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焦點評(12-254):二三線城市如何吸引一流人才?
彭澎接受《珠江時報》采訪
題外話:一般來講,在中國研發的一流人才都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要么多引進和培養一些應用性人才,要么吸引一流研發人才成為“候鳥式人物”,定期不定期地來工作或帶團隊,也可建立項目合作使之有責任和任務的約束。二三線人才要以發展機遇來吸引人才,而不是一味地與一線城市比待遇。
8位一級高層次人才均來自新興產業
南海區首批83名高層次人才中,新興產業高端人才獨攬38席 區政府特殊津貼、培養資助、解決子女入學等惠才政策打包公布
【核心提示】
他們中有新興產業企業高管,有傳統制造業產業工人;有留美博士創業者,有高中學歷的機械手;有美、英、澳籍海外高才,有南海本土俊杰或異地務工人員;有耕耘數十載的杰出前輩,也有80后年輕勢力……他們,就是南海區首批83位高層次人才。
為建立科學、規范的人才評價和選拔體系,加快推進“人才立區”戰略,南海區今年在全市首次認定評定高層次人才,并于今日正式授牌表彰。同時,南海區面向高層次人才的獎勵資助、醫療健康服務、子女入學解決辦法等系列優惠政策正式公布實施。體現南海重視人才工作、肯定人才業績的同時,也給予人才充分的尊重和禮遇。
關鍵詞 選才
不唯學歷資歷 首批83人入選
據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海區首次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工作早在今年3月已陸續啟動,經過廣泛宣傳發動、個人申報、單位推薦、資格審核、征詢部門意見、專家評審以及部門聯審等眾多環節,首批83人的高層次人才名單最終于今年8月出爐。
據悉,南海區高層次人才通過認定、評定兩種方式產生,根據業績與專業水平的差異,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層次。
“此次認定、評定不受國籍、地域、戶籍和身份限制。”區人社局該負責人特別強調:“南海區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以能力業績為導向,不唯學歷、資歷或職稱而論,客觀公正、優中選優,兼顧產業分布及結構比例等因素。”
據統計,今年全區共有586人參與了高層次人才申報工作。其中產業類160人,占總人數27%;衛生、教育類353人,占總人數的60%。最終認定評定的83名高層次人才包括一級8名、二級25名、三級50名。區人社局將對他們進行建庫統一管理,管理期均為3年,即從2012年10月起至2015年9月止。
8名一級高層次人才 全部來自新興產業
記者在首批83人名單中看到,新興產業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制造業高層次人才各領風騷,不僅體現此次認定評定“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氣度,更十分契合南海轉型升級的發展需求。
據悉,本次高層次人才評審涉及科、教、文、衛等各行各業,不過8名一級高層次人才全部來自以生物醫藥、新光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且成功入圍的新興產業高端人才累計達38人,約占總評定人數的46%。
同時,一批高技能人才憑借過硬的工作實績,也在此次認定評定過程中得到充分肯定。例如南海區高等級公路管理總站的謝剛,作為一位只有高中學歷的橋梁養護高級工,今年獲得了國家交通運輸部“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此次被順利認定為南海區社會服務領域的高層次人才。
此外,作為傳統的工業強區,南海制造業高層次人才,尤其是裝備制造業和汽車產業的青年人才在此次評定中異軍突起,共有15人成功入選。其中6人年齡在40歲以下,包括3位80后。這不僅體現出高層次人才在南海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更突顯南海區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年輕化趨勢。
關鍵詞 惠才
■特殊津貼 每月1000元~3000元不等
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區政府特殊津貼是對高層次人才發放相應金額的津貼,以表彰其對南海經濟社會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政府特殊津貼每半年發放一次,發放期一般為三年。一級、二級、三級高層次人才每人每月發放標準為3000元、2000元、1000元。
■培養資助 辦國際學術會議最高資助15萬
根據《南海區高層次人才獎勵和培養資助暫行辦法》,對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資助分為舉辦學術會議、參加學術會議、短期進修和發表論文這4類。
其中,舉辦全國或國際學術會議,最高可獲資助5萬~15萬元;各級高層次人才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則可獲最高0.5萬~3萬元不等的資助;參加國內、外短期進修,最高分別資助1萬元、3萬元;在相關研究領域頂級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每篇最高資助1萬元。
■健康服務 每年免費體檢并享醫療補貼
據區人才辦相關人士介紹,《南海區高層次人才醫療健康服務及優惠辦法(試行)》提出,將在指定區內三甲醫院分別設立服務中心,高層次人才可在此享受電話預約就診、健康咨詢、醫務接待、協助辦理繳費、取藥、出入院手續等全程服務。
同時,高層次人才每年可獲得醫療補貼及享受一次免費健康體檢。
■子女入學 外地子女享戶籍生同等待遇
除了惠及本人的獎勵、資助等,南海區此次推出的系列優惠政策也為高層次人才解決了子女入學等后顧之憂。區人才辦相關人士介紹說,高層次人才子女申請就讀南海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的,可按就近入學原則安排就讀。
同時,高層次人才子女在外地就讀高中階段學校申請轉學的,統籌安排在區直公辦學校就讀。高層次人才的非本區戶籍子女在本區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學校,可享受本區戶籍學生同等待遇。
人才風采
點評
政策和待遇引才 事業和環境留才
“人才一直是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南海率先在全市認定評定高層次人才,圍繞南海產業布局選才,且不拘泥于學歷,而以能力業績為導向,這種創新方式值得在全市推廣。”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傅江景說。他還建議南海進一步提升人才待遇、城市環境,讓人才感覺南海就像自己的家,以此增強留住人才的吸引力。
同樣,面對越來越激烈的人才爭奪戰,除了“重才引才”,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也格外看重“用才留才”。
“近年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視引才,除了南海提出‘人才立區’戰略,全國很多地區都提出要打造‘人才特區’。”他說,目前各地通行的做法是利用政府特殊優惠政策來聚才,長遠來看趨于同化。且優惠政策只是引才因素之一,最重要的還是要創造適合人才發揮作用的條件和平臺,依靠產業和文化來吸引人才,“所謂事業留人,在一個地方有人才向往的事業、發揮作用的平臺,也有適合人才居住的環境,才能建立起相對穩定和具有輻射力的人才網絡。”
在彭澎看來,近年南海在經濟發展領域取得空前成就,包括金融高新區、佛山高新區建設,一汽大眾等眾多項目的落戶發展,人才需求愈發旺盛,也具備吸引人才的基礎條件。而此次啟動高層次人才認定評定工作,則進一步改進引才要素,提升了地區軟環境。
文/珠江時報記者 操小山 劉永亮 戴歡婷 通訊員 基石
圖/珠江時報記者 謝志彪 訚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