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溢明
大家都知道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歷史是當政的人寫的,所以對于很多時候歷史的真實性多多少少有些偏差,或者為了更好的統治底下的人民會去更改美化一些歷史人物來為自己所用。而堯舜禹很可能是儒家為了更多人采納自己的政治思想而拿出來的,但并不是說堯舜禹這3個人是假的,而是部分故事的假的,或者是斷章取義。
中國上古時期的禪讓制度,最早記載于《尚書》之中,但其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是中國上古時期推舉部落首領的一種方式,即部落各個人表決,以多數決定.相傳堯為部落聯盟領袖時,四岳推舉舜為繼承人,堯對舜進行三年考核后,使幫助為事.堯死后,舜繼位,用同樣推舉方式,經過治水考驗,以禹為繼承人.禹繼位后,又舉皋陶為繼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為繼承人.這是部落聯盟推選領袖的制度,史稱“禪讓”.據說首領要躲在樹林中,然后由族人擁戴他出來.但另一種說法是,禪讓制只是到禹就終止了,世襲制從大禹打破“禪讓制”,傳位給他的兒子啟就開始了.他建立第一個朝代,也開始了封建的統治。
孔子自己曾經說過,堯舜禹是兩千多年來唯一是禪讓的皇帝。也是在清朝滅亡前唯一不是家天下的皇帝,包括黃帝炎帝都是傳位給自己的子嗣。他們之后也傳位給自己的子嗣,歷史上還有一些不是傳位給子嗣的,比如明朝的時候因為皇帝沒有子嗣傳位給了嘉靖皇帝,除了皇帝沒有子嗣傳給同族人以外,沒有發現一個是禪讓的。所以堯舜禹是否是真的禪讓很讓人懷疑,即使是禪讓背后肯定也有我們所不知道的故事在里面。
韓非子在《說難》中說: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韓非子說的很明白,他們并不是禪讓而是被逼迫的,而根據史料中不難發現,舜本來出生貧寒,他的父親是個盲樂師,知子莫如父,瞎眼的老音樂家對自己兒子的底細知道得一清二楚,幾次想殺了他,可都被舜逃脫了。后來舜得到了堯的信賴而步步高升,等到掌握了大權之后,舜先把丹朱扶上了王位,可是丹朱并不會治國,但因為堯也老了,這樣堯也不好意思把王位給丹朱了。舜把堯囚禁起來,強迫堯把王位“禪讓”給他,這個時候堯也沒有辦法了畢竟自己的兒子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族人也不喜歡即使把他扶上王位也有可能在自己過世之后被拉下來,還不如同意了舜。另外還接收了堯的兩個女兒。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搞 “禪讓”的人。曹丕娶了漢獻帝兩個女兒,又逼迫漢獻帝禪讓之后,得意洋洋地說:“現在我才知道古代的禪讓是怎么回事了!”
舜后來以治河不力為由,殺了大禹的父親。其實,這只是一個借口。真正的理由是,后者是爭奪氏族部落聯盟領袖的有力者。而大禹子承父業,終于將舜殺死。史書上說,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實,這只不過是不敢進家門。因為禹不敢和家人接近。否則就會被舜殺死。而在后來禹取代舜奪取權力后,則對舜的部下進行了殘酷的屠殺和報復。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逃到南方,仍不免一死的命運。史書上說,她們是因為感念舜而流下了淚,其實是因為她們在大禹支持者的屠刀下,流著淚被逼跳江自殺的。這完全是趕盡殺絕。因為大禹他自己就怕有人學他的樣子。
李白在《遠別離》中有這么一句:堯幽囚,舜野死。這兩句應該是引用《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竹書紀年》載:“堯年老德衰為舜所囚,及《國語·魯語》:“舜勤民事而野死。”直接對禪讓制度的質疑。除了李白還有很多史料均提出了質疑。
《山海經·海內西經》記載:“蒼梧之山,帝舜葬于陽,帝丹朱葬于陰”,對丹朱稱呼“帝”。
荀子在《正論》中說:“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是陋者之說也。”
《竹書紀年》認為:“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見也。”
《汲冢瑣語》云:“舜放堯于陽,而書云某地有城,以囚堯為號識者,憑斯異說,頗以禪受為疑”。
《廣弘明集》十一引《汲冢竹書》云:“舜囚堯于平陽,取之帝位,今見有囚堯城”
歷史上不止一個韓非子對禪讓提出了懷疑了,還有很多,在懷疑中韓非子除了否認禪讓還直接指出了他們是弒君。但如果還有人依舊相信禪讓制度是存在的,那么我們來看看禪讓制度和后世制度(世襲制度,民主選舉制度)的對比:
和世襲制度的對比:
1,選舉方式相同:上古禪讓和世襲制度都是由上一任領導以自己的觀點來挑選下一任領導人,所以主觀意愿非常強烈,就算舜讓位給禹,那也是舜從自己的角度去挑選的,如果舜錯了呢。
2,候選人不同:上古禪讓制度的候選人是天下公民,而世襲制度則針對自己的血親
3,權利相同:兩者都獲得很大權利(物質和精神)
4,義務不同:上古禪讓只是需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或者部落就可以,但世襲制度在國家之外更看重對家族利益或者統治地位的鞏固(家天下)
和民主制度的對比:
1,選舉方式不同:上古禪讓是由上至下的選舉,主觀意識強烈,民主選舉是由下至上的選舉,客觀因素強烈,利于表達公民意愿。
2,候選人相同:候選人都是天下公民
3,權利不同:上古禪讓獲得的權利非常大,包括物質和精神,而民主選舉理論上只能獲得精神上的權利
4,義務相同:兩者的義務是治理好國家。
從上面看世襲制度會比禪讓更加中央集權更強,利于管理同時方便傳承。禪讓明顯是不可能的存在的,古代君王是為了鞏固自己的領土,炎黃兩個部落的合并就可以看出來。
僅個人看法,有些邏輯不通的地方還請大家在評論區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