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汽車排放標準快速提高。和之前的標準相比,“國六”排放標準有著“歷史最嚴”的稱號,預計將在2020年7月開始全面實施。
而像北京、珠三角等部分城市和地區,可能會一如慣例地提前進入國六階段。
排放升級必然對二手車市場帶來不小的影響,國六即將到來,具體會帶來什么變化呢?
國三車:或面臨報廢
以北京為例,2017年2月15日正式限制國一、國二排放標準的機動車進城后,北京的國一、國二車一夜之間成了“白菜價”。
由此可鑒,國六排放標準的正式實施,國三車的價格很可能一落千丈。對于賣家來說,2018年是一個不錯的換車時機,趁著國三車還值錢,早早出手換輛好車。
對于像管大爺這樣的買主來說,不著急用車的話,買輛便宜的國三車囤著,等報廢國三車時再用來置換新車,也十分劃算。
國四車:入手要趁早
目前,全國各省市對車輛上牌的要求已經提高到國四排放標準,這大大影響了二手車的外遷業務,導致很多車況較好的國三車只能在本地內部消化,甚至有些被迫直接報廢。
國六排放標準實施后,很難說國四車不會受到國三車待遇。所以,2018年國四車入手要趁早。
不過,這里還有一個問題。
什么樣的二手車,最劃算?
想買車的買主,或是賣車的車主都會思考:
車開了多少年該賣?
我又該買什么車齡的二手車呢?
有人說開到報廢比賣掉更劃算,真的是這樣嗎?
“準新車”買到就是賺
新車在3年內的貶值最快,再加上買車時交的購置稅及保險,這時賣車顯得很虧。相對的,如果買到了車況好的3年內“準新車”,相當于“賺到”了。
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目前二手車市場上,3年內的準新車也越來越多。
買“準新車”最劃算,那賣車時間呢?
目前機動車15年強制報廢的規定已經廢除。取而代之的是60萬公里報廢。通常來說,家用車每年跑2萬公里就不少了,跑滿60萬公里算下來得30年。
另外,車輛過了15年,每半年就要進行一次年審。將一輛車開到報廢雖說可行,但15年過后,面臨的問題增多,維修和年審也比較麻煩。
通常來說,報廢車排量在1升以下、1升—1.35升、1.35升以上的轎車分別能獲得6000元、10000元、18000元補貼,所以很多車主情愿開到報廢才愿意換車。
另外,4S店經常會推出“舊車置換”,除了原有車輛報廢的補貼外,有些4S店還會給予“廠家補貼”,送保險或者新車優惠等。相比之下,比自行去報廢要劃算很多。
“5年”分水嶺
在國內二手市場,一般都以5年車齡作為分水嶺。車齡不到5年的車,車況通常還較好,往往還能賣出比較高的價格。
車齡超過5年,每開一年,問題就越多。車齡超過8年,或里程數達到40萬公里的車,就算車況還保持較好,想賣高價也很難。
小編購車建議
如果想賣出高價,建議在3年到5年出售;如果想買車練手,5-8年的老車也不錯;如果追求性價比,3年內的“準新車”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