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5號臺風“丹娜絲”的中心于7月18日10點位于沖繩那霸西偏南方大約3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南海熱帶低壓的中心18日8時位于臺灣島鵝鑾鼻南偏西方大約400公里的海上。中央氣象臺7月18日繼續發布臺風藍色預警?!暗つ冉z”和南海熱帶低壓有什么關系?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影響?
嘉賓: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呂心艷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 趙寧
記者:目前“丹娜絲”和南海熱帶低壓的強度、移動速度等情況如何?未來趨勢怎樣?
嘉賓:“丹娜絲”的中心于18日10點位于沖繩那霸西偏南方大約3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預計,“丹娜絲”將以每小時3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將有所加強,并將于今天下午移入東海海面,而后轉向北偏東方向,趨于朝鮮半島南部。目前,“丹娜絲”登陸我國的可能性不大。
南海熱帶低壓的中心18日8時位于臺灣島鵝鑾鼻南偏西方大約400公里的海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預計,該熱帶低壓中心將以每小時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并有可能于18日夜間到19日上午登陸或擦過臺灣島南部沿海,然后在臺灣島東部近海北上減弱消失;但也不排除沿臺灣海峽北上的可能。
記者:“丹娜絲”與南海熱帶低壓是什么關系?
嘉賓:“丹娜絲”與南海熱帶低壓原屬于同一渦旋,是一個系統。受大尺度環流調整,“丹娜絲”原來的渦旋中心裸露對流外側,并向北偏東移動,其西側的對流發展并脫離了本體的渦旋中心,形成了南海熱帶氣壓。可以用“分裂”來形容它們之間的關系。
在臺風活躍期,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經常會有2至3個臺風活躍,但“丹娜絲”和南海熱帶低壓的產生過程比較少見,在近年我國海域附近比較少有。
記者:“丹娜絲”與南海熱帶低壓中心相距多遠?是否會產生藤原效應?
嘉賓:“丹娜絲”與南海熱帶低壓中心在今天上午相距870公里左右,距離滿足發生藤原效應的條件,但從實際動態來看,目前沒有發生明顯的藤原效應,未來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記者:“丹娜絲”與南海熱帶低壓將給我國帶來哪些影響?重點需要關注哪些方面?
嘉賓:“丹娜絲”與南海熱帶低壓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大風影響。18日至20日,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島以東洋面、南部大部海域、東海大部海域以及臺灣島南部沿海、福建沿海、浙江沿海將有6-7級大風;其中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島以東洋面、南海中北部偏東海域、東海東部海域風力有8-9級,陣風可達10-11級。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此外,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