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計劃#運動是癌癥康復期的一項重要內容,那么,什么樣的運動才有助于癌癥患者的身體健康?
在運動前應請教醫生,做一次全面身體檢查,充分了解自己,然后根據身體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狀況的運動項目。
癌癥患者的運動應該以身體狀況允許為前提,因人而異,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手術后,首先是日常生活能力鍛煉,如果不能下床可以在床上做肢體和翻身動作,或者適當按摩、擦背等,以后隨著體力的增加,逐漸進行其他形式的鍛煉,如散步、做體操(含醫療體操)、打太極拳、舞劍、慢跑等。避免過于劇烈的身體鍛煉或戶外運動,而且也要盡量減少參與器械性的鍛煉項目。如果身體允許,盡量保持每天運動30-60分鐘,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在運動前后,注意觀察患者的食欲、睡眠、運動、欲望、排汗量,有無疲乏感、心悸、氣短、頭疼、腰腿疼等。如果運動后,自我感覺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睡眠及食欲好,沒有心悸、氣短等情況,雖有疲勞感,但經過休息后就恢復正常,這些都說明運動量是適合的。如果感到非常疲勞,吃不下、睡不好,休息后還是感到周身無力,甚至對運動產生厭倦感,說明運動量過大,應及時調整,減少至合適的運動量。
另外,在參加運動的過程中,患者要做好自我觀察,記錄出現的不良反應以便調整運動方式、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癌癥患者運動時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大家留意,主要有下面4點:
(1)有嚴重貧血的患者,除了日常生活活動外,應該等到貧血改善之后再運動。
(2)免疫力降低的患者,要避免去公共體育館和其他公共場所,直到白細胞計數值恢復到安全水平。
(3)正接受放療的患者,應避免放療照射部位的皮膚暴露于含氯的環境,如游泳池。
(4)有留置導管的患者,應避免接觸水或其他有菌環境,以防止出現感染。
總的來說,腫瘤患者的運動有一定的風險,但也可以在運動中獲益,所以需要的是提高警惕,規避風險。如果出現了下面這些癥狀,就要立即停止運動:
(1)心率不正常,如出現心率比日常運動時明顯加快、心律不齊、心悸、心率加快后突然變慢等;
(2)運動中或運動后馬上出現胸悶、氣短,胸部、上臂或咽喉部的疼痛或沉重感;
(3)出現眩暈或輕度頭痛、意識紊亂、出冷汗或暈厥。
最后溫馨提示各位朋友:癌癥患者在進行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期間,需要有人陪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