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怎么治療?有什么注意事項?我來說一說治愈了上百位抑郁癥的醫生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抑郁癥是一種醫學疾病,所以治療也要依靠醫學,不是自己調整和摸索,最起碼懷疑自己患病,應該到專業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看一看門診,先確診一下自己的抑郁問題,是抑郁情緒還是抑郁癥。抑郁情緒是短時間存在于普通人的情緒反應,不必治療也會緩解,但抑郁癥不同,應該盡快開展藥物治療,因為越早治療,抑郁癥狀越容易緩解,預后越好。
關于抑郁癥的藥物治療,主要選擇還是抗抑郁藥物為主,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SSRI類藥物(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代表藥物有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被稱為治療抑郁癥的“五朵金花”。
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阻斷神經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被再吸收的過程,從而增加神經細胞突觸間隙的游離的5-羥色胺神經遞質濃度,而5-羥色胺(5-TH)是一種可以釋放愉悅感的神經遞質。所以增加了神經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濃度就會直接增加患者感受到愉悅感的體驗,從而減少抑郁癥狀,最終治愈抑郁癥。
當然,藥物治療的同時也要聯合心理治療,應用最多的心理治療方法就是認知行為治療(CBT)。CBT主要的原理是通過增加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改變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訓練患者對于自身情感的管理能力,學會情緒管理和放松訓練等方法,最終改善患者的錯誤行為。
注意事項太多了,最重要的兩點是遵醫囑服藥和防止患者輕生行為。
遵醫囑服藥直接關系到患者抑郁癥狀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緩解,以及抑郁癥狀完全緩解后還會不會再次復發,所以我們建議患者在抑郁癥狀完全消失后仍要堅持維持期治療,以便將患者抑郁癥復發幾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肯定在遵醫囑治療的首發抑郁癥患者中,有50%的患者今后是不再復發的。
至于如何防止患者輕生行為,在院期間由醫生護士負責,出院后需家屬日常增加以下觀察:
抑郁情緒的變化
注意患者下定決心自殺后情緒反而可能平靜下來
對家人表達內疚感,反復自責
極力否認、回避自殺問題
突然拒絕繼續治療
為自殺做具體的準備,如寫遺書、與親人最后見面、對身后事做交待、囑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