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讀庫原創部落成員:李穎珺
某高校小三羅生門,沸沸揚揚,引發大面積圍觀和討論。三位主角是博士碩士,學歷高,讀書多,為人師表,卻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和婚姻。說不清道不明的家庭戰爭演變成社會事件,淪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對個人發展有害無利,更是給領導添亂,給學校抹黑,令教師二字蒙羞。
此事再一次證明,情商和智商不一定成正比,知書不一定達理。頭腦復雜的人,會把簡單的日子也折騰得無比糾結。取得較高成就的人,往往是完美主義者,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強迫癥,對自己、對親密的人,求全責備。思辨強文筆佳口才好的人,互相攻擊起來,必定是刀光劍影、火花四濺。高級知識分子,大都原則性強,要占據道德制高點,視尊嚴與對錯重于利益,這本來是值得敬佩的。但用在家庭生活,有時會變得很可怕,自尊心過于強烈,事無大小追究對錯,反反復復糾纏于細節,家庭關系不可能融洽。
世界上大部分夫妻走到分崩離析地步,都是反目成仇、你死我活的。看看這兩個人的互相控訴,我仿佛看到許多當事人的面孔,我傾聽過那些靈魂里的吶喊。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女人把精力和愛轉移到孩子身上,男人不能感同身受女人的生育之苦,忙于事業和應酬,女人對男人諸多指責,男人無奈、逃避,如此惡性循環,兩人漸行漸遠。和對方家人差異巨大,無法和平共處,也是難以解開的死結。被其他異性吸引,在現實和網絡中,實在是太輕而易舉。法律是無法束縛婚姻的,婚姻只能靠道德和感情去維系。若兩個人心心相印、親密無間、溝通暢順,豈有第三者插足的空間。
男主角承認自己在夫妻感情破裂后,對另外一位老師有好感,主動追求,送花示愛,外出同游,還強調那位老師“背負著巨大的道德壓力”。 男主角敢作敢當,算是爺們,已勝于很多滿嘴謊言文過飾非的偽君子。有評論甚至說男主角太實誠,會吃虧。當然,婚姻關系一日未解除,男主角的行為都屬婚外戀,理應受到道德的抨擊,在離婚訴訟中,也只能得到法律的“差評”。
在我看來,女主角的法律意識還是過于淡薄。強烈的報復心理驅使人做出魚死網破的不智之舉。國人對名譽權和隱私權的理解和重視還是遠遠不夠。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漠視隱私有關,也與立法司法對名譽權和隱私權保護不力有關(中國的立法迄今沒有“隱私”的概念,侵犯人格權的賠償額度很低)。簡單地說,侵犯隱私就是散布他人不愿意讓外界知道的私人信息,侵犯名譽就是捏造事實,降低他人的社會評價。事件中,女主角將婚姻生活的種種細節大肆在網上公布,其放棄了自己的隱私權,卻沒有想到丈夫也有隱私權,逼得丈夫不得不爆出兩人更多的隱私以回擊。女主角關于男主角和另一位女老師的“半同居”,假公濟私共赴日本,暫時未見女主角提供任何證據。若那位女老師真的追究責任,司法實踐中對“出軌”、“同居”的證明要求很高,女主角是很被動的。事件中三人的姓名、照片、住處、工作單位、畢業院校等詳細信息被人肉,暴露無遺。網絡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造成的影響之大,對三位當事人,不亞于一顆原子彈,甚至會帶來人身安全的威脅。無論結局如何,一個家庭肯定是毀了,三人的名聲也毀了。那個無辜的孩子,他的將來又會怎樣?
離婚能否不要搞得滿城風雨,讓全世界笑話呢。既然雙方已經在走司法程序,就應該等待法律的定紛止爭,而不是這樣粗暴無效的“自力救濟”。即使離婚,雙方還是孩子的父母,這是永遠改變不了的事實。在孩子成年之前,關于孩子的很多事情,父母都必須商量,雙方還要不時聯系和見面。把孩子的父親或母親趕盡殺絕,讓其身敗名裂,對孩子是同樣的傷害。
能以體面的方式結束名存實亡婚姻的人,有著大胸襟和大勇氣。曾有一個朋友,丈夫外遇,還與她打官司爭房產,她只淡淡地跟我說了一句“他曾經對我好過,幫了我很多”。僅此一句話,這位女友在我心目中,就已超凡入圣——不因別人傷害了自己,而去傷害別人,更不會自己傷害自己。惦念著別人的好,遺忘那些背叛和羞辱。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我在代理婚姻案件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反思,為什么人們會把自己的婚姻搞得一塌糊涂。那些如此優秀的人,為什么得到的卻是無盡的痛苦和怨恨。
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婚戀教育的嚴重匱乏。婚戀是一門學問,處理好婚姻關系,首先要有正確的心態,還要有相應的能力和技巧。
中國人可憐,在家庭和學校里,都幾乎沒有機會接受系統的、科學的兩性教育。很多人受影視劇和小說荼毒,對愛情充滿瓊瑤于正式的浪漫幻想,對于瑣碎庸常的日子,沒有心理準備。更不幸的是,很多人的婚戀啟蒙,是父母的一輩子的吵鬧埋怨冷戰。很多人的婚姻顧問,是唯恐天下不亂的饒舌之婦,是浮躁媚俗的電視劇,是隔靴搔癢、矯情空洞的心靈雞湯書。不少人帶著種種心理創傷和扭曲的價值觀走進婚姻,一棵根子上爛掉的樹,能結出甜美的果實嗎?不少父母對孩子戀愛嚴防死守,卻指望孩子一畢業就找個好歸宿,缺乏練習的婚姻大事,怎能一蹴而就?
慶幸的是,昨天看到一則新聞,某高校開設婚戀課程,找到好對象的學生,能拿到高分。這至少說明,學校對學生戀愛“談虎色變”的態度已經開始轉變,人們意識到,戀愛需要學習,需要練習。祝愿更多人能在婚戀的人生課堂上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