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藝術家石維加先生談草書書法藝術
欣賞草書書法藝術,是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要想欣賞好草書藝術,必先了解草書的特點,方可知道草書藝術美在哪里,正所謂知其然才知其所以然。
一、草書書法藝術的線條美。
書法是線的藝術。它具有一個由線啟象(墨象),由象悟意(意境)的本體結構。
書法的線條具有生命律動感。這種點畫線條不是板滯的,而是靈動的。
二、筆意墨象:書法藝術的精神跡化
書法線條之美在于用筆用墨。筆意墨象使中國書法成為一種精神形式,一種“意向性”結構。可以說,書法作為時空拓展的精神跡化的蹤跡,是由筆勢、筆意、墨法和心性共同完成的。
一幅書法作品,必須具備四個基本要素:用筆、結構、章法、墨法,才能構成書法:
1、用筆,
主要包括筆法、筆力、筆勢、筆意等藝術技巧。 1、筆法,指用筆的方法;2、筆力,指筆畫的內在力量;3、筆勢,指用筆時所形成的氣勢;4、筆意,即筆畫線條所表現的感情、意趣等。
2、結構
漢字是由各種不同的筆畫構成的,筆畫如何組合才能美觀,產生結構的藝術技巧。結構又稱結字、結體或間架。書法的結構往往就文字的結構規律和作者的審美情趣做合適的藝術安排。這些藝術規律有疏密、虛實、欹側、勻稱、和諧、聚散、呼應等。書法的結構是根據這些規律和技巧表現文字的形式美,給觀者以豐富的美感、情趣,借以引起無窮的意境和趣味。
3、章法
章法有大小之別。小章法即一字之內的點畫關系如何布置,或幾字之間怎樣安排。大章法既是通篇字與字、行與行、正文與落款及用印之間的關系謀劃、布置等,它要求一幅作品的字里行間有呼應、顧盼,要協調通暢而有整體感。
章法的組成有如下幾個方面: 1、形制:即規格;2、正文:這是作品的主體部分;3、行款:即落款,指正文之外的文字;4、鈐印:分姓名印、齋館印、年號印、肖形印、閑印等。。
4、墨法
墨法也常為書法家所重視。用墨的方法有:濃墨、淡墨、干墨、燥墨、濕墨、潤墨、漲墨等。淡墨就是在一字之中,濃淡互用,筆畫之間,彼此滲透產生豐富的意趣。
中國書法藝術的基石是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文化傳統貫注在藝術生命之中并不斷揚棄,不斷汰變,不斷吐納,不斷創新。正惟此,中國書法才能在幾千年發展史上生生不息,不斷發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印痕
中國書法是中國美學的靈魂。意趣超邁的書法表現出中國藝術最瀟灑、最靈動的自由精神,展示出歷代書家空靈的藝術趣味和精神人格價值。正是書法藝術這一獨特的精神魅力,使之在眾多的東方藝術門類中,成為最集中、最精妙地體現了東方人精神追求的東方藝術。
正如<書法賦》所說:書法,乃中華之瑰寶,藝術之明珠。何也?可謂無言之詩,無形之舞,無色之畫,無聲之樂也。書法之美,蓋神韻之美也,線條之美也。其橫,或如一箭穿林,或如一馬平川。其豎,或如瀑布直下,或如朝露靜懸。其撇,或如流星劃落,或如飛靄輕卷。其點,或如漁火明滅,或如家燕紛翻。其捺,或如青衣舒袖,或如蒼松探山。其折,或如棧道曲回,或如險峰斜斷。
淺而言之,書法可作元日之桃符,廟堂之牌匾,才子之墨稿,文人之扇面。下于孩童,為啟蒙之捷徑,中于青年,為進取之利器,上于老者,為延年之靈丹。深而論之,書法可修身,可養性,可知理,可立功,乃中和之氣,陰陽之體,智者之文,仁者之道,源于自然,還于自然,此為文化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