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召公這個稱呼的由來
召公,名叫姬奭(shì),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兄弟。姬奭曾跟隨周武王在牧野之戰打敗商朝軍隊,并幫助周武王建立西周。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實行分封,把姬奭封在了北燕。但姬奭像周公一樣并沒有去封地,而是讓他的長子姬克去北燕。他自己留在都城輔佐周武王。周武王很感謝他,于是將都城附近的召地給了姬奭,所以被稱為召公。
2.召公輔佐周成王
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繼位。周成王繼位后,召公為了完成周武王的遺愿奉命建造洛邑。接著召公就擔任了太保,主管陜地以西,周公管理陜地以東。周成王年幼,因此周公就代替周成王主持朝政,召公就懷疑周公要謀反,于是周公就寫了一篇《君奭》的文章向召公解釋。召公聽了以后才消除了對周公的懷疑。
3.召公的治國之道
召公治理陜地以西地區,很受百姓愛戴,他經常在一棵棠梨樹下處理民眾的事務。無論男女老少他都給予適當的安置,人民都能安居樂業。召公去世后,人民都很懷念他,就作了《甘棠》這首詩稱贊他。周成王去世后,召公又繼續輔佐周康王,開創了周朝四十年以來沒有重大刑事案件的成康之治。
(ps:姬克成為燕國國君后,燕國會不會繼續用召公的治國之道治理燕國,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