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匯交易市場上,來來去去只能歸結為兩種走勢:一是趨勢(上漲或者下跌),二是區間(矩形、旗形、三角形、擴散形等等)。對應到交易上,也分別有趨勢交易和區間交易。
趨勢交易
趨勢方向的最簡單標志是,上升趨勢中的較高低點,以及下降趨勢中的較低高點。一些交易者將趨勢定義為一定范圍內的偏離,正如布林帶的“軌”所顯示。
從本質上講,趨勢交易帶來的虧損交易要比盈利交易多的多,因此需要嚴格的風險控制。
高杠桿—高盈利
當趨勢交易者交易方向選擇正確時,盈利可能會非常巨大。在高杠桿帶來高盈利的外匯市場上,情況尤為如此。外匯市場中的杠桿一般是100:1,這意味著交易者只需1美元保證金,就能夠進行100美元的交易。相比之下,股票市場杠桿通常是2:1,而期貨市場杠桿不超過20:1。
如果外匯趨勢交易者把握住強勁走勢,那么在短期內實現資金翻倍,這種情況并不罕見。
區間交易
真正的區間交易者不會在乎方向。區間交易的基本假設是,無論貨幣價格向哪個方向移動,都非常可能回歸初始點。實際上,區間交易者押注的是價格會反復多次穿過同一水平的可能性,交易者的目標是一次又一次地在這些震蕩中獲利。
顯然,區間交易需要完全不同的資金管理技巧。不是尋找正確的入場點,區間交易者寧愿一開始就犯錯,這樣他們就可以創建交易頭寸。
區間交易采用高杠桿可能會帶來災難,因為價格方向可能通常會連續與交易者押注方向相反,而且是很多個點的距離,如果交易者不謹慎,就會在走勢最終反轉之前觸發追加保證金通知。
作為投資者,最佳的預期方案當然是在趨勢時跟上趨勢單,在區間震蕩時,高拋低吸,獲取震蕩差價。不過,現實中能將二者自由切換,毫無障礙的投資者少之又少。因為區分是趨勢還是區間走勢,需要非常豐富的實戰研判能力和知行合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