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簡稱“渝”,別稱山城、江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的國家重要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城市。重慶市的總面積8.24萬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3213.34萬, 轄38個區縣。
重慶市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長江河谷的巴南、綦江、云陽等地達18.5℃以上,最熱月份平均氣溫26~29℃,每年仲夏的最高氣溫一般都在37攝氏度上下,有時高達38甚至42攝氏度,晚上不得不開空調或者是電扇降溫。
武漢市,簡稱“漢”,別稱江城,湖北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武漢市總面積85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3.90萬人,全市下轄13個區。
武漢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溫、降水集中,冬季稍涼濕潤等特點,全年平均溫度是 13℃ ~ 22℃。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9.3℃,夏季長達135天;春秋兩季各約60天。而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9.3℃,也屬夏季炎熱城市之一。
南昌市,簡稱“洪”或“昌”,江西省轄地級市、省會、Ⅰ型大城市 ,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中心城市 。目前全市下轄6個區、3個縣,總面積7195平方公里 。2022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為653.81萬人。
南昌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比較長,而春秋季比較短。南昌市是我國“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熱,形成了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典型城市,有火爐之稱。南昌的冬天又比較寒冷,氣候的反差對生產、生活都帶來不利影響。
南京市,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22年,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9.11萬人。
南京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其歷史上的最高氣溫為43.14度,其歷史上的最低氣溫是-13.1°C。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南京春季風和日麗;梅雨時節,又陰雨綿綿;夏季炎熱,與武漢、重慶、南昌并稱“四大火爐”城市。
最近《世界地理》雜志刊文報道,我們居住的地球已經向北緯偏離了3.15214米的距離,地球的軌道偏離讓曾經酷熱的成都、重慶、武漢、南昌與南京等長江流域的城市將不在酷暑難耐了。原理是隨著西北利亞冷寒氣流南下,在中國長江中下游一帶與太平洋熱帶氣旋進行交匯,在每年的5至9月將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氣候,氣溫變得涼爽起來。而且冬天北方冷寒氣流又難以南下,所以長江流域的冬天也將不在太寒冷。
冬不冷夏不熱的長江流域經濟發達,水資源充足,糧棉油等物產又豐富,如果是冬不冷夏不熱的適宜氣候,其宜居的條件就基本都具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