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位,漢高祖劉邦。消滅項羽,建立漢朝,遷都長安,鏟除異姓諸侯王,與匈奴和親,一生都在為后世子孫掃平障礙。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中,還干掉了強悍的英布,中了一只箭,再也無法復原,卻能夠安心離開。
第2位,漢文帝劉恒。少言沉穩,不爭不抗,當上皇帝的劉恒,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維護皇權,繼續實行無為而治的方針,漢朝國力大增,繼續與匈奴和親,維護北方邊境的安全,廢除殘忍的肉刑,一生節儉,死后的遺囑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一切從簡”。
第3位,漢景帝劉啟。繼續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任用有才能的將領,為了加固皇權,推行“削藩策”,只用了短短的三個月平定了七國之亂,在刑罰上,更是減輕了百姓的處罰,百姓生活富足,互相攀比,完全就是全民小康生活。
第4位,漢武帝劉徹。實行“推恩令”,徹底削弱了諸侯國的權利,收復南越國,打通河西走廊,把匈奴打到漠北,平定羌族,打服西域,真正使大漢王朝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其他國家只要聽到大漢王朝的名字,都感覺到害怕。
第5位,漢昭帝劉弗陵。年僅七歲的他在四位輔政大臣的輔佐下,繼續采取“與民生息”的政策,廢除了漢武帝時期的一些圈錢手段,重用輔政大臣霍光,維護了國家政權的穩定,漢朝的國力,在這段時期內得到短暫的恢復。
第6位,漢宣帝劉病已。從一個平民當上皇帝,深知民間疾苦,當上皇帝后,一切政策都是向百姓傾斜,對待違法犯罪者,毫無留情,在軍事上,平定西羌,設置西域都護府,徹底將西域納入到大漢朝的版圖。
第7位,漢光武帝劉秀。與漢高祖劉邦一樣有著英年的決策,建立東漢,靠著全天下第一的軍事才能,恢復了大漢朝時期的國土,對待功臣更是優待,一度使大漢朝的國力再次回到以前的強盛時期,人口一度達到兩千多萬。
第8位,漢明帝劉莊。打敗北匈奴,搶走了西域的統治權,嚴格防止外戚專權,對待官員也非常嚴厲,對待諸侯勢力也是毫不留情,仍推崇“儒術”,他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人口也急劇增長。
總而言之,其實大漢王朝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治國能手,只有少部分皇帝沒有駕馭皇權的能力,導致國家出現短暫的動亂。大漢王朝能夠出現這么多位明君,確實沒有哪個朝代能夠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