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文化產業
日前,中央宣傳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巡視員、副主任高書生在文化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論壇暨2019《中國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發布會上發言提出,關注文化生產體系的再造問題,即文化生產新體系如何幫助傳統體系轉型升級,跟上現代科技發展的步伐。
中央宣傳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巡視員、副主任高書生發言。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博文 攝
我想講三句話,第一句表示祝賀。因為這個論壇是我們推動文化和科技融合三位一體當中的一位。
今天8月,六部委出臺了《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戳此查看全文)。我們為了落實文化科技融合,舉辦了南京文化科技融合的交易會這是一位。
第二,在交易會期間,我們組織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負責人舉辦高級研修班。
第三,我們提議,在此期間舉行一次文化和科技融合趨勢的論壇。去年已經開始做了,所以我首先表示祝賀。這是我們作為推動文化科技融合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會兒還會聽到各位關于文化融合的趨勢和熱點問題的一些高見。我們愿意聽取大家的意見,能夠吸收到我們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的工作當中去,推動我們的文化科技融合盡快的出成效、出成果。
第二句話談一點想法。
在推動文化科技融合過程中講的比較多的是,文化是科技應用最廣泛也是最及時的領域之一。我印象特別深刻,2010年在跟孫若風司長一起做“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我們聽的比較多的詞是數字經濟,叫產業的數字化。可以說,文化領域至少比工業領域的數字化早了5年以上,所以我們想文化領域還是在應用技術方面做的是比較早的,比較廣泛的。
此外,文化領域還是科技發明創造的重要領域。推動文化科技融合可以從兩個方面講:
一方面是說科技對文化的建設,對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一種重要支撐作用;
另一方面從縱觀歷史,文化領域是誕生許多科技發明創造的重要領域。
比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當中三大發明都是跟文化有關系的,不管是造紙術還是印刷術,包括活字印刷。大家都知道活字印刷是跟文化傳承有關系,造紙術也是有關系的,所以我不想講太多的依據。至少從四大發明當中可以了解到,文化確實是科技發明創造的重要領域。這是趨勢,下一步許多發明創造,有可能就首先誕生于文化領域,所以我們要有信心。
最后提一點建議。我這兩天一直在想,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圓”。我們現在出現了文化生產的新體系,但是這個新體系和傳統體系之間是有摩擦的。如果說我們只關注新體系,而忽略了傳統體系,或者傳統體系和新體系不能夠有效的融合,那么這個文化的生產還是不會上臺階的。
所以說我在這兒提一個建議,希望我們能夠關注文化生產體系的再造問題,就是新的體系怎么能幫助我們傳統體系轉型升級,能夠跟上現代科技發展的步伐。
來源:中經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