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生來有競爭心的人,你不去激發他激勵他,不給他必要的壓力和正確方向,卻寵他慣他溺愛他。
這種教育,必然消耗他的優勢,并且制造麻煩:他有競爭心,卻不愿意付出努力;他有很多想要的,卻不知道正當獲取的方法。
如下A天性的人,不是那種特別懂得回報愛和關心的人,寬容和寵愛,用在感情細膩、乖巧聽話的C孩子身上,會激發出回報的熱情。用在A孩子身上,卻可能被他“利用”,因為他精明、有頭腦、“精于算計”。
(不了解ABCD天性劃分的同學,可回復“天性”獲取介紹文章;了解天性但不了解如何判定的同學,則請回復“判定”。)
A競爭心很強,他重結果,他很在乎自己在人群中的地位,也很在乎金錢和物質。“寬容有愛”用在這樣的孩子身上,必然變成“嬌寵縱容”。讓他習慣于“不努力地得到”,認為所有人都該這樣對我,老子天下第一。
放松放任的結果,讓他變得驕縱蠻橫:得不到我想要的,那就是你們的錯。
這種驕縱蠻橫的A,稱為負A:沒目標、不上進、驕縱蠻橫
養一個A孩子,卻沒能幫他建立起正確的方向和目標,是家長最大的失職,不但荒廢了他的天性優勢,很可能還會害了他。不客氣地說,看守所里、監獄里,負A最多。那位曾經引起媒體巨大關注、因強奸入獄的某歌唱家的兒子,正是這樣一個被寵大的負A。
“小區住戶張楚證實了最近網上的一個傳言:一位網友以XXX鄰居的身份爆料了XXX驕橫跋扈的幾個故事:“XXX高中的時候在車庫里和一同學打冰球。我正好開車下車庫,球擦著我車身飛過去,我叫來保安制止他。XXX居然用冰球棍追著保安滿車庫地跑,保安叫來他家的保姆,XXX又用冰球棍追打他們家保姆。
李戈回憶,包括那次在內,XXX多次跟鄰居發生過沖突。然而每次他母親聞訊趕來,第一反應往往是把兒子抱過來,看看他是否受傷,然后才會抬出身份,為兒子了事。
半年之后,XXX就因交通糾紛毆打了一對夫妻。當時的XXX年僅15歲,并無駕駛證,卻開著一輛沒有牌照的寶馬?!?/span>
“14歲的時候,XXX便擁有了這臺名為酷橙誘惑的寶馬車。而送給他寶馬車的,正是他的母親。
未成年人不能考駕照,更不能無證駕駛。XXX的母親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然而,對于兒子的溺愛讓她忽視了這些。”
……
“強奸案事發后,XXX的母親便改了口:‘我們對他過于溺愛’。
XXX的奧數老師回憶說,她一共見過XXX的母親兩次:“戴著墨鏡的她總是急匆匆。第一次她說‘交錢,我兒子學奧數’。第二次她說‘不學了,明天帶我兒子去巴西’?!?/span>
XXX的一位車友告訴記者:XXX喜歡聽改裝后發動機的轟鳴,“飆車”是他們的一大愛好。然而,他卻從不考慮這些危險行為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
在撞人打人事件中,XXX大呼“誰敢打110!”事后采訪中,耿泰然(化名)平靜地說,“這就是XXX。他能說出這話,我一點也不驚訝。”耿泰然是XXX的小學同學,從他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XXX從小專橫跋扈,任性妄為?!?/span>
A的分析計算能力很強,四種天性中,A的智商相對最高,但情商相對最低,共情能力也最差。負A,則更差。他的關注點,往往只在于自己的目的目標有沒有實現,而不是其他人的心理感受。指望用情感打動他,跟他說“將心比心”之類的話,基本徒勞。溫情式的關懷,多會被他自覺或不自覺地“利用”。對他,原則清晰、獎懲分明,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泡爸,我家的A女兒,這樣是負了嗎?
我女兒11歲了,前一段去參加夏令營,回來后老師跟我反映說,她在夏令營里,跟小伙伴的相處很不好。小朋友們明顯不喜歡跟她一起,說她太囂張、自以為聰明,說起來自己哪哪都比別人都強,又不愿意承擔責任。老師舉例說,輪到她們小組整理活動器材的時候,她找理由說自己病了,不能干。問她什么病,她說早晨流鼻血了……
她這些毛病,在家里也有,驕傲、說不得,又不肯努力。我們之前都覺得她是孩子,我們倆大人嘛,讓著她就是,可她要是在同齡人里、在集體里也這樣,那肯定不招人待見呀。
她是A沒錯,聰明、學習能力強,數字感、方向強也都很好。我們一直給她的壓力很小。我是負C,她爸爸是病A。我從小不喜歡被逼著努力,當了媽媽也不想這樣對孩子。雖然我也對這孩子有要求,但大多是從她的表現角度,習慣健康不健康、有沒有愛心同情心、跟爸爸媽媽好不好等等。學習呀、興趣班呀給的壓力很小,也沒做過類似堅強、拼搏之類的性格培養。
他爸爸對她更寵,這孩子本來跳舞還不錯的,也在學校舞蹈隊里。他們學校的舞蹈隊有點小名氣,所以經常會參加一些演出。有一年因為暑假里要排練演出,他爸爸怕她累著,就要求退出了。
我發現她原來越難管了,她的數學挺好,挺適合上奧數班的,這學期報了一個,她也沒覺得吃力??墒巧闲瞧谕蝗徽f太累,不想去了,我不同意。她就跟我大吵大鬧,找出一堆理由,我當然不同意。她竟然跑到陽臺上,威脅我要跳樓……
我把她拉回來,忍不住打了她一下,她更不得了啦。咆哮不止,還給她爸爸打電話(她爸爸在出差),電話里控訴我沒有愛心,說不跟我過了,要求她爸爸跟我離婚……天吶,才11歲的屁孩子。
泡爸,她是負了嗎?是因為這個A孩子,我給的壓力不夠嗎?我沒給她樹立起正確的方向和目標?
在家庭生活中,負A索取多、貢獻少,缺乏對另一半的關心關懷,缺乏必要的寬容。還因為感受能力不足,連對方的關愛和讓步都體察不到:
小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忙,很少管我們,奶奶照顧我和弟弟。爸爸是個嚴肅而沉默寡言的人,一天沒聽他說幾句話,我也沒什么話和他說。爸爸的業余愛好是喝酒、抽煙、打牌、打麻將,經常周末家里就會擺上一桌,屋子里都是刷拉刷拉的麻將聲。
小時候,我很容易嫉妒別人,總擔心別人超過我。即使對我弟弟也一樣。那時常聽人說重男輕女,我就很擔心爸爸媽媽對弟弟比較好,對我不好。所以我總是故意對別人說我爸媽對我比對我弟好。
我從小就很硬。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不知道要求奶奶什么,奶奶堅決不同意,結果我就跪在地上大哭,奶奶不理我,態度堅決。我就拿自己的頭往地上磕,用自殘的行為,希望引起奶奶注意,希望奶奶能夠妥協,沒想到奶奶還是不理我,我又使勁磕了幾下,砰砰地響,真痛,但奶奶還是很鎮定地做她的事情,完全不理我,我氣得大哭,從那以后就很討厭奶奶。
在學校,我表面很乖,但對男同桌很兇,我不許他們超過三八線,誰欺負我,我會把他們的手掐淤青,會把他們抓破皮流血。我也不許別人欺負我弟弟,有一次,發現弟弟在路邊哭,他說大胖欺負他,我就抱著他站在路邊哭。直到大胖的媽媽下班路過,看見我倆承諾回家一定懲罰大胖,我才心滿意足地帶著弟弟回家。
我還打過架,初中的時候,我的前桌,一個個子矮小的男生,曾經拿癢癢草抹我脖子,我氣急了,捏他、撓他,還踹了他屁股(呵呵,不知自己哪來的勇氣?。?。班上同學都看我們倆打架,沒人勸架。踹完他屁股,我安靜地坐回座位。
媽媽因病去世后,我的學習更放松了。家里沒人時,晚自習回家就看電視,作業做不完就抄,上課太累了就睡覺,還迷上了瓊瑤。這么放松的同時,心里也很有罪惡感,擔心自己跟不上,考不好。但爸爸一點也不知道,因為表面我還是很認真的。
畢業后工作很難找,好不容易找了個節目編輯的工作。節目編輯的日子很辛苦,節目設置、寫稿、聯系主持人、服裝化妝贊助、聯系拍攝、后期制作等等都需要我一個人操辦,每天早出晚歸,加班、通宵,很累。
我就是在這艱苦時期認識我家先生的。他是臺里的攝像和編輯,他總是默默地在一旁幫助我,幫我做節目,陪我加班,我身體不舒服時,他很著急,幫我問他的醫生同學,熬茶送水。當時還讀夜大,夜大三年由于學校離家太遠,他只要沒加班,都負責接送,整整三年。
最讓我糾結的是他的長相,我想像的另一半不用太帥,但也不能太難看,身材要高,對我好。但他的長相真不好看呀!但他很沉默,看起來很老實,所以我一直沒有果斷地拒絕。有一次,我們經理對我說:“他真是個很不錯的人,除了長得丑了點,其他都挺好。但是有什么關系呢?兩個人在一起主要是看性格合不合適,長相根本沒什么。”我想想,也對,主要是對我好,我很急躁,愛發脾氣,家庭也不是很完整,能對我這么耐心體貼的,估計也沒幾個,于是接受了,三年后結婚。
剛開始,我很喜歡LG家的氛圍,輕松,隨意,公公婆婆都是好人,婆婆個性有些老頑童,迷糊,公公嘮叨但心眼很好。
漸漸對LG不滿是因為他經常加班,不在家。為了加班的事,我們爭執了幾次。我覺得他的加班有一大部分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的領導我認識,不喜歡,總是不顧現實和別人的感受,自己想著什么就什么,指揮著一堆人受累。他是領導,不了解實際情況,隨便出主意,變計劃,只出張嘴,下面人加班加點加通宵,而且擺明欺負老實人,心里十分氣憤。
LG性格不會拒絕,領導派的活,有時明明知道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他也接。然后他自己累趴,起早貪黑,哪吃得消呀!好幾次發短信告訴他:“有時候該拒絕就拒絕?!彼疾换囟绦?,我也不知道他想什么。
發了幾回短信,還是這樣的狀態,我開始窩火,語氣變得尖銳、氣憤。漸漸地,他也開始反駁,說領導說的,他只能照辦,我覺得他的觀點站不住腳,領導說的不是都對,錯了為什么照辦?但我能感覺他不開心,壓抑,也想改變一下對他的態度,只是下次再遇到同樣情況,我還是忍不住嘮叨他。
和他的矛盾,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我覺得在家里,這是大事。他上班積極,對同事同學熱情,幾乎有求必應,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老爸老媽干的,讓他做個啥都不會。我工作不順利,回家找他報怨這個怎么樣,那個怎么樣,他只會說:“那你下次就不要這樣,工作就是這樣有什么辦法!”
對他的不滿不斷積累,對他發火,和他冷戰,他似乎也無所謂。我覺得他太過分了,婚前婚后兩個樣??傊?,我很失望,這不是我要的婚姻呀,我想找的是個能照顧我的,給我溫暖的;當我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能幫我分析,幫我出主意的;當我難過的時候,能給我肩膀讓我依靠的;快樂時,能互相分享的。這根本不是我要的,我對他越來越不滿。(點評一句:真找個這么強勢有主見的,能受得了你的強勢么?)他爸媽不知什么原因,只要我倆吵架,他們都會讓他兒子讓著我。(再點評一句:這原因你都不知道?)
結婚了一兩年,我都沒打算生孩子。第一,我覺得照顧孩子太麻煩了,我自己不會照顧孩子。第二,對于老公是指望不上的。
當然后來還是生了。懷孕期間、帶孩子的時候,我對他的不滿越來越多,覺得他不關心,他變了,一點小事都不會做,不會就算了,還不懂得安慰或者說點好聽的。于是開始各種鬧別扭,到后面變成了我會指揮他做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且是非常蠻橫地那種指使。他不耐煩,他爸媽也不耐煩,但我的想法是你們都不會做,不會安排,只好我來安排,要不然怎么辦呢?
負A常常抱怨其他人對他不夠好、不夠尊重、不夠在乎、不當回事。然而,負A才是最不懂得體諒他人、共情能力最差的那一類。要求過高,而且歪理特別多,事事都是他對。
對待A孩子,怎么才是“正確的教”,請參考上周日文章:固執強硬的“愣”孩子怎么教?
本文不是一篇孤立的文章,而是一組文章的一篇。這組文章來自“順應天性”的教育思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每種天性都有優勢劣勢。如果家長只從自己的天性喜好出發,給孩子的往往是逆天性的教育。逆天性的教育,制造糾結、矛盾、有問題的性格,也是親子沖突的主要來源。
天性如何劃分?不同的天性,適用怎樣的教育方式?逆著天性的教育,帶來怎樣的惡果?了解順應天性的教育思想,可從泡爸在聽道講壇的如下18分鐘演講視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