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接觸過一些民營企業家以后,發現這些老總普遍缺乏系統的財務知識是真的,但他們其實也有自己的記賬規則。咱們可不要隨便嘲笑老板們不懂財務知識,就不懂看賬和做賬。企業花了多少錢,掙了多少錢,有多少利潤,未來打算怎么花,這些老總們其實是有數的。區別只是不同的老總有不同的方法看賬而已。他們所不懂的:是怎么通過財務報表去看企業的各項收支是否合理;是怎么通過財務報表去向金融機構展現自己的經營情況和未來盈利情況;是怎么通過財務報表去規劃自己的債務結構;是怎么通過財務報表去進行合理的避稅!
所謂術業有專攻,對老總來說,財務知識掌握的當然越多越好,但你不大可能把這些都說明白,所以我們財務人員只能有針對的做些解答,這個度很不好把握,只能在此提些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首先要能看懂三張表,這是基礎,老板們要明白,資產負債表提供的是資產負債和權益在某時點的信息,損益表現金流量反映的是期間發生額之類。在此建議不需要關注所有信息,抓住重點就行,也不要只看數字,要看數字背后的東西。
不僅要看余額,還要看發生額,每個月現金的流入流出情況對經營者來說是很重要的,要有資金計劃,充分利用資金,不能有閑置,更不能短缺;
這里要關注授信,關注賬齡,每個月要有個客戶賬齡分析表,超賬期的,超授信的都是風險,都是利潤,要重點關注,對業務來說,放幾天不收,他們就能從中搞到好處,對財務來說,這都是工作量,人都有私心,所以老板只能靠自己;
存貨也是資產,閑置一樣是浪費,怎么利用老總們應該都很清楚,在此就提醒二點,一是存貨明細賬和存貨盤點真的很重要,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二是重視發出商品,發出商品其實是債權,發出貨的同時錢也就出去了,一樣要有賬期,一樣要算利息,更要及時了解及時結算;
別看固定資產金額大,反而不用特別關注,只要讓管理部門做好登記,不要讓資產閑置浪費就行了。
老總要學會分清成本和費用的關系,成本是要和收入配比結轉的,費用是當期發生的,兩者不是一回事,所以老總要關注個人借款掛賬的情況,這也是對公司資源的占用。還要關注成本歸集的合理性,關注有沒有為了提高業績把費用當成本核算的情況。
這個其實很重要,業務報費用合不合理其實財務很難把關,沒有預算,老總也只能聽業務說,老總也是人,老總也不想讓員工罵,天天做惡人,有預算就有了依據,無形中就多了一道關口。
這個老總們其實多少都會點,再學點理論知識就夠了。內控的核心就規范化、流程化,一切都要按制度來。那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呢?個人理解就是分工要科學,一人為私,兩人為公,部門之間,員工之間要能通力合作,又要相互牽制。
稅務知識其實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很多財務人員都不見得懂多少,對老總當然不能要求太多,知道點增值稅基本原理就成了。但是不懂稅怎么知道自己家的稅有沒有多交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同行多交流,查查自己家的綜合稅負,再問問別人家的,有了比較再問原因,多少就能心中有數了。當然和稅務局相關人員多打打交道也是個辦法,但人家能主動和你說多少就不好說了。
有人提到固定資產要注意,其實要注意的是固定資產形成以前的在建工程,所以項目立項造預算才是最重要的,這其實不是財務的事,最多需要財務發揮監督職能,老總只要把人用好就行了。
投資知道的知識當然是越多越好,就是普通人也應該都知道點,但投資相關的金融財務知識實在太多太專業,老總們掌握不住怎么辦?建議還是在投資之前讓財務做好項目書,力求專業,從財務角度做好分析,老總們只要能看懂就行,這個要求不高吧?
現金流量表算是財務知識中比較重要的一項,但專業性也較強,以為老總們如果不想學太多,現金流量表也不用學太深,也不用一個月看一次,季節性強的行業可以按周期關注,經營穩定的半年關注一次也可。現金流量表的重點是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如果這個數字和凈利潤基本一致(通常應該稍大一點),那企業在現金流方面應該就沒大問題,如果相差較大,或高或低都不算正常,應該找找原因。平時對現金流的管理最重要的手段還應該是做好資金計劃,計劃做好了,又能嚴格執行,現金流量表的重要性自然會降低。
說到這里有很多朋友覺得讓老總掌握的知識有點多,成半財務了。這里要強調一下,老總對自己的要求當然要高一點,因為錢是自己的,責任風險都是最大,知道的東西當然要比別人多。有財務人員自己也有問題,要么太懶,該做的事不做,把賬做完就結束了;要么太精,把財務工作當人情;要么太保守,沒事和業務對著干,這不行那不行的。反正要找個合適的財務并不容易。老總最終還是要靠自己,不是要親力親為,只要抓住關鍵點,有事沒事敲打一下,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有人盯著,對財務工作的提高和開展也有好處。(作者:貓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