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列車在去實現他時速486.1公里的時候,我的眼睛緊緊盯著顯示屏,聽著車廂內人們的歡呼聲,我的手腳是涼的。” “緊張、壓力,目標達成時候的興奮,可能壓力更大一些。” “我們相互握手,互相祝賀。這是我一生很難忘的場景。” “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足夠的資源、足夠的底氣,向全世界提供你所需求的任何產品。”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梁建英
“高鐵女神”梁建英開講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又開啟了中國高速列車一個新的征程。”
2月3日晚22:30,復興號CR400AF動車組總設計師、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梁建英做客《開講啦》。從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她歷經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的不同發展階段,更是讓中國高鐵享譽世界的幕后功臣。本期節目,梁建英將和大家分享高鐵建設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高鐵十年提升國人出行幸福指數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經受著一種“大國”之痛,這就是“春運”。在幾十億人次的人口流動中,交通運輸也承受著世界上最沉重的壓力:運力不足,服務質量不高。在節目中,梁建英也回憶了自己上大學時曾遭遇“春運”的情景,“回到學校,又有同學跟我抱怨說,這次又站了十幾二十個小時。”買票難、人擠人的過往,不禁令她感嘆,“能買上一張坐票,太幸運了”。
而破解困局,惟一的出路就是加快鐵路現代化建設,推進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這其中就包括發展高速鐵路。從2007年國產動車組投入運行以來,在一年一度的春運大潮中,高鐵逐漸成為了春運的主角。速度快、乘坐舒適的高鐵,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
作為復興號CR400AF動車組總設計師的梁建英更是在現場直接“表白“自己所設計的車,“如果是從北京到上海,我想要坐復興號。我要坐G1。坐在這個車里,你會感覺到它更加地現代化,更加地舒適。”
高鐵改變的是中國老百姓的出行和生活方式;而對于整個國家而言,高鐵則影響和改變了世界軌道交通行業的格局。從最初備受質疑的“山寨”到今天備受追捧的“厲害了我的復興號”,今天的中國高鐵無論是在規模還是技術上都已經領先全球。而這背后離不開梁建英和團隊成員們一次次的努力和探索。正像梁建英自己在演講中所說的“巨人的肩膀不好站,要自己成為巨人才行。”以CRH380A高速動車組為例,時速380公里,這一接近飛機低速巡航速度的動車組當時在世界上尚無先例。憑借責任、激情和攥緊拳頭的“狠勁”,設計團隊整整攻關18個月,做了“450余項的仿真分析,1050余項的地面試驗,2800余項的線路試驗”,最終以486.1公里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
中國高鐵,鋪出萬里幸福路
節目現場,一位青年代表更是親切地把梁建英稱作自己的媒人,說自己和女朋友能夠談婚論嫁,梁總工和高鐵幫了大忙。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來,這位青年代表是四川成都人,而他女朋友家在陜西寶雞。過去,由于秦嶺山脈橫斷通途而南北相隔,從成都到寶雞坐火車得十四五個小時,即便是坐飛機,從咸陽機場到寶雞還要坐兩個多小時的大巴車。交通的不便,讓女方家長并不十分看好這段異地戀情。直到2017年12月西成高鐵開通,250公里的時速將成都至西安兩地最短旅行時間壓縮至3小時27分。如此一來,打消了女方家長的顧慮,正式將這對小情侶的婚事提上了日程。
看來,中國高鐵的每一點發展進步,還真是會影響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