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虛心向下屬學習 |
當一個人缺乏責任感時,他就會信口開河,全然不顧你的感受。但是,有一點你不應該忘記,你的部屬之所以要跟你在一起共事,決不是為了聽假話來的,當然,他們也會有出爾反爾的時候,這就要求你對他這種行為給予批評并適當點撥。如果你去談生意,虛虛實實的或者有意義,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說話辦事從來不準秤,這不就成了大忽悠了? 還是郁達夫說得好,語言是極為必要的,但是“言語的溝通靈魂,遠不如沉默來得徹底,沉默的嚴肅便是愛和死和生命的嚴肅。”斯言誠哉。 其實,言語的重要性直接和人的品性是一致的。人無信,則無以立。三十而立,既是生理年齡,也是社會心理上的年齡。 以身作則和言之有物同樣不能缺。你的行為將帶動與推動團體的力量;言之有物的“物”不能空洞且不確定。 既然每天生活中的時刻都是確定不疑的,那就十分有必要將行為和言語也具有時鐘的特性,如此,計劃就切實,收獲就豐盈。 虛心向下屬學習 領導對待工作要謙虛,學習他人的長處,積累更多的經驗,進而發展自己的才能,有更高的權威。反之,領導自以為是,自高自大目空一切,只能阻礙自己的發展,失去自身的權威與員工的支持。 領導不外兩種途徑產生:一是在此工作單位很久、工作經驗豐富,因而晉升為領導;另一種則是由其他工作單位調過來的。前一種情況,由于相處的時間很久,晉升的領導能夠很清楚地了解每一位職員的個性,在領導上不會發生太大的困難。而后者可就難說了。 當一個領導一下子調到新的單位擔任領導時,所見到的都是陌生的臉孔,這時絕對不可全憑私見,對他們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因為這樣往往會造成錯誤的印象。另一方面,在尚未到達新工作單位時,這些員工可能對新領導己有相當多的情報。 “這次新調來的科長,聽說是位充滿干勁的人。” “聽說是不喝酒、不抽煙,像木頭般的人。” 諸如此類的事情,下屬可能已經調查得一清二楚,然后睜大眼睛等著看領導的表現。這時,大可不必在乎別人的評論,因為這只會徒增工作上的困擾而己。要將自己當作一張白紙,一切從頭開始。 “我對各位還很陌生,不僅不了解諸位,對新工作也一無所知。同樣地,諸位對我大概也很陌生,但不管如何,既然今后大家都要在同一單位工作,希望大家能和我共同合作,好好努力吧!”要用這樣的態度開始才可以。 因此,即使有看不順眼之處,也不要說:“這件事要這么做才對”或“我以前的地方不是這樣的”,才不致引起員工的反感。當秉著新鮮的心情來開始此項任務,即使對新單位業務己有十足的信心,也要謙虛為懷地對部屬說: “我初來乍到,一切都很生疏,盼諸位能多多指教。” 新單位的一切信條、規定、制度、方針……也都要從頭仔細學習。 剛調到一個新的工作單位時,對于不熟悉的事務,當征求部屬之意見或請他加以說明,此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 (1)人各有異,知識程度或品格高下亦參差不齊,因而部屬之恿見或說明不可照單全收,當斟酌接納,對于疑問或難理解之處,需特別留心。 (2)第一次的詢問,部屬可能會非常樂意回答,但重復第二次時則會顯出不耐煩,因此,發問時當注意聆聽。 即使被當做傻瓜也無妨,遇有疑難即追根究底,甚至冒著被背后嘲笑的可能也在所不惜。畢竟,這要比因不敢問而真正變成一無所知的傻瓜要好得多了。 因此,即使別人僅多出那么一點長處,也足以做老師,古時候有所謂“一字之師”,便是這種精神的發揮。換句話說,任何人都可以為師。 做一個領導,首先要了解這個道理,要不斷地學習對自己有益的事物。即使是每天例行的閱報,也要試著從其中得到一些知識或啟發,以免枉費閱報的意義。 同樣地,在日常管理中,每一位下屬都可以找出他們的長處,謙虛地向他們學習,盡管他們是下屬。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往往不是一開始即具備非凡的能力,而是不斷地向他人學習,吸取別人的長處,從學習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完善和發展自己的領導才能。所謂“成功是經驗的累積”便是這個意思。 行動比語言更有力量 行動比語言更有力并不是什么深奧的哲學,就是少說空話,多做實事。也許正是因為太簡單了,就往往被許多人所忽略。許多人太看重的是領導者的權力,更多的想知道“怎樣讓你服從我”,而不是“我應該怎樣做才更具影響力”。構造影響力的一個重要要素就是你的行為。當一個領導者口是心非,只說不做,只聽到雷聲而不見下雨,這樣會逐步地喪失掉他的威信。 當你的語言與行動不一致時,人們一般更相信行動,是行為說了算。這對領導者的意義是:你是一個角色示范,員工會模仿你的行為和態度。他們觀察上級怎樣做,然后照著模仿或適應上級的做法。然而,這并非意味著語言毫無用處,語言可以影響他人。但是,當語言和行動出現分歧時,人們更注重他們看到的行為。 身教勝于言教,說到不如做到。然而,許多領導者經常要求別人,很少要求過自己。久而久之,下屬也學會了自我放松。當他們成為領導者的時候,也學得只要求別人,不要求自己。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種行為一旦成為習慣,無論是對組織的發展還是對個人的進步都沒有任何好處。 當年聯想集團創業時,曾有一條規定,開二十幾個人以上的會遲到要罰站一分鐘,上自領導層,下至員工,一視同仁,這一分鐘是很嚴肅的一分鐘,不章樣的話,會沒法開。第一個被罰的人是總裁柳傳志原來的老領導,罰站的時候他本人緊張得不得了,一身是汗,柳傳志本人也一身是汗。柳傳志跟他的老領導說,你先在這兒站一分鐘,今天晚上我到你的家里給你站一分鐘。柳傳志本人也被罰過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