是改革開放在使得中國經濟開始騰飛,如今看來這一點已經完全實現。
最后,孫中山先生設想未來國人都將以“替眾人服務”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無私無畏。雖然新中國建設以來,國人素質水平有所提高,但暫時還未做到“替眾人服務”的整體水平,但近年來“共享”的觀念已經出現,尤其是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共享”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替眾人服務”必將在不遠的將來在中國實現。
孫中山先生百年之前嘔心瀝血救國強國,為未來中國構想藍圖,如今先生預言基本已經完全實現,假如他能看到,應該也會感到欣慰!向孫中山先生致敬,這盛世,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