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吳庶深先生在《國內外"死亡學"系所發展之 1959年,心理學家赫爾曼(herman Feifel)出版了《死亡的意義》一書,采用考古人類學、藝術、文學、醫學、哲學、生理學、心理分析、精神醫學及宗教學等的知識,全面地探討了死亡現象,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本最具代表性的死亡學著作,出版后引起學術界及社會大眾對死亡的問題研究的興趣和關注。1969年,卡波勒·羅斯(knbler-Ross)出版了名著《生死邊緣》(On Death and Dying),引起更多的人對癌癥末期病人的感受、需要的重視及關懷。死亡學的研究發展至今,已有專門的團體、組織的成立和專業刊物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