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了《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將類案檢索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第二條明確規定:
二、人民法院辦理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進行類案檢索:
(一)擬提交專業(主審)法官會議或者審判委員會討論的;
(二)缺乏明確裁判規則或者尚未形成統一裁判規則的;
(三)院長、庭長根據審判監督管理權限要求進行類案檢索的;
(四)其他需要進行類案檢索的。
「應當」二字,直接將類案檢索確定為了一條強制性規定,可見這份文件的分量和最高院推行案例指導、確保同案同判的決心。
那么,這份文件,對于法官、律師來說,意味著什么?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以下解讀轉自微信公眾號「豐國律師」,作者為王立博士。
我認為,這個文件對法官,對律師,都非常重要。
《意見》整體讀后感:
下面為大家逐條解讀:
一、本意見所稱類案,是指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經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二、人民法院辦理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進行類案檢索:
(一)擬提交專業(主審)法官會議或者審判委員會討論的;
(二)缺乏明確裁判規則或者尚未形成統一裁判規則的;
(三)院長、庭長根據審判監督管理權限要求進行類案檢索的;
(四)其他需要進行類案檢索的。
三、承辦法官依托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數據庫等進行類案檢索,并對檢索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四、類案檢索范圍一般包括:
(一)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
(二)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
(三)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
(四)上一級人民法院及本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除指導性案例以外,優先檢索近三年的案例或者案件;已經在前一順位中檢索到類案的,可以不再進行檢索。
五、類案檢索可以采用關鍵詞檢索、法條關聯案件檢索、案例關聯檢索等方法。
六、承辦法官應當將待決案件與檢索結果進行相似性識別和比對,確定是否屬于類案。
七、對本意見規定的應當進行類案檢索的案件,承辦法官應當在合議庭評議、專業(主審)法官會議討論及審理報告中對類案檢索情況予以說明,或者制作專門的類案檢索報告,并隨案歸檔備查。
八、類案檢索說明或者報告應當客觀、全面、準確,包括檢索主體、時間、平臺、方法、結果,類案裁判要點以及待決案件爭議焦點等內容,并對是否參照或者參考類案等結果運用情況予以分析說明。
九、檢索到的類案為指導性案例的,人民法院應當參照作出裁判,但與新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相沖突或者為新的指導性案例所取代的除外。
檢索到其他類案的,人民法院可以作為作出裁判的參考。
十、公訴機關、案件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提交指導性案例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判文書說理中回應是否參照并說明理由;提交其他類案作為控(訴)辯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釋明等方式予以回應。
十一、檢索到的類案存在法律適用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綜合法院層級、裁判時間、是否經審判委員會討論等因素,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的實施辦法》等規定,通過法律適用分歧解決機制予以解決。
十二、各級人民法院應當積極推進類案檢索工作,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培訓,提升類案推送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各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審判案例數據庫,為全國統一、權威的審判案例數據庫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十三、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定期歸納整理類案檢索情況,通過一定形式在本院或者轄區法院公開,供法官辦案參考,并報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管理部門備案。
十四、本意見自2020年7月31日起試行。
從《意見》全文和上述解讀中,可以看出,最高院的權威案例中確定的裁判要旨,在實務中的作為確定性依據的效力進一步提升,而制作類案檢索報告,也將成為法官和律師們的重要功課。
那么,如何在最高院的權威判例中,根據當前案例的爭議焦點,找到可能的相似案例作為論證依據?
指導性案例中確定的裁判要旨,有沒有權威的講解與提煉?
裁判文書網中檢索不到、卻確定了相關裁判規則的最高院判例,有沒有獲取的途徑?
事實上,在麥讀歷時三年打磨的重磅套書《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判例集要》中,我們已經邀請了權威審判專家,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在最高院的判例庫中,高效尋找類案的線索地圖。
這是迄今為止第一套,專門針對最高院民商事判例,進行集中梳理和提煉的實務書。
這套書有什么不同?
1、權威提煉,值得信賴。
我們特別邀請了原最高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現最高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官協會副會長杜萬華擔任總主編,歷時三年,對最高院的民商事裁判案例,進行收集、整理和研讀,去舊留新,去粗取精,提煉出 2661 個裁判標準,匯集成了這套 4 卷 9 冊的《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判例集要》。這套書中,還開創性地編入了部分承辦法官本人撰寫的案件解析,通過補充這樣的一手資料,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案件的法律事實與裁判者的思路。
2、來源廣泛,不止于裁判文書網。
這套書的編撰來源,不僅包括自 2013 年中國裁判文書網開通以來,收錄的2.9萬件最高院民商事裁判案例,還包括2000 年至 2013 年中,相關圖書、報刊中收錄的 6000 余件最高院民商事判例。
3、聚焦最高院頒布的判例,注重位階及約束力。
正如《意見》中反復強調的,判例的效力與位階非常重要。在這套書中,我們只收錄了最高院頒布的指導性判例、《公報》判例和最高院判決中確立了新的裁判標準的判例,對于非最高院頒布的判例,以及最高院的判例中未能確立裁判標準的案例,進行了剔除。
4、關注時效,去舊存新。
《意見》第九條中提到,檢索到的類案與新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相沖突,或者為新的指導性案例所取代的,不能作為依據。本書編撰過程中,編者細細核對,去舊存新,將與現行法律、司法解釋相矛盾的案例,一一篩除。
你可以怎樣使用它?
在這套書中,我們對提煉出的2661個裁判標準,進行了體系化編排,通過總目、細目的形式,將散見在不同案例中的裁判標準進行體系化歸類,方便你查找和理解。
標題就是裁判標準,翻看目錄,你就可以迅速定位到需要使用的裁判依據。
你可以根據當前案情的爭議焦點,找到需要使用的裁判依據,然后按圖索驥,鎖定可能的相似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