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話題雖然常說不鮮,但在這個追求以瘦為美的時代,總有些陷入越減越胖惡性循環的胖紙們...老話新談,老蔡這次推薦的減肥方法,是中醫院長獨家總結的減肥新方。
肥胖帶來很多健康隱患,那些“喝涼水都長肉”的胖子,除了外觀上的影響,內在健康也有潛在威脅,所以減肥不只為美,同樣是健康需求。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世界本沒有胖子,瘦的人多了,胖子也就出來了...你那是胖還是壯?不狡辯,咱拿這套標準診斷一下。
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體重的分級方法。根據計算公式,體重指數(BMI)超過24的即為肥胖癥。
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分類
BMI范圍
輕度肥胖 25 - 30
中度肥胖 30 - 40
重度肥胖 >40
另外還有個標準體重計算公式:
男性(kg)=[ 身高(cm)-100 ]×0.9
女性(kg)=[ 身高(cm)-100 ]×0.85
分類
超出標準體重范圍
輕度肥胖 >標準體重20%-30%
中度肥胖 >標準體重31%-50%
重度肥胖 >標準體重50%
有些特殊肥胖類型也有針對性的判定方法,如中心型肥胖就是以腰臀比判定的:
分類
范圍
腰圍 男>85cm 女>80cm
腰臀比 男>0.9 女>0.8
還可以以體脂率判定肥胖,計算公式是:
計算公式法=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為1,女為0)
這是判定肥胖的不同方法,小伙伴們可以參考標準計算一下,看自己處于哪個水平~
本期采訪專家: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經絡減肥診室主任醫師田元生教授
為什么有些人就是“瘦不了”呢?除了吃得多、動得少之外,從中醫體質角度講,胖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據田元生教授講,平和、陽虛、陰虛、痰濕、濕熱、氣郁、氣虛、血瘀、特稟九種中醫體質類型,都有可能引發肥胖,其中占比例比較高的,有痰濕體質、氣虛體質和血瘀體質。
中醫理論認為,這幾類體質者,氣血津液運化失調,陽氣虛衰,“多痰”和“少氣”之下,脾氣虛弱,轉化運輸無力,體內津液無法正常代謝,經絡阻滯,氣血不暢,水濕內停,從而形成肥胖。
不同體質導致的肥胖原因不同,這也是為什么有人是“實胖”,有人是“虛胖”。
所以,人和人的體質不一樣,肥胖類型表現不一樣,減肥的方法自然就不一樣,“分型”減肥才有效。
肥胖的危害表現在身體各方面,呼吸系統、心臟病、脂肪肝、膽結石、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內分泌異常、骨關節炎、痛風等,都多多少少跟肥胖有關。
所以減肥不僅僅能讓身材更好,還會消除很多健康隱患。
老蔡這次推薦的經絡減肥四聯療法,是田元生院長根據中醫經絡辯證理論,創立的減肥新療法,主要以經絡埋線、耳穴壓豆、砭石刮痧、神闕臍療這四種中醫減肥方法為主。
一、經絡穴位埋線
穴位埋線是將人體可吸收的蛋白線,利用一次性埋線針埋入穴位,達到長效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內分泌失調的作用。
埋線針
穴位埋線一方面抑制了亢進的食欲,減少了能量攝入,另一方面也增加人體能量消耗,促進脂肪分解。
穴位埋線最大的優點是在去除多余脂肪的同時,還可以收緊皮膚,并能保證減肥過程中人體的健康。
穴位埋線要辨證分型選穴,主穴有:天樞穴、大橫穴、中脘穴、豐隆穴、足三里
穴位埋線是10天一次,三次為一療程。
二、砭石刮痧
砭石被稱為針灸之母,古書《山海經》中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這里說的“石”就是砭石,在冶煉技術沒有出現的古代,人們把砭石磨成針,這就是最早的針灸針。
砭石刮痧板
砭石刮痧是運用砭石刺激體表經絡循行部位,能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改善微循環,刺激脂肪細胞、促進排泄作用,從而達到減肥效果。
砭石刮痧能達到其他減肥方法做不到的局部瘦身效果,可以哪兒肥刮哪兒,也可以對穴位進行刮痧。
刮痧穴位示意圖
操作方法:在操作部位涂上刮痧油,持刮痧板按一定的力度刮拭,直至皮膚微紅或出痧為止,以感覺舒適為原則,不可強求出痧。
-----------------
患者俯臥位,刮背部督脈及膀胱經,20-30次;
患者仰臥位,刮腹部。20-30次。
患者仰臥位,刮四肢。20-30次。
在醫院刮痧,操作人員比較專業,一般一周1次即可,6次為一療程。自我在家刮痧,每天需1~2次。
刮痧一定要堅持,效果才能看得見。堅持半個月至一個月,就能明顯感覺身體輕盈,贅肉減少。
刮痧注意事項:
三、神闕臍療
肚臍是人體唯一可以用手觸摸、用眼睛看到的穴位,名曰神闕穴。中醫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開具處方制成粉,做成貼劑,貼在肚臍位置,就可以減去腹部贅肉。
臍療減肥法的優點比較多。首先,肚臍表皮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藥物最易彌散,有利于藥物吸收。
其次,藥物經臍吸收,直接進入人體循環,經門靜脈進入肝臟的藥量非常少,不良反應也最小。
療程:每劑貼敷8-12小時,1天1貼,6周為一療程。
四、耳穴壓豆
中醫認為,耳朵是一個小整體,它和經絡臟腑有著密切聯系。通過刺激耳穴,調節人體體質代謝,調節饑餓中樞、飽食中樞,達到減輕饑餓感、控制異常食欲,使體重下降。
耳穴處方:
方法:饑餓時、進餐前配合呼吸按壓刺激耳穴,每天3次。一周一次,6次為1療程。
耳穴壓豆所用“王不留籽”
與眾多減肥方法不同,中醫減肥不強調過分控制飲食。過分節食輕則造成人體代謝功能降低;重則導致厭食癥,造成消化器官功能障礙。
而代謝功能降低是導致肥胖的潛在因素,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非常容易反彈。
雖然上述四種中醫減肥方法不過分強調飲食控制,但適當的飲食配合還是必要的。
首先改變飲食種類,食用低熱量食物,如五谷類、蔬菜水果等;食用飽腹感持久的食物,如魚、蛋、瘦肉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多吃乳制品。
改變飲食方式,如改變餐具大小,放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咽;
這幾個原則要堅持:
當然,如果想要效果更快更好,可以配合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健身操、仰臥起做、俯臥撐和一些球類運動,每次運動30-60分鐘,堅持每天行走1000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