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
作者|布吶吶
01
最近,電影《花木蘭》的預告片發布了。
不出所料,一片熱議。
不過有一個細節,很多人都沒注意到。
那就是李連杰在這部電影中參演。
這些年,
李連杰已經鮮少露面。
每次他的出現,也會伴隨一些爭議。
關于他的是是非非,
我想先說說,
那些年,他和4個人的故事。
02
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吳京其實是李連杰的師弟。
兩人都在北京什剎海武校學習武術,
師從一個老師吳斌。
2008年,李連杰和吳京一起參演了,
導演羅伯·科恩的電影《木乃伊3》。
那時候李連杰已經是國際的華人巨星,
吳京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當然,兩個人的戲份也懸殊很大。
一個是主角,一個是客串。
當時,吳京英語不好,李連杰就幫他翻譯。
李連杰還特別貼心地讓化妝師給他弄頭發。
當時李連杰的助理都忍不住對吳京說,
“老板從來沒對別人這樣,他對你真好。”
多年之后,電影《戰狼》讓吳京爆火。
這時李連杰卻告訴他:“夾著尾巴做人”
關于這句話,很多人都不理解。
但回看李連杰這些年的經歷便能知曉。
當年一部《少林寺》讓李連杰聲譽海外。
俗話說,同行之間才是真正的仇恨。
所以,不少人也因此得了紅眼病。
作為在娛樂圈摸爬滾打這么多年的人,
李連杰看見了太多的明爭暗斗。
所以,他這句話就是在提醒吳京,
不要在大紅大紫的時候驕傲,
否則引火上身。
雖說忠言逆耳,
但是卻是屬于師兄弟之間最真的情意。
直到現在,每當被問到事業上的偶像是誰,
吳京說:“我的偶像是李連杰”。
03
李連杰和甄子丹同歲,
甄子丹還是李連杰的師弟。
雖說甄子丹比李連杰出道晚了3年,
但走紅卻晚了20多年。
因為同歲又同門,
很多人會不自覺地對兩人進行比較。
甚至還有人說兩人私下交惡。
但是很多傳聞,都是子虛烏有。
1997年,甄子丹自己做導演,
拍了一部電影《戰狼傳說》。
后來,他又拍了一部電影《殺殺人,跳跳舞》。
但是這兩部片子票房慘淡,
賠的是血本無歸。
當時,甄子丹已經落魄到連飯都吃不起了。
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可以說非常大,
拍《英雄》的時候,
李連杰就主動給導演說,
“我的對手戲必須要和甄子丹來合作。”
正是關鍵的時候,
李連杰拉了甄子丹一把,
這才讓處于低谷的甄子丹,
迎來了人生的轉機。
甄子丹的事業才一步步走上正軌。
后來,一向在鏡頭面前很少夸人的甄子丹說,
“李連杰是個大方而好心的人。”
04
成龍和李連杰都是早期進軍好萊塢的華人打星,
外界一向用“一山不容二虎”解讀兩人的關系。
不過,兩人私交甚好,
一直都保持著「地下戀」。
李連杰其實在很小時候就認識成龍了。
那時候,他才16歲,
以武術冠軍的身份來到美國,
當時,成龍就覺得這小孩挺厲害。
再一次見面,就是李連杰拍完《少林寺》了,
那時候,李連杰也不過才17歲。
正因為這部影片,
李連杰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功夫皇帝”。
那時候,李連杰到香港宣傳電影,
成龍就開著車帶著李連杰到四處逛,
倆人天天黏在一起。
后來,李連杰還專門定做了一把龍泉寶劍送給成龍。
因為都是功夫巨星,
很多人就問,要是兩人對打卡起來,誰更厲害。
成龍早年在一檔采訪里,半開玩笑地說:
“你看我們在電影中打來打去,
其實我是打不過他的,但我跑的過啊!”
李連杰則說:
“編劇最厲害啊,怎么寫就怎么演啊。”
其實,真正的強者都是惺惺相惜。
不會在成功的時候嫉妒你,
也不會在落魄的時候貶低你。
好的關系,就是互相成就。
就連成龍都說,在他這個年紀很難交到真朋友,
但他真的去認識和了解李連杰,
就認定了這個人是自己的死黨。
05
魯豫曾經有一次去向太家采訪,
向太說,“這個房間是專門給李連杰準備的。”
看到這的時候,很多人都特別驚訝,
這關系要好到什么程度,
才會特意給在家里給李連杰準備一間臥室。
早年,李連杰在香港發展的時候,
并不我們想象的那樣順風順水。
畢竟,那時候的香港演藝圈,
是一個光明與黑暗摻雜的地方。
當時,會有人強迫李連杰拍一些不愿拍的戲。
然而,偏偏屋漏偏遭連陰雨,
李連杰的老婆利智也投資失敗,欠下巨款。
多虧有向華強出面解決這些事,
還給他一些好的電影資源,
這才讓李連杰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可以說,向華強算是李連杰的伯樂,
有提攜的恩情。
而李連杰也始終記得這份恩情,
他對向太說,
“向太你的為人,
我非常信任,我們片酬可以不談。”
后來,向華強投資拍攝電影《封神傳奇》。
在此之前,李連杰因為身體原因,
已經3年沒有接戲了,
也很少出席活動。
但是他還說是在身患甲亢的情況下,
毫不猶豫的接下了《封神傳奇》,
他只想為自己的兄弟做點什么。
向華強70歲生日的時候,
已經很少露面的李連杰,
還特意把之前的白發全都染黑,
來參加向華強的生日。
只要李連杰到了香港,
他就會去看望一下向華強,
他還把向華強的兒子向佐收為自己唯一的徒弟,
就連向太之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
“李連杰,講義氣。”
06
如今,再提到李連杰。
他身上的標簽好像不再是功夫巨星,
而是衰老、疾病、落魄、過氣……
是是非非,真真假假,
無須多言。
他塑造的黃飛鴻、方世玉、陳真、張三豐、霍元甲……
是多少人心中的永恒的經典。
他朋友圈故事的背后,
是對長輩的謙遜,對朋友的義氣。
那些人脈,是他一生的財富。那些經典的角色,是他用命換來的。
1981年,在拍攝完電影《少林寺》后的一次訓練中,
他右腿內側韌帶、兩根十字韌帶和外側半月板全部斷裂。
1982年,拍攝《少林小子》,脖子嚴重扭傷,尾椎錯位。
1991年,拍攝《黃飛鴻》,左腳腳踝嚴重折斷。
2005年,拍攝《霍元甲》,從14尺高臺墜落,受內傷。
……
早年的多次受傷,
已經給他的身體埋下了定時炸彈。
所以這才有那些后來網傳的那些照片。
有時候不免感嘆,
歲月為什么不能對一個人好點
但是想想,這就是人生吧。
總要嘗盡酸甜苦辣。
雖然英雄總有遲暮的一天,
但是江湖仍然有他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