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意味著一個家庭的解體,也意味著孩子的撫養和財產的分割等復雜問題需要解決。在配偶一方不幸患上精神病需要離婚時,法律不僅需要考慮精神病配偶的離婚自由,同時也需要考慮精神病人合法權益的保護。
首先,精神病人是不能辦理離婚協議的。
其次,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相關規定,如精神病配偶一方存在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精神病人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的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后的監護人代理精神病人提起離婚訴訟,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再次,如果精神病人的配偶主動到法院起訴與精神病人離婚,在其利益與精神病人相沖突的情況下,法院應主動為精神病人指定其他監護人作為其訴訟代理人。
最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的相關規定,與精神病人的離婚是否能離成,取決于患者的精神病能否被治愈。不論精神病患于何時,也不論另一方在婚前是否知情,只要確定是經治不愈(婚前隱瞞病情的情形)或久治不愈(一方婚前知情或婚后得病的情形),人民法院就可以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經調解不成的,應判決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