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室宗親爵位的承襲制度分為兩種:世襲罔替和降等襲爵。在大清一朝獲得“世襲罔替”的共有十二位,稱“鐵帽子親王”,其中八位是為創建大清王朝建立赫赫戰功的“八大鐵帽子王”。另四位是清中后期得到皇帝重用而受封的。這四位是:怡親王胤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鐵帽子王的爵位要高于其它的“降等襲爵親王”,因此在“朝服”(俗稱“補服”)上也要有所區別。
親王的朝服前后“團正龍”,兩肩“團行龍”。
“團正龍”的龍頭為正面,角,眼,鼻,口,須等要對稱(圖1)。
“團行龍”的龍頭為側向,各部位不對稱。(圖2)
而鐵帽子王的朝服如皇帝為“四團正龍”,服色只能用“土黃”(又稱“暗黃”)。
奕訢由清宣宗成皇帝(道光)遺詔封為“親王世襲罔替”。清文宗(咸豐)封號“恭”。(圖3)
奕譞開始只是領“親王銜”,光緒登基時被加封為“親王世襲罔替”。(圖4)
奕譞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去世,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襲封醇親王爵位。(圖5)
恭親王奕訢和醇親王載灃因“世襲罔替”,朝服應為“四團正龍”飾。
附:怡親王胤祥(畫像。圖6)。慶親王奕劻(照片。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