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腐敗室 楊國飛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結合近幾年的辦案實踐,我個人認為影響當前查辦案件工作的難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舉報信成案率低
(一)大多數案件為匿名舉報。(由于當前舉報人有多種顧慮不留真名,一是怕被打擊報復;二是有的舉報人為了報復別人而寫虛假、混淆是非的舉報信;三是舉報人對被舉報人的事實掌握的不詳細,舉報的問題含糊,作為舉報主體,因為違法違紀行為的秘密化,難識“廬山真面目”,而不敢實名舉報)。匿名舉報本身存在許多弊端,給紀檢監察機關調查處理問題帶來很多困難。有的舉報人由于受種種條件的限制(不是當時人、該公開的不公開、大事不商量一把手說了算等),對舉報的內容寫得不夠準確、全面。也有部分舉報人雖然掌握了被舉報人的違紀違法事實,但因文化水平低、文字功底差,信中反映的內容條理不清或缺乏調查線索。紀檢監察部門又無法與匿名舉報人取得聯系,致使無法深入調查所反映的問題,造成不了了之。
(二)同一封舉報信到處投,造成舉報泄密。有的舉報人為了讓舉報信引起有關部門及領導的重視,促使所反映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和處理,往往把相同內容的信訪材料復印多份,到處郵寄。由于投遞面廣,周轉渠道過多,容易造成案件線索泄密,使被舉報人有所準備,人為地增加了調查的難度。
(三)舉報內容不實,影響正常的信訪查處。有的舉報人把懷疑、推測的情節、內容當作事實舉報,或夸大舉報數額,虛構一些情節。有些舉報人動機不純,捏造事實,干擾了正常的查處工作。
(四)舉報不及時,查證困難。有的舉報人礙于權勢,在舉報人離職后才進行舉報,所反映的涉及多年以前的往事,因時間較長,有些檔案資料不全,或找證人困難,或當事人不清楚,這些原因都影響成案。尤其在農村,人口流動性大,有的帳混亂,保管不好,使得查證起來十分困難,有些舉報甚至無從查證。
二、找人難、取證難
一是證人外出查找難。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活動的范圍越來越廣,人的活動范圍也越來越大,往往所要調查的當事人卻在外經商或外出打工,存在外出地址不詳、人難找問題。二是強制措施落實難。由于紀檢監察機關在案件調查中缺乏相應的強制措施,找人難的問題比較突出,辦案人員有時費盡周折,通過各種途徑找到有關當事人后,遇到那些既不是黨員干部又不是監察對象的當事人不愿配合,難以調查到真實情況,造成無功辦案問題。三是調查取證難。主要是有的知情人不出證問題,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在查證某個組織和領導干部的問題時,出證人怕得罪上級,遭打擊報復不出證;向被調查人的親友查證問題時,怕失了義氣不出證;知情人怕拔出蘿卜帶出泥,證明了別人牽連自己不出證;證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出證。《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組織和個人都有提供證據的義務,有關組織和個人必須如實提供證據,不得拒絕和阻撓”,雖然這樣說了,但是沒有硬性規定。《行政監察法》也有相關規定。然而,取證難歷來是困擾執法執紀機關辦案的難題。如2008年在查處某村書記楊某違紀問題時,找某鄉徐某出證時,我們到家找、電話聯系不下10次,當事人就是不配合,后來找到當事人所在鄉紀委書記聯系,當事人仍不給出證。2009年我們在查處某村干部違紀問題時,老百姓都不愿意我們占用他們家做筆錄,后來沒辦法只好到離村
三、違紀違法人員作案手段隱蔽和智能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科技的突飛猛進,違紀違法人員的作案形式更加隱蔽,手段更加狡猾和高智能化,涉及到的部門和人員越來越多。如一些違紀違法行為并不表現為直接貪占,而是利用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謀取利益。還有些違紀違法人員在政策和法律的邊緣找空子鉆,與法紀打“擦邊球”,有的身居要害部門,在體制、管理漏洞上做文章;有的通過出具“借條”、明借暗受,假退真收,還有的單位領導買東西不入賬,等時過境遷,東西就到自己家了;有的披著合法的外衣,卻干著腐敗的勾當;如上禮拜我在機關圖書室借了一本李國征寫的《飯局》,寫得是遼安市有這么七個人關系不錯,其中的一位叫何東圃的排行老三,開了家飯店叫匯賢居,還有幾家實體公司,這哥七個經常在匯賢居聚會,排行老大的叫仉笑非,任遼安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他貪污都不親自經手,而是通過好哥們任公安局長的張也和何東圃給辦,后來遼安市委書記調到省委組織部任部長,仉笑非和林之俠市長競爭市委書記還漏不了餡。今年5月中山市市長涉嫌股票交易被調查,涉及資金保守估計20個億,就是靠將內幕交易信息透露給親朋好友。我認為收受“紅包”就具有隱蔽性,送和被送之間在實施過程中都煞費苦心。送者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往往打著逢年過節探望領導等幌子,掩人耳目,避人行蹤,單獨行動,幕后操作。收者也是非關系密切、熟悉了解者不收,雖有一些心照不宣,但也互敢心理踏實。新樂市一名鄉黨委書記春節期間給新樂市市長劉明獻送“紅包”時,放著自己車不坐,專門顧了一輛天津大發車,連鄉長司機都滿過了。
四、人情干擾嚴重
因縣城范圍小,熟人多、同事多,關系復雜,相對說查辦案件遇到的阻力比較大。幾乎每查處一個案件,都有說情風干擾,對紀檢監察干部都是一次黨性的考驗和鍛煉,所以說我們紀檢監察干部黨性要強。如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城北人》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公司的老總竺明說過一句話,許多違法的事情,通過情感網絡的過濾,就不違法了,說的就是人情關系。說情的有老同學、老部下、老鄉戰友,有的是上級領導打招呼,還有的托人請吃飯送東西,紛至沓來的各種人情關系,影響了正常辦案。另外,等到查實要立案處理了,被調查人又總想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進行說情,總以保護改革、缺乏經驗、失誤難免、錯誤初犯、下不為例等為由為被調查人開脫,達到重錯輕處或不了了之,達到逃避黨紀、政紀、法紀處分的目的。
五、違紀違法人員反調查、反偵察的意識和能力越來越強
當前違紀違法人員的層次向知識化轉化,大多具有一定學歷、一定的知識水平,層次越來越高。即使是一些普通案件,其作案的手段也非常高明,更加狡猾和復雜。如案前精心策劃,案中不留痕跡,案后銷毀證據,調查期間“不開口問題”日益突出。如查處某單位有關問題時,晚上6點找當事談話,到后半夜2點仍笑呵呵的就是不說話,把他公司的賬本拿來了,問他賬上一些情況,他說帳不是他的,真讓人哭笑不得,最后只有讓檢察院帶走。此外,現在信息比較發達,各種媒體披露的一些發案過程以及辦案細節,使違法違紀者模仿作案,更有甚者對紀檢監察法規相當熟悉,反調查能力很強。
六、辦案人員專業知識不足
當前一些違紀違法現象滲透到各種領域,許多案件跨部門、跨行業,辦案涉及的范圍很廣,如涉及金融、法律、計算機等專業性很強的知識。違法違紀人員的高智能化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外圍調查、證據的取得。然而,目前我們辦案人員外出取證,多數采取一張紙、一支筆的辦案方式,辦案的設備更新跟不上,手段單一。辦案人員的知識面窄,業務能力不全面,使我們的辦案人員在辦理普通的違法違紀案件時,得心應手,一旦遇到電腦作案、偷稅騙稅等新類型案件時,不借助專業部門的力量就寸步難行;查閱傳統的會計賬本時,目標明確,很快找準切入點,而面對著電腦,查看電子單證時就無從下手。
七、從近年來的辦案實踐來看,辦案環境比以前更加復雜
一是一些腐敗分子拉幫結派,編織“關系網”;二是在經濟上互相利用,結成“利益鏈”;三是進行腐蝕拉攏,為己所用“打感情牌”。在辦案過程中經常出現腐敗分子利用“關系網”、“利益鏈”、“感情牌”進行串供堵口、毀滅證據、通風報信、提供偽證等對抗調查的問題。如2009年查處某鄉造假騙取二胎生育證問題時,縣鄉人員就互相串供,造假記錄,給辦案增加難度,走彎路。四是少數領導干部(包括一些鄉鎮和縣直單位的紀委書記)從本單位、本部門的利益出發不想辦案,不愿辦案,認為自己單位出了案子“沒面子”、影響單位形象、影響自己的政績,甚至為違紀人員出具種種有利證明,為其擔擔子,使違紀人員的“嚴重問題”變成了“一般問題”,“大問題”變成了“小問題”,“小問題”變成了“沒問題”,。
查辦案件中存在的上述難點問題,給我們查辦案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給我們查辦案件工作人員帶來了新的考驗,同時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學習機會,我個人認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積極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信訪宣傳力度。信訪是暢通政府、部門和群眾的橋梁,是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是主要的案件來源,通過案件的查辦來看,絕大部分的案件是來自群眾舉報。所以要加大對信訪舉報的宣傳力度,加強部門之間特別是與信訪部門的聯系,經常開展信訪宣傳,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對違法違紀的人和事,按照正常信訪舉報程序進行舉報,提倡署實名舉報,樹立良好的社會信訪舉報風氣。制定實名舉報獎勵、領導優先閱批(信訪室當天登記、當天送領導閱批、領導隨報隨批)、辦案人員優先核查(達到快查快結)、泄密責任追究和及時回告情況(為了讓舉報人滿意,紀檢監察機關及時把辦理結果告知舉報人)等項制度,為實名舉報開辟綠色通道。
二、加大對查辦案件的投入,強化培訓,提高辦案本領。在案件的查處中,辦案人員不斷碰到新情況、新問題,涉及到新領域,這就要求辦案人員既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辦案技巧,又要有知識的更新和經驗的積累。需要加大對紀檢監察方面的科技投入,現代化辦案的過程中需要有現代的辦案工具做支撐。因為辦案人員技術手段跟不上,這就需要投入一定的辦案必要設備,如交通工具、影像、錄音等設備,來提高辦案質量。更重要的是加強對紀檢監察人員業務培訓經費的投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強化辦案人員的知識培訓,讓辦案人員多參加省市級的業務學習,使他們開闊視野,通過系統學習培訓和專業培訓,進一步提高紀檢監察人員的理論水平,學習別人的先進辦案經驗,從而提高紀檢監察人員的辦案能力。另外,還要重視培養辦案人員的愛崗敬業精神,牢固樹立忠于職守、堅持原則、秉公執紀、不徇私情、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風,使違紀違法人員的反調查行為在辦案人員面前不堪一擊。
三、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在案件查處工作中的組織協調作用,建立多部門協同作戰的格局。針對當前違紀違法行為的涉外性和隱蔽性,給案件查處中調查程序適用和取證手段的運用等各方面帶來了新的難題。完全依靠紀委一家的辦案力量單打獨斗,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反腐敗局面。紀檢監察機關應當發揮反腐敗中協調作用,組織檢察、公安、審計、稅務等各部門聯合辦案,協同作戰。充分體現各部門在查辦案件中的程序優勢和專業優勢,發揮各部門的辦案合力,構筑嚴密的反腐敗網絡,著力扭轉辦案中取證難和辦案手段不足的被動局面,形成“全縣一盤棋”的大紀檢監察格局。
四、避免辦案中的人情干擾。一是要注意嚴格保密。在查案過程中,從最初就要有計劃的隱藏辦案的真實意圖,采取聲東擊西、旁敲側擊等戰術,盡量在不驚動主要被查人的情況下,把重要證據搜集到位。這樣主要被查人就不知道要查的就是自己,也就想不到找人說情,減少了干擾。二是集中力量快查快結。通過提高查辦案件的時效性來減少和避免人情干擾。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經過精心準備周密謀劃,快刀斬亂麻,掌握主要證據,從而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令被查人沒有時間活動。三是要堅持集體討論。在查辦案件過程中,幾位辦案人員要加強溝通聯系,統一思想認識,共同構筑抵御人情干擾的戰斗堡壘。特別是對案件的定性量紀,更要堅持民主集中,這樣可以增加說情者的難度,辦案人員之間也可以互相監督,避免辦人情案、關系案。
五、要認真從信訪舉報中篩選案件線索。辦案人員在拿到領導簽批的信訪件后,要對舉報內容、被舉報人所處單位和條件等進行綜合考慮,認真分析舉報線索的真實性和成案價值。一是要看舉報人舉報的關鍵問題是什么,判斷出反映的問題是否合乎情理和邏輯,分析成案的可能性和查辦的價值,切忌面面俱到。二是要看看舉報人是署名還是匿名,一般署名舉報的可信度要比匿名高。因為舉報人敢于亮明身份,說明舉報人對所舉報問題的真實性敢于負責。對于匿名舉報也不可忽視,要綜合分析舉報的線索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要視舉報件的具體情況,詳細篩選,我就不多說了。(要是有個線索就大面積鋪開調查,浪費我們大量時間、人力和物力,如果篩選一下避免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和整治影響。要是鄉村干部,就看看老百姓的評價,縣直機關單位的,要看看單位考核情況、領導評價、以往有無舉報等。)
六、在案件調查前,要認真擬定調查方案,并盡可能地摸清案外情。一是認真研究案情和已經掌握的材料,分析舉報人的舉報目的是什么,反映問題的可靠性,抓住關鍵性線索,之后,擬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調查方案(隨著案情的變化和進展方案可以隨時調整),調查方案要細,要想周全。比如談話的時間、地點和順序、首次談話和談話的技巧等都要動腦筋。如被談話人是領導干部時就不宜在其本人辦公室談,最好到指定地點或到紀委談,在其辦公室談,被談話人的主人身份和領導者的地位,容易使其在心理上占優勢,還容易被電話、下屬或外人干擾,不利于集中精力考慮自己的問題,如將其請到指定的地點或到紀委,心理上無形中就有壓力感,避免了干擾,有利于集中思考問題。再有,涉案人有男有女時,先從女同志身上突破,因為女同志一般感情脆弱,自尊心強,特別注重名譽、家庭、婚姻等,容易突破。涉案人員有領導有一般同志時,先找一般同志,相對于領導而言,一般同志在案件中處于從屬地位,閱歷相對較淺,心里相對脆弱,問題的性質一般不太嚴重,也就容易突破。另外,首次談話也很重要,對所要了解的問題爭取一次成功,切忌“夾生案”(是指在調查中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造成取證不到位,事實未查清而難以據實處理的時間長結不了案的),那樣已驚動了嫌疑人,掌握了些情況,對調查就不利,可能采取反調查措施,設置重重障礙。談話人要掌握主動權,不能讓被調查人牽著走。再有談話也要講技巧(要和被調查人講政策,讓其不要抱幻想,爭取寬大處理的政策攻心法、在掌握證據的情況下,趁被談話人心神還沒穩來不及準備對策時的直入主題法等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因人、因事靈活運用)。確定案件的調查取證的主要目標、找哪些人和應采取的方法步驟。二是弄清被調查人的人際關系,知道誰該回避、保護誰、爭取誰等,這樣可以避免人情干擾,減少阻力,也有利于防止串供和隱匿等情況發生。
七、到檢查室鍛煉。除辦公室外現在紀工委、監察分局和各室都有案件查辦任務,我個人認為有案件查辦任務的紀工委、監察分局和各室人員輪流到檢查室鍛煉一年或半年。一是避免出現辦案不規范的問題;二是體會一下上述7個難點;三是增強協調能力,也能學到耐心和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