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木三
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說得是中越戰爭中的趣聞。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中越戰爭,嚴格的說中越戰爭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1979年,中國與蘇聯的關系惡化,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采取了敵對行為。
中國和越南山水相連,應該睦鄰友好才對。可自從中國建國后,對待國際事務總是一再忍讓,越南將克制忍讓視為軟弱可欺,不能作為靠山,在蘇聯投下了橄欖枝后,奮不顧身的投到了人家的懷里。
中國是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路打過來的,小小的越南就算有蘇聯的支持也翻不了天,中國積極投入到戰爭中,從各地抽調官兵,奔赴越南。
當時的對越士兵大多是光棍,有家室的也因為戰爭吹了。怎么會這么無情呢?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戰爭一打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一家老小靠一個女人照顧也是很辛苦,這些當兵的都明白這個道理。玩笑著給自己起了個“吹燈兵”的名號。
這些”吹燈兵“中有一個最出名的,叫張玉江。他老家河北,四歲喪母,父親年近七十,因為沒錢娶媳婦,四個哥哥中有兩個是光棍,一個娶了媳婦得了小兒麻痹。
然而張玉江本人在打仗中勇猛無畏、戰功赫赫,成了排長,他八次吹燈,第八次就是因為他當兵了,因此自稱”吹燈排長“。
這個外號傳開了,別人都不記得他的名字了,只叫他”張吹燈“。越軍對這邊的消息一向關注,經常派士兵裝扮成當地居民來探聽消息。得知這個尖刀排的排長是個沒媳婦的,便在陣前喊話:只要張玉江投降我們,會給他連升三級,外加四個風情萬種的越南媳婦。
張玉江聽得是又羞又惱,抬起身邊的機槍就是一頓突突,打得對面越軍不敢冒頭。此后,他沒媳婦的這件趣聞傳遍了野戰軍。夏天的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說是有記者要采訪他。他見到穿軍裝的女記者,一陣害羞。第二天,《解放日報》就登出了他的征婚啟事,名為《吹燈兵的情懷》。不久,就收到了一百五十多封情書,還有隨著情書送東西來的,有水果、月餅、糖。看著報上張玉江的衣服臟了,特意自己織了毛衣送來,示愛的方式千奇百怪。
女孩們的職業更是多種多樣,有醫生、大學生、工人、干部、教師、編輯,甚至有自告奮勇去河北照顧他的家人。張玉江不敢怠慢這些女孩,仔細看了這些信,并一一回信。
其中送衣服的姑娘寄了三十多封信,張玉江對這個細心的姑娘情有獨鐘。回信:現在正值家國大事,我的任務就是打仗,如果戰爭結束我能活著回去,我一定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