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攝影師Shikhe說,這只樹蛙是在他家后院發現的,它抱著一片葉子在風雨中堅持了30分鐘之久,看起來既有靈性又趣味橫生。
但問題來了,青蛙本身很喜歡水的,為什么要擋雨呢?而且這些雨滴細密均勻,更像是用噴壺灑出來的!
還有這種,豎中指的樹蛙。看起來是不是特別神奇,動物也會豎中指?這是樹蛙精嗎?正常的樹蛙沒辦法做到這樣,因為它們的肌肉不允許。
因此人們推測,這位印尼的攝影師Shikhe是用線來迫使動物擺出姿勢,后期再P掉。如果給照片加上這樣一條直線,是不是合情合理多了?
攝影師得意洋洋地說:“這個動作疾如閃電,但是謝天謝地,我成功地捕捉到了這個鏡頭!”攝影師居然還能理直氣壯地說出這樣的話,這根本是在虐待動物吧!
又是一位來自印尼的攝影師,他自稱在自家花園中抓拍到一只蝸牛爬過青蛙的畫面,并說:“當時這只蝸牛用了足足8分鐘才越過青蛙。”
但是,8分鐘?這青蛙有多大只才需要8分鐘才能爬過去?攝影師你真是吹牛不打草稿!
看起來,這只青蛙實在是太疲倦了,一點力氣都沒有,攝影師你快說你是怎么折磨它了!
好吧,又是Shikhe,還是在國家地理的攝影大賽上獲獎的作品。暴雨驟然而至,一只蜻蜓頂著大雨堅毅地支撐著,真是震撼人心的作品!
但是,請看其他幾張。同樣的蜻蜓,同樣的背景,只是做了不同的處理效果,卻出現了氣象史上的奇跡!竟然能出現多角度的雨水,這雨,下得真神奇!這位攝影師堪比諸葛亮,都能呼風喚雨了!
可是,這樣的所謂“生態攝影”被曝光后,此種現象竟然不減反增,幾年后依然大搖大擺地出現在各種攝影雜志上。
巧合的是,大部分照片依然來自印尼。印尼的攝影師真可怕,“經常”能拍到這些天時地利人和的照片!
像這種照片,看起來就特別違和,看不出來是什么場景下拍攝的,讓人不得不懷疑其真實性。
然而,且不說廣泛意義上的攝影,就單說“生態攝影”,難道不是為了抓住動物們的真實瞬間嗎?為了博他人眼球而設計的場景還能叫做攝影嗎?
鋪主原本以為擺拍只是無國界,沒想到其實也無物種界限,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家野生動物攝影基地可以拍攝出很多出人意料的作品。
這只狼是飼養員抱上去的
再比如,狐貍在雪地里追跑打鬧,飛揚的雪花也是假的。
其實都是“人工”灑上去的……
在這里,攝影師根本不需要去野外風餐露宿。只要住進這個基地,早上起床,在向導的帶領下開五分鐘車,對著野生動物“咔嚓咔嚓”一通拍,幾小時就能出一套片子……
而在這個過程中,狼被鐵鏈拴在后面那棵樹上。而飼養員會全程陪在旁邊,指導動物做出各種動作。
需要拍攝的時候,飼養員就把生肉扔到狼的面前,誘導它鉆進兩棵樹之間的縫隙……攝影師再在旁邊趁機按下快門。
像這樣的“野生動物攝影基地”,在美國還不止這一家。而來這樣的基地消費的攝影師們也很滿意。畢竟真正的野外拍攝太費時費力,成本也高。
比如,《每日郵報》發布的這組“狼失其鹿,熊狼大戰”圖,鹿是人工擺放的死鹿,狼和熊也都是聽從馴獸師的命令,故意“演”了一出“打戲”……然而,這組圖卻在不同的平臺被轉發了上萬次。
用馴養動物來造假
不就和野生動物攝影的初衷
背道而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