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六脈,我們講祖國醫學博大精深,經絡學說還有這個脈學也是非常的不得了,我也很佩服一些人,有些人研究脈研究得很好,但是這里我要講,我們光練脈象,光會診斷不會治療也不行。昨天我們王醫生說了,他說你光會診斷把疾病診斷得很清楚,后來治療你功虧一簣,你搞不定,這你只完成了50%。那你會診斷50%,后50%要治療,你搞不定的話前面的50%也功虧一簣也沒用。就是說你不但前面這個脈要搞得好,要懂得,后面的治療才是最關鍵的,落腳點就是在這個治療的臨床療效上。所以你要學習脈象的話,王叔和的《脈經》夠你用功夫去學,還有我們李時珍的《平湖脈學》也值得你花時間去研究。但是這里我要告訴你,我們六經辨證里面把脈不這么細化,我們讓你知道六個字就可以把脈,六經的脈就概括掉了。好,哪六個字?我寫一下,你只要懂這六個字,六經的脈基本上你就知道了,就明白了,我們不需要把王叔和的28脈都滾瓜爛熟,可能說臨床中,一是你有時候也掌握不了,另一個來說呢,它可能會耗費你很多的精力和時間。
咱們的六經辨證也講脈,它很簡單,六經,我們太陽經講的脈一個字可以概括,太陽經就是一個“浮脈”,至于它浮緊還是浮緩,咱們先不管它,只要認定它是一個浮脈那這個人就有表證,有一分浮脈就有一分表證。
抓住這個表證以后,我們說百病表為先,風寒為百病之首。我們蔡氏經方尤其提出桂枝湯叫“常人之方治常人之病”,就是抓住這個“浮”字,表證的一個浮脈。我們常常說: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無力而浮是血虛。這是一個太陽病的脈。
我們陽明的脈是什么?“洪”,就是洪湖水浪打浪這個洪字,洪湖岸邊是家鄉,你找到這個洪脈那陽明病就是家鄉。有的學生問我,他說老師這個六經辨證大家好不好學,我看內容也很多,我就跟他說:我說你認不認識錢?他說人民幣誰不認識?當然認識啦。我說你只要認識錢你就能把六經辨證學會,所以就是這么簡單,呵呵。這個東西好學好用好復制,你入門以后,你學了一天還想學第二天,你學的是臨床療效,因為我們講做醫生這一行,你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哪里啊?就是臨床療效,你要解決疾病問題。如果要把理論給它復雜化,這些工作是由誰來做,由理論家研究理論去吧。我們臨床醫生有病人來了,有求于你,你就要還他一個健康,這是最直觀最實用的東西。
我們看這個陽明脈,因為陽明本性是熱嘛,陽明熱,我們說火性炎上,是陽氣盛,脈道比較寬,像洪水驚濤拍岸,所以我們抓住這個脈象比較洪大。比方說一個人比較瘦弱,看上去這個人若不禁風很虛,一搭他的脈很洪大,這就證明他還有陽明證的。
那么少陽的脈我不講大家都知道對吧?對,就是一個“弦”。我們看這個弦字就是拉小提琴的人或者拉二胡的人,你手摸到那個弦子上什么感覺啊,對,繃得緊緊的。這個弦脈就像拉琴的人按在那個琴弦上一樣,所以是從這個字得來的叫弦脈。少陽它是三陽的最后一陽,浮脈和洪脈的階段都走過了,最后它的脈道就繃得比較緊,你就會感受到弦脈。少陽雖小,它的能力作用很大,所以在少陽病里面有很多的嚼頭的,有時間單獨地把少陽病講半天都很過癮的。 三陽的脈搏就記住一個概括的,浮脈是太陽,洪脈是陽明,弦脈就是少陽。
還有三陰的脈我講一下。這個三陰脈里面太陰脈它是一個什么感覺?太陰脈它“緩”,不管它是浮緩,還是沉緩,總歸進入太陰的時候,一個人太陰太虛了以后,它這個脈總體來說它會表現出一個緩慢的現象。
我們不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我覺得蔡氏經方最大的貢獻是什么?有些人評價說,你們蔡氏經方把這個《傷寒論》這么經典的東西把它生活化了,簡單化了。我們把有一些東西你給它復雜化這樣其實并不好,繞來繞去大家不知道。讓這個臨床變得實用,讓經典的東西能走下書本來,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這樣比較好。所以蔡氏經方也編了很多歌訣,這些歌訣都朗朗上口,有些歌訣你背一背,你邊看病邊開方邊背歌訣那是很過癮的。幾句話就指導你的臨床在哪里,你比方說這個“陽明本性是熱病,三陽開泰要記清,鬼門打開算解表,二便自調算太平”。你一想到這個人是否陽明熱、大便實、表不解?問診時很多靈感就來了,它指導你的臨證思維。
我們看少陰的脈是什么?少陰的脈它是一個“遲”,對。我們說真正的少陰病,像《傷寒論》的原文寫的就是那種脈沉遲,真正的少陰病是一個疾病的相對嚴重階段,他的正氣不足,人體的陽氣是嚴重虧虛的,就會出現各種臟腑功能低下,動作都是都是緩慢的,他往往會出現一個遲脈。我們總結發現,這個少陰脈它原文里面描述有講微,有講遲,有講沉,這個遲脈,我覺得更符合我們少陰脈的一個表現。所以少陽脈我們也記住一個字,“遲”。
還有我們厥陰的脈是什么?它也是一個字,厥陰的脈就是體現一個“細”字。這個厥陰經,我們都說肝主藏血,病入厥陰以后,脈可以細數,可以細弱,可以纖細而弦,這里邊它總是離不開一個細字。我們說脈細如線,過去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那個時候婦女納鞋底那個線很細的。脈細如線它這個字可以代表我們的厥陰脈。所以這個六經辨證里面我們六經的名稱都不用講,在坐的肯定有很多都是專家。這個六脈是我們蔡氏經方給它的一個總結概括。
然后我們看六證,六法和六方。六證的癥候,太陽經病強調一個太陽中風,惡風怕冷,鼻鳴干嘔是第一證;陽明經證面赤、額疼、目痛鼻干臥不寧是第二證;這是一個陽明的表證;少陽病它往來寒熱,心煩喜嘔這是第三證;太陰表證是惡風怕冷,腹滿、手足自溫;少陰的表現就是背惡寒、口中和、但欲寐;厥陰表證就是四肢厥冷,身冷如冰嘛。
我們六經要抓六證,實際上這個只是一個概括的講了它的表證。比如太陽病,太陽中風六經里面,對應的是一個桂枝湯。太陽傷寒它對應的是麻黃湯。還有太陽蓄水,太陽蓄血,以及太陽病的兼證。不過這些東西雖然是基礎,但是還是要記住的,記住以后你在臨床上六經找病,用方用藥就會有底。
陽明的表證是葛根湯。陽明的里證,實熱證是白虎承氣湯。少陽病里面,少陽表證,我們用小柴胡湯。少陽病入里化熱以后,心下急,嘔不止那就是里證了,那就是大柴胡湯。大小柴胡,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東西,你知道六經以后還要熟練,在心里面你就好抓,將來你遇到病以后你就不慌了。
六法六個方,六個方其實不止。我們講如果說要每一條經概括一個方,我覺得太陽病上桂枝湯出現的頻率最多了。陽明病里面有幾個方都很主要,主要熟練掌握葛根湯。少陽病里面知道大、小柴胡湯就可以。
我們還看這個太陰病里面,我們要掌握的太陰的表證,對應的是桂枝加芍湯,太陰的里寒證要對應的是什么啊?附子理中湯,就是理中湯也可以。桂枝加芍藥湯,它是太陰病的一個代表方子。桂枝加芍藥湯它原文怎么講?“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從這個條文我們看一下,還有一個條文“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一個桂枝加芍藥湯,一個去芍藥湯。
去芍藥湯它的病位在哪里呢?在胸腔,胸滿脈促,中陽虛而逆滿,桂枝湯要去芍藥的。桂枝倍芍藥湯它是指太陰虛,還有虛邪的攜帶,而且它腹痛綿綿,這種腹滿時痛是一個虛性的疼痛。我們看桂枝加芍藥湯它是不是有點像什么?有點像那個小建中湯。里面就差沒有飴糖。小建中湯芍藥倍于桂枝甘草生姜,里頭還要加飴糖,是治療一個太陰里虛兼表證。我們學習六經辨證把這幾個基本的方子,一定要掌握,要知道。
我剛才講桂枝湯,我過去臨床用藥的時候,我說這個桂枝湯不能人人都用,因為那個時候還是沒到悟到桂枝湯的真正含義,就覺得有的人躁,有的人會有一些出血,這個桂枝不敢用,又怕桂枝升陽、上火,引起高血壓。實際上并不是這么回事兒。我在回過頭來看我現在開的方,可以這么說,我十張方子里面有九張能找到桂枝湯的影子,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我們六經辨證這六經的東西我們都要知道,但是有一點,桂枝湯它叫常人之方治常人之病,一定要把它理解到位,把它理解透。那就是說講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人體來到了大自然,脫離了父母的先天,后天我們飲食營養來充養我們的身體,為什么后天會發生這么多的疾病?首先講,致病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中醫里面常常說有七情和六淫,但是這里邊我們不能忘記一句話“風寒為百病之首”,這句話就點題了,讓我們了解到桂枝湯它就是一個常人之方。
很多大病它并不是說一下子突然就是一個大病,前期我們可能不知道,它也有它的發病規律。有的人是一個桂枝湯證攜帶很多年,引起頸椎病腦梗塞,有的是桂枝湯證攜帶了很多年,可能會引起胰島功能紊亂,引起糖尿病,還有的是桂枝湯證攜帶了很多年,影響到他臟腑功能的虛衰,我們經常見到一些病人,胃病、胃痛,膽囊炎、食管炎等許多的常見病。
桂枝湯臨證,你對它如果有所認知,加減后解決很多問題。我們這個湖南來的小伙子何文道,拜師時間不長,他學的很好,也有感悟,他說桂枝湯開的比較多。就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蔡氏挖掘張仲景的東西,挖掘我們老祖先的東西,這個智慧也不是我們獨創的,這個理論還是來源于張仲景,來源于醫圣老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