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2021中國(昆明)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拉開序幕,為期4天的茶博會將向世界展示云南茶產業蓬勃發展的成果以及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云茶產業想要又好又快地發展,政府的推動必不可少。近日,云南省工信廳發布《云南省“十四五”食品工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意見稿》對云茶產業等九個食品產業進行了重點詳細的規劃,如果得以實施,將是云南茶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茶企、茶商不可不看。
資料顯示,2016-2020年,云南省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147.9億元,占食品工業比重達66.5%,體現投資向高附加值產品傾斜趨勢。一批綠色食品小巨人企業脫穎而出,重點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比如“大益牌7542生茶”連續多年成為“雙十一”茶行業線上銷售冠軍。
但是,云茶短板也非常明顯,圍繞普洱茶等品類的企業品牌繁多,品牌合力尚未形成,相比浙江、福建等地茶品牌集群化發展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總部經濟的綜合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產業和產品對本地原料、市場的依賴程度較高,缺乏具有外向型擴張能力的大型企業。
為著力打造“云茶”產業,厚植優勢品牌,構建茶產業、茶經濟、茶生態、和茶文化融合發展的現代茶產業體系,云南省制定了發展方向與重點。
立足云南省豐富的茶葉資源以及“普洱茶”“滇紅茶”等區域公共品牌的市場影響力,重點突破茶產品精深加工、品牌推廣、銷售模式創新等薄弱環節,做精做強云茶產業。
精制茶:鞏固提升古樹茶、袋泡茶、傳統普洱茶加工水平,加大快銷品、拼配茶、小包裝產品等加工比重,推動行業提質增效。建立標準化、智能化工廠,實現標準化生產。推動高端茶做精,中端茶做強,著力提升精制茶比重,擴大高端茶市場份額。
茶產品:進一步提升茶產品品質,擴大茶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茶中間體的開發,推動茶產品進入食品、保健、醫藥、日化等領域。重點發展茶飲料、速溶茶、茶酒、茶主食、茶休閑食品、茶籽油、茶膏、茶粉、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等,推動茶產品結構多元化發展。
茶旅康養一體化:發揮云南省旅游資源和健康養生資源優勢,加快推動茶產業與特色旅游、民族風情文化、綠色餐飲、“大健康”等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批茶特色小鎮、美麗茶鄉村、家庭農場、秀美茶園、茶休閑觀光主題公園、茶體驗場、邊疆茶文化走廊、茶文化傳承博物館等,定期舉辦各類茶文化節等,形成各具特色的茶園觀光+生態旅游、茶文化+體驗旅游、茶文化+保健旅游、茶文化+工業旅游等茶旅康養一體化服務模式。
產業布局:突出云南省茶葉主產區的集群優勢,以普洱市、臨滄市、版納州、保山市、大理州、昆明市、玉溪市、文山州等州市為主要發展區域,依托云南思茅產業園區、云南鳳慶產業園區、云南保山產業園區、云南龍陵產業園區、云南騰沖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園區,推動全省茶葉產業資源、企業和品牌整合重組。
(1)產業集群建設工程
加快茶園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推進種植機械化水平。加大低質低效茶園改造力度,實施茶園物聯網建設,推動良種茶園和古茶名山基地建設,持續擴大有機茶園規模。以提升云南茶葉單產為主要突破口,引進吸收國際先進種植技術、新品種。
(2)市場主體培育工程
鼓勵采取內引外聯、資源整合、股份合作等方式,打造一批茶葉龍頭企業。逐步整合作坊式茶葉生產企業,推動茶資源、企業和品牌整合重組。
(3)綠色品牌建設工程
強化云茶品牌梯隊建設,鼓勵企業以質量創品牌,規范區域品牌管理,鞏固和提升公共品牌價值。深度挖掘“世界茶樹原產地”和茶文化發祥地的文化要素,賦予“云茶”品牌更高的文化價值。
(4)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加大精深加工設施、設備的改造提升力度,規范普洱茶產品標準化生產工藝,鼓勵多茶類產品開發及茶樹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施企業研發投入倍增計劃、研發計劃倍增工程。
(5)招商引資工程
重點瞄準國內外茶文化氛圍濃厚、茶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區,圍繞拼配茶、品牌袋泡茶、茶飲料、藥草茶等領域開展精準招商。
(6)市場拓展工程
提升云南國際茶葉交易中心運行能力,推進“云茶標識”使用,支持企業以歐美、中東和東南亞地區為重點加快國際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