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正確教育引導。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要能針對孩子們的特點,因材施教,持之以恒,或許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精力過剩的孩子
1、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
2、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就會適得其反。要給他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
3、耐心教育與疏導,通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并不那么符合社會首先與規范,從而自愿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二、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孩子
1、父母要訓練讓孩子聽一遍就馬上做到
2、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講話,一定要讓孩子看著你的臉聽
3、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聽講的小竅門
4、家長應盡量要求孩子復述課堂內容,或談上課中印象最深的問題
三、追求金錢與物質享受的孩子
1、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告訴他們自己孩子時代的生活經歷和故事
2、家長要把家庭收支計劃告訴孩子,并適當征求孩子的意見
3、有效地教育孩子計劃用錢,并用典型事例來教育孩子
四、具有嚴重惰性的孩子
1、要以平時的家務事開始訓練,不要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2、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并加強督促檢查
3、父母要以身作則,凡事得起表率作用
4、要從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養勤勞的習慣,并持之以恒,堅持訓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