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不可能成為化石,因此在研究肥胖的專家眼中,人類從何時開始獲得變胖的生理能力,依然是個充滿爭議的問題。但從一些公元前幾萬年到幾千年的石刻壁畫和小雕像中,在那些明顯視肥胖為美的藝術作品中,似乎強烈的暗示自現代人誕生起,肥胖就可能與我們同行了。其實不用回到那么遙遠的年代,至少我們清楚地知道,我國的唐朝和西方的文藝復興時代都熱愛肥胖,今天這個世界上也依然有以胖為美的民族或古老的部落。也許胖人最大的不幸不是肥胖本身,而是生錯了時代或地方,就讓我們暫時回到過去,了解一下人類的減肥史,看看胖子的地位為什么在今日的主流文化中一落千丈的吧。
據歷史記載,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是第一個號召減肥的人。他敏銳地觀察到,“突然死亡這種情況,往往胖子比瘦子更多見”。因此他也是第一個從健康的角度,倡導減肥的醫生,并提供了方案。如飯前鍛煉,甚至吃飯的時候最好也不停的晃動,裸體行走或者奔跑——莫非這就是裸奔的由來——睡硬板床,以及讓人詫異的敞開吃肥肉,理由是吃膩了,減肥才能真正開始。看來,今日十分流行的“吃肉減肥法”的老鼻祖非他莫屬了。
自希波克拉底以后,不同國家和文明間或也有些關于肥胖的不利說法,但直到1863年,William Banting發表了世界上第一本,明確提出依靠節食減肥的書——“一封寫給公眾的關于肥胖的信”——以后,減肥這種事才算真正進入普通人的視野。這本僅21頁的書,記錄了作者的減肥歷程。該書一度十分流行,以致于節食減肥法,至今都被稱為“Banting減肥法”。但不管少數醫生如何忠告,以及成功減肥的人士如何現身說法,大多數人依然把肥胖看作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的確人們幾乎不可能,僅僅為了健康的需要,就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要讓胖子退出人類文明的歷史舞臺,需要些別的更強有力的理由。
1908年,法國,一個特別擅長制造時尚和浪漫的國度,開始向胖子說不。Paul Poiret,年輕的服裝設計師,設計出世界上第一款“有傷風化”的性感服裝。伴隨著這款服裝在歐洲的流行,時尚第一次發出了拒絕肥胖的信號,胖子的“黃金時代”在歐洲和新大陸由此進入尾聲。正是墻倒眾人推,1940年,Louis Dublin——美國Metropolitan壽險公司的首席保險精算師——正式提出用身高/體重比率,來作為確定肥胖程度的客觀公式,這個公式正是今日BMI的前身。而Dublin則在商業利潤和科學之間,劃下了人類肥胖史上第一道健康體重的界限。有了這個客觀量度的新武器,胖子們頓時無所遁形,自此胖瘦不再是眼睛的事。
接過Paul Poiret的火炬,又一位法國服裝設計師,Lewis Reard,在1945年7月5日,這個胖子們應該銘記于心的日子,推出了比基尼泳裝。時尚列車拒絕承載人體的脂肪,就此表露無余。而當好萊塢電影把沙灘美女推銷給全世界的時候,它也同時宣告了胖子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1960年,年僅16歲的英國女孩Twiggy,成為第一個被稱為Super Model的女子,則向全世界正式宣告骨感美女的時代誕生。
1951年,第一個政府行動開始,肥胖大戶美國開始大力推行“減肥運動”。四十三年后,美國一家雜志調查了1000名2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結果顯示半數姑娘寧可死在卡車的巨輪之下也不要變胖,如果排除死亡的威脅,僅僅是變蠢和缺乏教養的話,那么7成的女子愿意以此作為保持苗條的代價。也許到此,我們終于可以宣布,在人人都有希望胖起來的時候,人類正式進入對肥胖的恐懼時代,而減肥的黃金時代就此降臨人世,如今至少2/3的美國成年人加入了減肥大軍。僅2004年一年,美國人花費在減肥方面的開銷就達460億美元,其中治療肥胖的外科手術達14萬余例。
無論你是否情愿,身處這樣的時代,許多人或遲或早都會產生降低體重或至少保持體重的念頭。然而減肥路多歧,除極端的抽脂和外科手術外,作為普通人,還是把注意力放在常規減肥方案上吧。
節食實在太考驗人的意志,老祖宗早有名言“食色性也”,要對抗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都絕非易事,除非你像唱《昔日從現》的卡彭特一樣,把自己變成神經性厭食癥患者,那可比肥胖致命得多。節食減肥法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在于,也許你的體重的確暫時下降了,然而你的脂肪含量卻很有可能紋絲未動。這是因為,在面對饑餓的時候,身體總是優先分解骨骼肌中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是保障你自由運動的基礎,因此只要有機會,身體就會迅速的將饑餓導致的虧空填平。
對志愿禁食的年輕人所作的研究揭示,儲脂的大量分解,通常要熬到禁食7天以后才真正開始。而以此成為鮮明對比的是,機體在合成脂肪上卻極為迅速。這意味著,你多吃的每一口飯,在數小時內就可能轉變成脂肪儲存起來。這就是為何膳食無規律,一頓過飽一頓過饑的人容易肥胖的原因。因為當你饑餓的時候,你首先消耗的是肌肉蛋白質,而當你在一頓飯中攝入過多的糖、脂和蛋白質的時候,它們卻能夠迅速轉變為脂肪。日積月累,不知不覺中你的體重就開始上升。而2004年,哈佛大學醫學院在護士中做的一項大型長期研究報告也顯示,依靠節食減肥的婦女,39%的人最終結局是越減越肥,她們的體重平均來說比減肥前重了9斤。
節食難以成功,那么運動又如何呢?按照美妙的數學計算,一切似乎是如此的簡單,就像那個從一個雞蛋開始的致富之路。不幸的是,研究證實運動減肥只對那些還沒有胖起來的人效果顯著,對于真胖的人而言,只會進一步的刺激食欲的增加。除非在增強運動的同時節食,但這樣做十分艱難,沒有極其強烈的意愿支撐,幾乎不可能長期堅持,雖然它是我們已知的最有效同時又最安全的不二法門。
減肥的艱難,成就了繁榮興盛甚至極其混亂的減肥藥物和保健品市場,外加混水摸魚打著高科技噱頭的騙子。早在1760年,蘇格蘭醫生弗萊明,就明確提出使用藥物來減肥,他依據肥皂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滴據此猜想,它也應該可以脫去我們身體中的脂肪。而他的一位體重達132公斤的朋友欣然聽從了他的建議,連續服用了三個月肥皂后,體重下降了13公斤。然而那時的肥皂是用動物的油脂制造的,這種治療方法相當于吃肥肉減肥一樣神奇。當然神奇的事情在減肥史上屢屢發生,其中并非全都是傳言。在臨床試驗中,容易遇到一些吃淀粉片也可以減肥的人,甚至達到驚人的效果,只要她相信自己吃的是有效的減肥藥就行,她們一般都具備強有力的自我暗示能力。這就是為何個別成功減肥的真實案例,往往也難以推廣的原因之一。
目前市場上的減肥藥物,按其機制可分為三大流派。抑制食欲、抑制消化吸收以及增強代謝。這些藥物只要通過了美國FDA認證就的確有減肥的效果,不過每一種都必然有或輕或重的副作用。對這些藥物進行詳盡的分析,不可能在這樣的一篇短文中完成。嚴格來說,這些藥物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和監測下服用才能確保安全,比如曲美(國藥準字X20000364)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鹽酸西布曲明,一種抑制食欲能力的藥物,于2000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成為第一個減肥處方藥,然而購買它根本不需要醫生處方。而同是為取得減肥效果,減肥保健品違規添加減肥藥的現象十分常見。伴隨著減肥之風越刮越猛,由這些藥物乃至一些稀奇古怪的減肥秘方——如喝水或者喝尿——引起的健康災難正迅速增加。雖然還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表明,減肥帶來的問題比肥胖還多,但按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我們遲早會迎來那一天,也許當足夠多的人倒在了減肥路上的時候,醫學專家們會轉而開始反減肥了吧。
無數人在為真真假假的肥胖煩惱的同時,這世界上卻有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想要迅速增肥。比如去年的一則新聞稱,小貝和辣妹想趁年輕再生一個千金,為此小貝給骨瘦如柴的辣妹,專門制定了增肥食譜。然而快速增肥同樣也并非易事,不妨讓我們看看,日本的相撲運動員是如何吃出來的。
據信在公元695年,日本就有了相撲比賽,如今相撲運動已是日本的國技。由于這項運動,對選手的身高體重的要求,只有下限沒有上限,在這樣的規則下,選手的體重自然節節攀升。如今,對于那些夢想成為職業相撲手的年輕人而言,不能在二十歲以前,達到至少一百二十公斤的體重,幾乎就沒有前途可言。2003年,橫綱級相撲運動員武藏丸退役,他就因235公斤的體重被媒體稱為最重的冠軍。雖然他們的體重驚人,但似乎也沒有什么可以算得上秘訣的增肥技巧,吃飯、訓練、吃飯然后睡覺,這就是他們生活的主旋律。食物當然非常豐盛,以火鍋為主,否則以他們的食量,還沒等吃到半飽,估計黃花菜真的會涼了,另外燉的食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
當然除了相撲運動員以外,廚師這個職業似乎也是肥胖的代名詞。但許多廚師并非食欲旺盛,吃得太多導致肥胖,相反他們到常常食欲低落。目前對于廚師的肥胖,多用烹飪時吸入了過多的油煙來解釋,當然,你不可能僅僅依靠肥和皮膚就能吸收幾十公斤的油煙來增肥,但我們對這些油煙如何改變了身體的代謝過程還一無所知。
那么對于身材過度瘦弱急于增肥的人而言,有沒有什么即快速又安全的方法呢? 顯然熏油煙的方案無需考慮,仿照相撲運動員應該是首選,畢竟那是積累了數百年的經驗。但你首先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催肥,雖然相撲運動員每個都很胖,但那是因為長不胖的老早就出局了。過度節食和強迫自己多吃,都容易引發神經性厭食癥。那些急于讓自己的寶貝長胖一點的家長,尤其得注意。少食多餐、利用運動來提高食欲是最穩妥的做法。另外香煙愛好者如果戒煙,大多都容易迅速地胖起來。因為香煙中的尼古丁能有效的刺激機體升高代謝率,另外戒煙成功后的食欲通常也會改善。
雖然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推動下,BMI指數非常流行,但它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由于骨骼的密度以及肌肉的發達程度不同,BMI超標并不必然代表脂肪含量很多。比如老年人由于骨質疏松和肌肉萎縮的緣故,在BMI指數相同的情況下,脂肪含量會比年輕人的多得多。而且一個人的體重,在一天的時間中也在隨時變動,大多數人在晚上都會比早晨重3%~5%。因此,從健康的角度來看血壓和血脂的水平,比簡單的BMI指數更加有用。 就真正的肥胖而言,對健康和體型最具威脅的是腹型肥胖。幸運的是,腹部脂肪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在體重不變或輕微上升的情況下,重新分配到身體的其他地方。對女性來說,特有的女性肥胖——肥大的臀部,對健康的影響很小,而且這在多數男人眼中還是性感的標志之一。
如果按照體育總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需要減肥的人并不多,而且過胖的人多集中在中年,甚至年齡更大的人之中,但年輕人尤其是女子構成了減肥大軍的主力。面對肥胖,甚至恐肥癥,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是在肥胖、健康和美這三者之間尋求到適合于自己的平衡點。
(作者:三思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