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心可法
朱安世其人現代人知道的并不多,但是如果說起漢武帝晚年著名的政治事件巫蠱之禍,那么大家就非常的熟悉了。而朱安世這個人,正是巫蠱之禍的始作俑者,他就是一切事件的開端。
朱安世有個外號,叫做陽陵大俠。他的出生年月已經不可考證,但是他在漢朝曾經是個赫赫有名的通緝要犯,是漢朝第一“大俠”。朱安世的罪名是“以武犯禁”,意思是他因為擅用暴力,而觸犯了大漢律令。
而漢朝時候的“俠”,并不是現代武俠小說中的行俠仗義的意思,而是通“挾”。朱安世的這個所謂的大俠,其實意思是他仗勢欺人,亂用暴力。而這么一個通緝犯,是怎么會跟巫蠱之禍扯上關系的呢?
首先朱安世當時是漢武帝親自下旨,在全境搜捕的通緝要犯,用現代話來說,他是上了紅頭文件的,而且如果抓捕他會有十分可觀的賞金。漢武帝非常依仗的丞相公孫賀,他的兒子當時犯了大錯私貪軍餉,這件事被捅了出來。按照大漢律例,他應當被斬首處死。
而公孫賀非常溺愛自己的兒子,為了兒子在漢武帝面前幾番哭求。最終他立下軍令狀,自己一定會立刻抓捕朱安世,憑借這件功勞,希望漢武帝能夠對自己的兒子網開一面。而公孫賀最終真的抓住了朱安世,并且立刻將他押送進京,用他來換兒子的一條命。
朱安世是個暴力犯,自然也是沒有什么道義可言的。他深恨公孫賀,臨死前仍然惦記著要拉公孫賀下水。于是他誣陷說公孫賀之所以抓捕自己,是因為自己知道公孫賀兒子的秘密。他說公孫賀的兒子,和漢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兩人甚至暗中對漢武帝施行詛咒之術。
漢武帝當時已經年老,非常畏懼死亡,更是畏懼這種鬼神之說。于是他聽信了朱安世的一面之詞,立刻將公孫賀的兒子和自己的女兒抓起來嚴刑拷打,最終兩人屈打成招。公孫賀也沒能幸免,被兒子牽連入獄,公孫一族最后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而陽石公主因為涉案,也被賜死,甚至連坐了她的姐妹諸邑公主。在公孫賀和始作俑者朱安世伏法之后,漢武帝雷霆震怒仍然未消,最終竟然查到了太子劉據的身上。太子不愿意像自己的姐妹那樣坐以待斃,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殊死一搏,最后的結局不是被廢就是送命。
于是他暗中聯合了自己的部署,誅殺了在漢武帝面前胡言亂語的佞臣,最終被漢武帝派兵鎮壓。劉據兵敗,落得個自殺身亡的下場。而這一切事端的起因,還是因為朱安世胡言亂語,攀誣公孫賀。但是沒想到朱安世臨終前的報復,最終動搖了大漢國本,不僅連累了漢武帝的兩個親生女兒,還把太子逼上了自殺的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