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資本市場里的交易就是博弈與投機。小小P民博弈是不行了,也就投機投機。而投機就講究個順勢而為。機者人之心,勢者心之變。自古順勢者昌,逆勢者亡,股市更是如此。
欲順勢,必先識勢。
資本市場的走勢無非就是上漲,下跌,盤整。這都是勢的表現方式!
用最精確的定義就是:一個高點比一個高點高=上漲。一個低點比一個低點低=下跌。高點不高于前高和低點不低于前低=盤整。
而勢之為勢,必有其生 住 壞 滅的輪回。就是立勢 住勢 勢壞 勢滅的過程。這里按走勢不可能半路休班前提來推導,整個的走勢過程必然是勢勢相連,那么生即是滅,滅即是生。就是前勢滅=此勢立!那么剩下的還有住;壞兩個環節需要考察和監控。
欲順之,必先識之。好之,必查焉。惡之,必查焉!
就是何為住?何為壞?這自然還是從那最精確的定義入手來描述。以上漲為例:就是只要走勢立勢后一個高點比一個高點高,就符合這漲勢的定義,就是住勢。那么一旦出現一個高點不在高于前一個高點時,便就不在符合定義了,便稱之為勢壞。
歸納起來一句話----就是一段走勢在立勢后,走勢的發展符合勢的定義,稱之為住勢。只要有一個不符合的點出來時稱之為勢壞 。
但勢壞不等于勢滅,只是轉勢的前兆,一旦出現,就應嚴重注意了。因為要轉勢,必先勢壞!這是不可逾越的一個過程。
由于走勢的連續必然是勢勢相連,那么對于上漲的破壞必然以先出現一個高點不再高于前一個高點為前提。對于下跌的破壞必然以現出一個低點不再低于前一個低點為前提。而盤整的破壞必然是以先出現一個高點高于前一個高點或一個低點低于前一個低點為前提。
注意,這前提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由于后勢立=前勢滅,所以前勢的結束是以后勢的立為前提的。那么何為立勢?還是看定義:以上漲為例,只要出現一個高點比一個高點高就是符合定義,就是上漲。所以,兩點立勢!后勢兩點出,則前勢滅!
由此,圍繞勢的所有問題便通過上面的幾個定義描述完畢。
那么操作上就是一旦介入,便可以用嚴格的定義去考量走勢的發展是否符合預期。符合預期時,就要注意勢壞的出現。反過來,當你明白了上面的勢的特點,就應該明白,無論是介入還是退出,勢壞都是一個關鍵的點。
對于每一段勢,勢壞,是唯一的,就是后勢的立勢的兩點中間夾的那個反向的點。
那么,識勢后便就是要斷勢以順勢,斷的就是勢壞那個點的成立與否。這便是你讀懂這文章后在操作中唯一要干的事情了。
為什么說這些?因為纏論的所謂Ai與Ai+n的操作描述由于過于數學,使人在學習的時候常常會一暈一個跟頭。那就找另外一種表達方法翻譯一下,以便于理解。
下面看Ai與Ai+n的描述:
按同級別分解操作,還可能有更廣泛、更精確的操作。對5分鐘的同級別分解,以最典型的a+A為例子,一般情況下,a并不一定就是5分鐘級別的走勢類型,但通過結合運算,總能使得a+A中,a是一個5分鐘的走勢類型,而A,也分解為m段5分鐘走勢類型,則A=A1+A2+..+Am。想考慮a+A是向上的情況,顯然,Ai當I為奇數時是向下的,為偶數時是向上的,開始先有A1、A2出現,而且A1不能跌破a的低點,如果A2升破a的高點而A3不跌回a的高點,這樣可以把a+ A1+A2+A3當成一個a`,還是5分鐘級別的走勢類型。因此,這里可以一般性地考慮A3跌破a的高點情況,這樣,A1、A2、A3必然構成30分鐘中樞。因此,這一般性的a+A情況,都必然歸結為a是5分鐘走勢類型,A包含一30分鐘中樞的情況。
把a定義為A0,則Ai與Ai+2之間就可以不斷地比較力度,用盤整背馳的方法決定買賣點。這和前面說的圍繞中樞震蕩的處理方法類似,但那不是站在同級別分解的基礎上的。注意,在實際操作中下一個Ai+2是當下產生的,但這不會影響所有前面Ai+1的同級別唯一性分解。這種機械化操作,可以一直延續,該中樞可以從30分鐘一直擴展到日線、周線甚至年線,但這種操作不管這么多,只理會一點,就是Ai與Ai+2之間是否盤整背馳,只要盤整背馳,就在i+2為偶數時賣出,為奇數時買入。如果沒有,當i為偶,若Ai+3不跌破Ai高點,則繼續持有到Ai+k+3跌破Ai+k高點后在不創新高或盤整頂背馳的Ai+k+4賣出,其中k為偶數;當i為奇數,若Ai+3不升破Ai低點,則繼續保持不回補直到Ai+k+3升破Ai+k低點后在不創新低或盤整底背馳的Ai+k+4回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