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2 14:39:17)
轉載▼標簽:
保健枳實木香陳皮辛行四川教育分類:
中醫、養生陳 皮 chenpi
《神農本草經》
為蕓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干燥果皮。主產于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秋末冬初果實成熟時采收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產廣東新會者稱新會皮,廣陳皮。切絲,生用。
【性能】 辛、苦,溫。歸脾、肺經。
【功效】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應用】
1.脾胃氣滯證。本品辛行溫通,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溫而燥,故寒濕阻中之氣滯最宜。治療中焦寒濕脾胃氣滯,脘腹脹痛、惡心嘔吐、泄瀉等,常與蒼術、厚樸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劑局方》);若食積氣滯,脘腹脹痛,可配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丹溪心法》);若外感風寒,內傷濕滯之腹痛、嘔吐、泄瀉,可配藿香、蘇葉等同用,如藿香正氣散(《和劑局方》);若脾虛氣滯,腹痛喜按、不思飲食、食后腹脹、便溏舌淡者,可與黨參、白術、茯苓等同用,如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若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每與木香、枳實等同用,以增強行氣止痛之功。
2.嘔吐、呃逆證。陳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氣機、條暢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治療嘔吐、呃逆,常配伍生姜、竹茹、大棗如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若脾胃寒冷,嘔吐不止,可配生姜、甘草同用,如姜橘湯(《活幼心書》)。
3.濕痰、寒痰咳嗽。本品既能燥濕化痰,又能溫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為治痰之要藥。治濕痰咳嗽,多與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陳湯(《和劑局方》)。若治寒痰咳嗽,多與干姜、細辛、五味子等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湯(《傷寒論》);若脾虛失運而至痰濕犯肺者,可配黨參、白術同用,如六君子湯(《醫學正傳》)。
4.胸痹證。本品辛行溫通、入肺走胸,而能行氣通痹止痛。治療胸痹胸中氣塞短氣,可配伍枳實、生姜,如橘皮枳實生姜湯(《金匱要略》)。
【用法用量】 煎服,3~9g。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div style="height:15px;">
2.《名醫別錄》:“下氣,止嘔咳”?!爸髌⒉荒芟龋瑲鉀_胸中,吐逆霍亂,止泄。”
3.《本草綱目》:“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咳瘧,大便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薄捌渲伟俨。側∑淅須庠餄裰?。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陳皮中含有川陳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對羥福林、黃酮化合物等。 陳皮揮發油含量為1.5~2.0%,廣陳皮揮發油含量為1.2~3.2%,其成分有α-側柏烯、檸檬烯等。
2.藥理作用:本品煎劑對家兔及小白鼠離體腸管,麻醉兔、犬胃及腸運動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小量煎劑可增強心臟收縮力,使心輸出量增加,冠脈擴張,使冠脈流量增加,大劑量時可抑制心臟;陳皮水溶性總生物堿具有升高血壓作用;陳皮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鮮橘皮煎劑有擴張氣管的作用;揮發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為檸檬烯;陳皮煎劑對小鼠離體子宮有抑制作用,高濃度則使之呈完全松弛狀態,用煎劑靜脈注射,對麻醉兔在位子宮則使之呈強直性收縮;有利膽、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
3.臨床研究:陳皮臨床用于治療各種胃炎及結腸炎,以養胃沖劑(陳皮、黃芪、黨參、白芍、生甘草、食糖等)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雜志,1986,11:30),以陳荷散(陳皮15g,干荷葉10g,砂仁2g)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浙江中醫雜志,1991,4:156)均獲良效;以陳皮70g,每日煎服1劑,治療急性乳腺炎45例,痊愈38例(唐山醫藥,1989,2:10)。另有以陳皮為主的復方煎劑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陜西中醫,1992,7:292)、以陳皮提取物(主要成分對羥福林)注射液靜脈滴注搶救休克等(江蘇中醫,1990,1:35)。
附藥 橘核 橘絡 橘葉 化橘紅
1.橘核 為橘的種子。性味苦,平。歸肝經。功能理氣散結,止痛。適用于疝氣疼痛、睪丸腫痛及乳房結塊等。煎服,3~10g。
2.橘絡 為橘的中果皮及內果皮之間的纖維束群。性味甘、苦,平。歸肝、肺經。功能行氣通絡,化痰止咳。適用于痰滯經絡之胸痛、咳嗽、痰多。煎服,3~5g。
3.橘葉 為橘樹的葉。性味辛、苦,平。歸肝經。功能疏肝行氣,散結消腫。適用于脅肋作痛、乳癰、乳房結塊等。煎服,6~10g。
4.化橘紅 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 Citrus grandis (L.)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 (C. grandis Tomentosa) 或柚 C. grandis (L.) Osbeck 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層果皮。性味辛、苦,溫。歸肺、脾經。功能理氣寬中,燥濕化痰。適用于濕痰或寒痰咳嗽,食積嘔惡,胸悶等。煎服,3~10g。
青 皮 Qingpi
《本草圖經》
為蕓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干燥果皮。產地同陳皮。5~6月間收集自落的幼果,曬干,稱為“個青皮”,7~8月間采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去瓤肉,曬干,習稱“四花青皮”。生用或醋炙用。
【性能】 苦、辛,溫。歸肝、膽、胃經。
【功效】 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應用】
1.肝郁氣滯證。本品辛散溫通,苦泄下行而奏疏肝理氣、散結止痛之功。尤宜于治肝郁氣滯之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腫痛。治肝郁胸脅脹痛,常配柴胡、郁金、香附等;治乳房脹痛或結塊,常配柴胡、浙貝母、橘葉等;治乳癰腫痛,常配瓜蔞皮、金銀花、蒲公英等;若治寒疝疼痛,多與烏藥、小茴香、木香等同用,如天臺烏藥散(《醫學發明》)。
2.氣滯脘腹疼痛。本品辛行溫通,入胃而行氣止痛。治療脘腹脹痛,可配大腹皮同用,如青皮散(《癥因脈治》);若脘腹冷痛,可配桂枝、陳皮同用,如三皮湯(《醫方類聚》)。
3.食積腹痛。本品辛行苦降溫通,有消積化滯、和降胃氣,行氣止痛之功。治食積氣滯,脘腹脹痛,常與山楂、神曲、麥芽等同用,如青皮丸(《沈氏尊生書》);若氣滯甚者,可配木香、檳榔或枳實、大黃等同用。
4.癥瘕積聚、久瘧痞塊。本品氣味峻烈,苦泄力大,辛散溫通力強,能破氣散結。用治氣滯血瘀之癥瘕積聚,久瘧痞塊等,多與三棱、莪術、丹參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醋炙疏肝止痛力強。
【鑒別用藥】 陳皮、青皮二者皆可理中焦之氣而健胃,用于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癥。但陳皮性溫而不峻,行氣力緩,偏入脾肺 ,長于燥濕化痰,用于痰飲停滯肺胃之咳嗽氣喘、嘔噦、腹痛、泄瀉;青皮性較峻烈,行氣力猛,苦泄下行,偏入肝膽,能疏肝破氣,散結止痛,消積化滯,主治肝郁乳房脹痛或結塊,脅肋脹痛,疝氣疼痛,食積腹痛,癥瘕積聚等癥。
【古籍摘要】
1.《本草圖經》:“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div style="height:15px;">
2.《本草綱目》:“治胸膈氣逆,胸痛,小腹疝痛,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薄扒嚅倨ぃ渖鄽饬?,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