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次慢跑30分鐘能瘦身
這樣瘦身并不科學。實踐證明,只有持續時間超過大約40分鐘,人體內的脂肪才能被動員起來與糖原一起供能。隨著時間的延長,脂肪供能的量可達總消耗量的85%。可見,短于40分鐘的運動無論強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顯。
二:持續吃餐可瘦身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為,雖然富含和碳水化合物,水果的好處多得說不完,但其成分較為單一,尤其缺少必要的不飽和脂肪酸和。
長期單一水果瘦身必然使身體中的、等各項成分丟失,慢慢地,身體就會發出危險警報。單一不變的和水果瘦身一樣,會減少許多營養物質的攝入,久而久之,身體缺少全面均衡的營養,有害無益。
誤區三:運動強度越大效果越好
瘦身人士的運動應遵循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因人而異即指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情況,應區別對待,有針對性地采用的手段。循序漸進即逐步增加運動負荷的原則,有一定強度刺激才能使機體的適應性改變。運動量過小無鍛煉作用,但過大的運動量會引起機體機能的破壞。在身體鍛煉中不可采取 暴飲暴食 的方法,突然加大運動量或突然地中斷練習。只有掌握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收到最佳效果。
誤區四:吃脂肪食物就會發胖
很少吃乳制品、高脂或低脂的青,比適量脂肪者更容易。在瘦身過程中,脂肪不總是充當反面角色。食用的脂肪不僅不會很快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而且脂肪的分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脂肪在體內合成。研究人員推薦的最佳飲食包括適量脂肪、多吃水果、和乳制品。
誤區五:服瘦身藥就能立竿見影
事實是,瘦身并非一日之功,也絕不是吃幾粒瘦身藥就能達到目的的。瘦身藥物可能有多種副作用,不同種類的藥物,副作用各不相同。常用的食欲抑制劑可引起輕度的、口干、頭暈、抑郁、乏力、、惡心等。有的藥可能引起高和心動過速;還有的可能引起藥物性損害。減少腸道脂肪吸收的藥物可能引起腹瀉、脂溶性吸收不良等副作用。瀉藥可引起機體脫水,嚴重時還會導致電解質紊亂。更何況很多肥胖患者服用成分不明確的所謂瘦身偏方肥胖癥,危害就不言而喻了。循序漸進,以飲食控制,合理運動為基礎,按醫囑適當配合藥物的瘦身方法,才是切實可行的。
誤區六:吃辛辣食物可瘦身
吃辛辣食物的作用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大,多吃辛辣食物反而對胃腸道功能有影響,增加對胃黏膜的刺激,容易引起胃出血。而且吃太多刺激性食物還會令皮膚變得粗糙,容易得暗瘡,絕對得不償失。
誤區七:多運動能消耗過量食物
事實證明,覺得吃得多而增加運動量的人,最后的結果只能使體重增加。如果養成了習慣,結果只能有害無利。假如你經常以延長鍛煉時間作為過量飲食的借口,你實際上已把自己置于過度訓練的境地中了,那么你的身體根本沒有時間從過度訓練的疲勞當中恢復過來。經常在一餐中過量進食的人,應在下一次有氧訓練中稍稍增加點強度,或者減少下一餐的熱量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