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藥:陳皮、青皮、枳實、木香、沉香、檀香
(2010-09-02 14:39:17)
轉載▼
標簽: 保健
枳實
木香
陳皮
辛行
四川
教育
分類: 中醫、養生
陳  皮   chenpi
《神農本草經》
為蕓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干燥果皮。主產于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秋末冬初果實成熟時采收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產廣東新會者稱新會皮,廣陳皮。切絲,生用。
【性能】 辛、苦,溫。歸脾、肺經。
【功效】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應用】
1.脾胃氣滯證。本品辛行溫通,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溫而燥,故寒濕阻中之氣滯最宜。治療中焦寒濕脾胃氣滯,脘腹脹痛、惡心嘔吐、泄瀉等,常與蒼術、厚樸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劑局方》);若食積氣滯,脘腹脹痛,可配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丹溪心法》);若外感風寒,內傷濕滯之腹痛、嘔吐、泄瀉,可配藿香、蘇葉等同用,如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若脾虛氣滯,腹痛喜按、不思飲食、食后腹脹、便溏舌淡者,可與黨參、白術、茯苓等同用,如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若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每與木香、枳實等同用,以增強行氣止痛之功。
2.嘔吐、呃逆證。陳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氣機、條暢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治療嘔吐、呃逆,常配伍生姜、竹茹、大棗如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若脾胃寒冷,嘔吐不止,可配生姜、甘草同用,如姜橘湯(《活幼心書》)。
3.濕痰、寒痰咳嗽。本品既能燥濕化痰,又能溫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為治痰之要藥。治濕痰咳嗽,多與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陳湯(《和劑局方》)。若治寒痰咳嗽,多與干姜、細辛、五味子等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湯(《傷寒論》);若脾虛失運而至痰濕犯肺者,可配黨參、白術同用,如六君子湯(《醫學正傳》)。
4.胸痹證。本品辛行溫通、入肺走胸,而能行氣通痹止痛。治療胸痹胸中氣塞短氣,可配伍枳實、生姜,如橘皮枳實生姜湯(《金匱要略》)。
【用法用量】 煎服,3~9g。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div style="height:15px;">
2.《名醫別錄》:“下氣,止嘔咳”?!爸髌⒉荒芟龋瑲鉀_胸中,吐逆霍亂,止泄。”
3.《本草綱目》:“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咳瘧,大便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薄捌渲伟俨。側∑淅須庠餄裰?。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陳皮中含有川陳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對羥福林、黃酮化合物等。 陳皮揮發油含量為1.5~2.0%,廣陳皮揮發油含量為1.2~3.2%,其成分有α-側柏烯、檸檬烯等。
2.藥理作用:本品煎劑對家兔及小白鼠離體腸管,麻醉兔、犬胃及腸運動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小量煎劑可增強心臟收縮力,使心輸出量增加,冠脈擴張,使冠脈流量增加,大劑量時可抑制心臟;陳皮水溶性總生物堿具有升高血壓作用;陳皮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鮮橘皮煎劑有擴張氣管的作用;揮發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為檸檬烯;陳皮煎劑對小鼠離體子宮有抑制作用,高濃度則使之呈完全松弛狀態,用煎劑靜脈注射,對麻醉兔在位子宮則使之呈強直性收縮;有利膽、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
3.臨床研究:陳皮臨床用于治療各種胃炎及結腸炎,以養胃沖劑(陳皮、黃芪、黨參、白芍、生甘草、食糖等)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雜志,1986,11:30),以陳荷散(陳皮15g,干荷葉10g,砂仁2g)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浙江中醫雜志,1991,4:156)均獲良效;以陳皮70g,每日煎服1劑,治療急性乳腺炎45例,痊愈38例(唐山醫藥,1989,2:10)。另有以陳皮為主的復方煎劑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陜西中醫,1992,7:292)、以陳皮提取物(主要成分對羥福林)注射液靜脈滴注搶救休克等(江蘇中醫,1990,1:35)。
附藥  橘核 橘絡 橘葉 化橘紅
1.橘核 為橘的種子。性味苦,平。歸肝經。功能理氣散結,止痛。適用于疝氣疼痛、睪丸腫痛及乳房結塊等。煎服,3~10g。
2.橘絡  為橘的中果皮及內果皮之間的纖維束群。性味甘、苦,平。歸肝、肺經。功能行氣通絡,化痰止咳。適用于痰滯經絡之胸痛、咳嗽、痰多。煎服,3~5g。
3.橘葉  為橘樹的葉。性味辛、苦,平。歸肝經。功能疏肝行氣,散結消腫。適用于脅肋作痛、乳癰、乳房結塊等。煎服,6~10g。
4.化橘紅  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 Citrus grandis (L.)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 (C. grandis Tomentosa) 或柚 C. grandis (L.) Osbeck 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層果皮。性味辛、苦,溫。歸肺、脾經。功能理氣寬中,燥濕化痰。適用于濕痰或寒痰咳嗽,食積嘔惡,胸悶等。煎服,3~10g。
青  皮  Qingpi
《本草圖經》
為蕓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干燥果皮。產地同陳皮。5~6月間收集自落的幼果,曬干,稱為“個青皮”,7~8月間采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去瓤肉,曬干,習稱“四花青皮”。生用或醋炙用。
【性能】 苦、辛,溫。歸肝、膽、胃經。
【功效】 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應用】
1.肝郁氣滯證。本品辛散溫通,苦泄下行而奏疏肝理氣、散結止痛之功。尤宜于治肝郁氣滯之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腫痛。治肝郁胸脅脹痛,常配柴胡、郁金、香附等;治乳房脹痛或結塊,常配柴胡、浙貝母、橘葉等;治乳癰腫痛,常配瓜蔞皮、金銀花、蒲公英等;若治寒疝疼痛,多與烏藥、小茴香、木香等同用,如天臺烏藥散(《醫學發明》)。
2.氣滯脘腹疼痛。本品辛行溫通,入胃而行氣止痛。治療脘腹脹痛,可配大腹皮同用,如青皮散(《癥因脈治》);若脘腹冷痛,可配桂枝、陳皮同用,如三皮湯(《醫方類聚》)。
3.食積腹痛。本品辛行苦降溫通,有消積化滯、和降胃氣,行氣止痛之功。治食積氣滯,脘腹脹痛,常與山楂、神曲、麥芽等同用,如青皮丸(《沈氏尊生書》);若氣滯甚者,可配木香、檳榔或枳實、大黃等同用。
4.癥瘕積聚、久瘧痞塊。本品氣味峻烈,苦泄力大,辛散溫通力強,能破氣散結。用治氣滯血瘀之癥瘕積聚,久瘧痞塊等,多與三棱、莪術、丹參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醋炙疏肝止痛力強。
【鑒別用藥】 陳皮、青皮二者皆可理中焦之氣而健胃,用于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癥。但陳皮性溫而不峻,行氣力緩,偏入脾肺 ,長于燥濕化痰,用于痰飲停滯肺胃之咳嗽氣喘、嘔噦、腹痛、泄瀉;青皮性較峻烈,行氣力猛,苦泄下行,偏入肝膽,能疏肝破氣,散結止痛,消積化滯,主治肝郁乳房脹痛或結塊,脅肋脹痛,疝氣疼痛,食積腹痛,癥瘕積聚等癥。
【古籍摘要】
1.《本草圖經》:“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div style="height:15px;">
2.《本草綱目》:“治胸膈氣逆,胸痛,小腹疝痛,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薄扒嚅倨ぃ渖鄽饬?,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
3.《本草匯言》:“青橘皮,破滯氣,削堅積之藥也。……此劑苦能泄,辛能散引能辟邪消瘴,運行水谷,誠專功也?!?div style="height:15px;">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所含主要成分與陳皮相似,但所含成分的量不同,如所含對羥福林比陳皮為高。另外含多種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等。
2.藥理作用:本品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其煎劑能抑制腸管平滑肌,呈解痙作用。此作用強于陳皮。本品對膽囊平滑肌有舒張作用,有利膽作用。其注射液靜注有顯著的升壓作用,對心肌的興奮性、收縮性、傳導性和自律性均有明顯的正性作用。其揮發油中的檸檬烯有祛痰、擴張支氣管、平喘作用。
3.臨床研究:以牛蒡青皮湯(牛蒡子30g,青皮15g)治療急性乳腺炎獲滿意療效(浙江中醫雜志,1990,1:7),或以立效散(青皮、當歸、瓜蔞仁各10g,制乳香、制沒藥、生甘草各6g)隨證加減治療224例,均獲痊愈(湖北中醫雜志,1982,3:43);以青茵合劑(青皮、茵陳、大黃、郁金、香附等)治療非膽總管膽石癥67例,總有效率89.56%(中醫雜志,1987,6:427);以青皮注射液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效果顯著(中醫雜志,1987,3:198);以青皮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經元性休克22例,升壓效果顯著且穩定(上海中醫藥雜志,1987,2:21)。
枳   實   Zhishi
《神農本草經》
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 C.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主產于四川、江西、福建、江蘇等地。5~6月間采集自落的果實,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較小者直接曬干或低溫干燥。用時洗凈、悶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麩炒用。
【性能】 苦、辛、酸,溫。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 破氣除痞,化痰消積。
【應用】
1.胃腸積滯,濕熱瀉痢。本品辛行苦降,善破氣除痞、消積導滯。治飲食積滯,脘腹痞滿脹痛,常與山楂、麥芽、神曲等同用,如曲麥枳術丸(《醫學正傳》);若胃腸積滯,熱結便秘,腹滿脹痛,則與大黃、芒硝、厚樸等同用,如大承氣湯(《傷寒論》);治濕熱瀉痢、里急后重,多與黃芩、黃連同用,如枳實導滯丸(《內外傷辨惑論》)。
2.胸痹、結胸。本品能行氣化痰以消痞,破氣除滿而止痛。治胸陽不振、痰阻胸痹之胸中滿悶、疼痛,多與薤白、桂枝、瓜蔞等同用,如枳實薤白桂枝湯(《金匱要略》);治痰熱結胸,可與黃連、瓜蔞、半夏同用,如小陷胸加枳實湯(《溫病條辨》);治心下痞滿,食欲不振,可與半夏曲、厚樸等同用,如枳實消痞丸(《蘭室秘藏》)。
3.氣滯胸脅疼痛。本品善破氣行滯而止痛,治療氣血阻滯之胸脅疼痛,可與川芎配伍,如枳芎散(《濟生方》);若屬寒凝氣滯,可配桂枝,如桂枳散(《普濟本事方》)。
4.產后腹痛。本品行氣以助活血而止痛,可與芍藥等分為末服用,用治產后瘀滯腹痛、煩躁,如枳實芍藥散(《金匱要略》),或與當歸、益母草同用。
此外,本品尚可用治胃擴張、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臟器下垂病癥,可單用本品,或配伍補中益氣之品黃芪、白術等以增強療效。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炒后性較平和。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止痢,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
2.《名醫別錄》:“除胸脅痰癖,逐停水,破結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逆氣,脅風痛,安胃氣,止溏泄,明目?!?div style="height:15px;">
3.《本草綱目》:“枳實、枳殼大抵其功皆能利氣,氣下則痰喘止,氣行則痰滿消,氣通則痛刺止,氣利則后重除。”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酸橙果皮含揮發油、黃酮苷(主要為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野漆樹苷及忍冬苷等)、N-甲基酪胺、對羥福林、去甲腎上腺素、色胺諾林等。另外,尚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核黃素、鈣、磷、鐵等。
2.藥理作用:枳實能緩解乙酰膽堿或氯化鋇所致的小腸痙攣,可使胃腸收縮節律增加;枳實能使膽囊收縮、奧狄氏括約肌張力增加;枳實、枳殼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枳實與枳殼具有抗潰瘍作用;枳實或枳殼煎劑對已孕、未孕小白鼠離體子宮有抑制作用,對已孕、未孕家兔離體、在位子宮均呈興奮作用;枳實、枳殼煎劑或酊劑靜脈注射對動物離體心臟有強心作用,枳實注射液靜脈注射能增加冠脈、腦、腎血流量,降低腦、腎血管阻力,枳實煎劑及枳殼的乙醇提取液給麻醉犬、兔靜脈注射有明顯的升高血壓作用。
3.臨床研究:以枳實通降湯(枳實、代赭石、蒲公英、白術、黨參等)加減,每日1劑,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總有效率97.62%(中西醫結合雜志,1991,10:637);枳實理中湯加味(枳實、白術、黨參、干姜、甘草等)水煎服,治療胃下垂40例,總有效率為90%(吉林中醫藥2000,4:25);以烏梅枳實散(兩藥各100g)研為細末,每天服2次,每次5~8g,治療子宮脫垂有良效(河南中醫,1987,5:45);以枳實30g,葶藶子30~50g,大棗15枚,水煎每日1劑,治療心力衰竭50例次,總有效率為96%(中醫雜志,1989,2:50)。另有用枳實為主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冠心病心絞痛,以枳實注射液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休克等。
附藥  枳殼
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接近成熟的果實(去瓤),生用或麩炒用。性味、歸經、功用與枳實同,但作用較緩和,長于行氣開胸,寬中除脹。用法用量同枳實,孕婦慎用。
木  香   Muxiang
《神農本草經》 
為菊科植物木香 Aucklandia lappa Decne.、川木香 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Ling的根。木香產于印度、巴基斯坦、緬甸者,稱為廣木香,現我國已栽培成功。主產于云南、廣西者,稱為云木香;主產于四川、西藏等地者稱川木香。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須根,切段,大的再縱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生用或煨用。
【性能】 辛、苦,溫。歸脾、胃、大腸、膽、三焦經。
【功效】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應用】
1.脾胃氣滯證。本品辛行苦泄溫通,芳香氣烈而味厚,善通行脾胃之滯氣,既為行氣止痛之要藥,又為健脾消食之佳品。治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可單用本品或配砂仁、藿香等同用,如木香調氣散(《張氏醫通》);若脾虛氣滯,脘腹脹滿、食少便溏,可與黨參、白術、陳皮等同用,如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健脾丸(《證治準繩》);若脾虛食少,兼食積氣滯,可配砂仁、枳實、白術等同用,如香砂枳術丸(《攝生秘剖》)。
2.瀉痢里急后重。本品辛行苦降,善行大腸之滯氣,為治濕熱瀉痢里急后重之要藥。常與黃連配伍,如香連丸(《和劑局方》);若治飲食積滯之脘腹脹滿、大便秘結或瀉而不爽,可與檳榔、青皮、大黃等同用,如木香檳榔丸(《儒門事親》)。
3.腹痛脅痛,黃疸,疝氣疼痛。本品氣香醒脾,味辛能行,味苦主泄,走三焦和膽經,故既能行氣健脾又能疏肝利膽。用治脾失運化、肝失疏泄而致濕熱郁蒸、氣機阻滯之脘腹脹痛、脅痛、黃疸,可與郁金、大黃、茵陳等配伍;若治寒疝腹痛及睪丸偏墜疼痛,可與川楝子、小茴香等同用,如導氣湯(《醫方簡義》)。
4.氣滯血瘀之胸痹。本品辛行苦泄,性溫通行,能通暢氣機,氣行則血行,故可止痛。用治寒凝氣滯心痛,可與赤芍、姜黃、丁香等同用,如二香散(《經驗良方》);若治氣滯血瘀之胸痹,可配郁金、甘草等同用,如顛倒木金散(《醫宗金鑒》)。
此外,本品氣芳香能醒脾開胃,故在補益方劑中用之,能減輕補益藥的膩胃和滯氣之弊,有助于消化吸收,如歸脾湯(《濟生方》)。
【用法用量】 煎服,1.5~6g。生用行氣力強,煨用行氣力緩而實腸止瀉,用于泄瀉腹痛。
【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氣,膀胱冷痛,嘔逆反胃,霍亂泄瀉痢疾,健脾消食,安胎。”
2.《本草綱目》:“木香乃三焦氣分之藥,能升降諸氣。”
3.《本草求真》:“木香,下氣寬中,為三焦氣分要藥。然三焦則又以中為要……中寬則上下皆通,是以號為三焦宣滯要劑?!?div style="height:15px;">【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云木香含揮發油。油中成分為紫杉烯、α-紫羅蘭酮、木香烯內酯、α及β木香烴、木香內酯、二氫脫氫木香內酯、木香醇、水芹烯等。有機酸成分有棕櫚酸、天臺烏藥酸,其它還有甘氨酸、瓜氨酸等20種氨基酸及膽胺、木香堿等成分。
2.藥理作用:木香對胃腸道有興奮或抑制的雙向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木香單味藥能通過胃腸蠕動加快、促進胃排空,明顯拮抗大鼠急性胃粘膜損傷,潰瘍抑制率達100%;有明顯的利膽作用;有松弛氣管平滑肌作用;并能抑制鏈球菌、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球菌的生長;有利尿及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等作用。
3.臨床研究:以柴胡、木香、瓜蔞仁、半夏、枳殼等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34例,總有效率為94%(黑龍江中醫藥,1987,6:46);以香參止瀉方(廣木香10g、苦參30g)治療急性腹瀉96例,總有效率為97.9%(湖北中醫雜志,1992,6:9);以茵陳、金錢草、木香、柴胡、枳殼、等,水煎服,治療膽石癥,排石率在60%以上(山東中醫雜志,1996,2:64);以利膽通腑膠囊(生大黃、木香各1.7g,天仙子lg)治療膽絞痛開水送服,總有效率71.76%(實用中醫內科雜志,1988,3:115);另有單用木香治療無黃疸型肝炎、遷延型肝炎,用木香為主的復方治療膽囊炎、小兒腸炎、細菌性痢疾、腸絞痛、腸脹氣、消化性潰瘍、腹瀉型腸道易激綜合征、痛經等。
沉  香   Chenxiang
《名醫別錄》
為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及白木香Asinensis (Lour.)Gilg含有樹脂的木材。沉香主產于東南亞、印度等地,白木香主產于海南、廣東、云南、臺灣等地。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樹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樹脂的部分,陰干,打碎或銼末。生用。
【性能】 辛、苦,微溫。歸脾、胃、腎經。
【功效】 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應用】
1.胸腹脹痛。本品氣芳香走竄,味辛行散,性溫祛寒,善散胸腹陰寒,行氣以止痛。常與烏藥、木香、檳榔等同用,治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如沉香四磨湯(《衛生家寶》);若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常配肉桂、干姜、附子等同用,如沉香桂附丸(《衛生寶鑒》)。
2.胃寒嘔吐。本品辛溫散寒,味苦質重性降,善溫胃降氣而止嘔??膳c陳皮、畢澄茄、胡椒等同用,治寒邪犯胃,嘔吐清水,如沉香丸《圣濟總錄》;若脾胃虛寒,嘔吐呃逆,經久不愈者,可與丁香、白豆蔻、柿蒂等同用。
3.虛喘證。本品既能溫腎納氣,又能降逆平喘。常與肉桂、附子、補骨脂等同用,用治下元虛冷、腎不納氣之虛喘證,如黑錫丹(《和劑局方》);若治上盛下虛之痰飲喘嗽,常與蘇子、半夏、厚樸等配伍。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沖服,或入丸、散劑,每次0.5~1g。
【古籍摘要】
1.《名醫別錄》:“悉治風水毒腫,去惡氣?!?div style="height:15px;">2.《本草經疏》:“沉香治冷氣,逆氣,氣結,殊為要藥?!?div style="height:15px;">3.《本草通玄》:“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div style="height:15px;">【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和樹脂等,成分有白木香酸、白木香醛、沉香螺旋醇、白木香醇、芐基丙酮、呋喃白木香醛,呋喃白木香醇等,還有酚性成分等。
2.藥理作用:本品對家兔離體小腸運動有抑制作用,使麻醉貓注射乙酰膽堿后腸管收縮幅度減少,蠕動減慢;所含揮發油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及膽汁分泌作用,以及麻醉、止痛、肌松等作用;沉香煎劑對結核桿菌、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3.臨床研究:以三末飲(琥珀1.5~4g,沉香、肉桂各1~2g,)研末,另以車前子20g、澤瀉15g,水煎,取藥液調服上末,治療產后尿潴留有效(黑龍江中醫藥,1989,4:17);以沉香6g煎煮濃縮內服,接服煮沸過的蜂蜜、豬油,治療腸梗阻20例,均獲滿意療效(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79,2:36);自擬沉香芍藥五物散膠囊(沉香、琥珀、三七、白芍、甘草)治療痛經53例,結果 治愈37例;好轉14例,無效2例,一般2~3個療程內獲愈(河南中醫藥學刊,1999,6:54)。
4.不良反應:曾有多例沉香過敏的報道,如炮制沉香過程中出現過敏性皮疹1例(中國中藥雜志,1996,4:251)。
檀  香   Tanxiang
《名醫別錄》  
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的木質心材。主產于印度,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我國海南、廣東、云南、臺灣等地亦產。以夏季采收為佳。除去邊材,鎊片或劈碎后入藥。生用。
【性能】 辛,溫。歸脾、胃、心、肺經。
【功效】 行氣止痛,散寒調中。
【應用】 胸腹寒凝氣滯證。本品辛散溫通而芳香,善理脾胃,調肺氣,利膈寬胸,有行氣止痛、散寒調中之功。常配白豆蔻、砂仁、丁香等同用,治療寒凝氣滯,胸腹冷痛,如沉香磨脾散(《仁齋直指方》);若治療寒凝氣滯之胸痹絞痛,可配蓽茇、延胡索、高良姜等同用;若治胃脘寒痛,嘔吐食少,可以本品研末,干姜湯泡服,或配沉香、白豆蔻、砂仁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2~5g,宜后下;入丸、散,1~3g。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實熱吐衄者慎用。
【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止心腹痛?!?div style="height:15px;">2.《本草備要》:“調脾肺,利胸膈,為理氣要藥?!?div style="height:15px;">3.《本經逢原》:“善調膈上諸氣,……兼通陽明之經,郁抑不舒、嘔逆吐食宜之”。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α-檀香萜醇、β-檀香萜醇,并含檀萜烯,檀萜烯酮等。
2.藥理作用:檀香液給離體蛙心灌流,呈負性肌力作用,對四逆湯、五加皮中毒所致心律不齊有拮抗作用;檀香油有利尿作用;對痢疾桿菌、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以丹參飲(丹參、檀香、砂仁)加味治療各種胃痛有明顯療效(湖北中醫雜志,1986,5:12);以丹參飲加味(丹參、白檀香、砂仁、蒲黃等)水煎服,治療痛經34例,每月行經前3~5天開始服藥,服到經凈為止,治愈33例(四川中醫,1985,5:16);以檀香、丹參、山楂、何首烏各適量水煎服,治療高脂血癥30例,療前后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三項指標的檢查結果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新疆中醫藥,1992,2:23)。另有用檀香入復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外傷胸痛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陳皮、青皮、枳實和木香功能有何不同?
理氣藥的四大方陣第一方陣——破氣藥——青...
理氣藥的四大方陣
理氣的中藥有哪些
《用藥心得十講》焦樹德 (5)
胃腸脹氣服中藥效果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长治市| 千阳县| 武陟县| 乡城县| 鄂尔多斯市| 桓台县| 崇礼县| 温泉县| 襄汾县| 张家口市| 涟水县| 毕节市| 博罗县| 泰安市| 巴南区| 会宁县| 环江| 青阳县| 广饶县| 石狮市| 图们市| 永春县| 荥阳市| 津南区| 河东区| 崇礼县| 乌苏市| 荣成市| 兰坪| 迁安市| 城市| 达州市| 阳谷县| 阳高县| 达孜县| 黄平县| 确山县| 广饶县| 改则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