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陶勇:玩笑背后都有目的和動機。要么是取悅你,要么是破冰,要么是自嘲……
2、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尋求和創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陶老師: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你的生命才感覺到真實的意義……
3、沒有口誤這回事;所有的口誤都是潛意識的真識的流露;當你瞧不起一個人的時候這種輕視一定能夠感覺得到,那他/她就會做出某些事情來自衛。
陶勇:心知道你在要什么……
4、人生就象弈棋, 一步失誤, 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
陶勇:所以要隨時迭代認知系統,避免隨時死機而成為廢鐵……
5、人的內心,既求生,也求死。我們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我們既渴望愛,有時候卻又近乎自毀地浪擲手中的愛。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蕪的夜地,留給那個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陶勇:求生是基因需要傳承,生命之火不能熄滅。求死是面對永恒孤獨時的唯一選擇……所以,人要多建立連接,避免孤獨。父母要與子女連接,丈夫要與妻子連接,兒子要與母親連接……
6、大多數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因為自由包含責任,而大多數人害怕責任。
陶勇:自由意味著更大的邊界,則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人既有追求自由的需求,也有逃避自由的需求。
7、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丑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陶勇:情緒會隨著認知系統的升級而發生變化,否則永遠不會消失。換一個合理信念系統來解釋你所困惑,情緒自然會有所變化,甚至不了了之!
8、夢的內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滿足意愿。
陶勇: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就是一部有關個人未被滿足需求的潛意識分析的書。
9、任何宗教,即使是自稱為博愛的宗教,對于那些不屬于它的人們,也一定是冷酷無情的。
陶勇:原因在于,沒有皈依,則沒有連接。沒有連接,則不會感覺到愛的存在。
10、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
陶勇:此秘密就是他生命中所缺失的部分,如被愛、被認可、被理解與滿足……
11、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和愛,為了工作和愛要節制自己的欲望,以免傷了人生最重要的事和人。而人生最不能要的兩樣東西:不該拿的錢、不該要的感情。
陶勇:工作代表生存的資源以及生命忙碌不息時感知的意義,而愛則是避免孤獨面對世界的唯一良藥。
12、女人應該使男人變的溫和,但不使他變得軟弱。
陶勇:女人要順從于男人,否則會挫敗男人去換取生存資源的自信,最后傷及整個家庭。順從就是成就!
13、人可以防御他人的攻擊,但對他人的贊美卻無能為力。
陶勇:面對攻擊,人自然會勃發對抗的力量。而面對贊美則只能被俘虜,這就是愛的力量無窮大,而否定的力量則引來對抗的另一種說法。
14、言辭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能帶來最大的幸福,也能帶來最深的失望;能把知識從教師傳給學生;言辭能使演說者左右他的聽眾,并強行代替他們作出決定。言辭能激起最大強烈的情感,促進人的一切行動。不要嘲笑言辭在心理治療當中的的用途。
陶勇:嚴厲的言辭具有殺傷力,而肯定的言辭則有喚醒與激勵,療愈與撫慰的功效。這可能是成本最低的塑造一個人的方法。
15、當你做小的決定時,應當依靠你的大腦,把利弊羅列出來,分析并作出正確的決定;當你做大的決定,如尋找終身伴侶或尋找理想時,你就應該依靠你的潛意識,因為這么重要的決定必須由你的心靈深處的最大需要為依據。
陶勇:缺愛的女子要找一個會愛的大叔;缺少自我價值的女子要找一個弱男人來欺凌,從而獲得權威感受……這可能就是佛洛依德說的,憑借潛意識來找終生伴侶。 從理想的角度來看,一個高價值的人必然想要創造高價值,即便失敗也不會害怕。而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則只會去找一份容易的事情來做,他才能有控制感,否則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巨大的失敗的源泉。
16、我們愛的時候對痛苦最不設防。
陶勇:愛的時候,會讓你全身心去探索你需要的認可、安全感或什么。但對方并不見得會真正了解你的需求,或者了解也不見得會理解與滿足。所以,你終身所負的希冀終究是容易落空,而造成再一次的自我傷害。
17、當一個人處于不能克服無法避免的痛苦中時,就會愛上這種痛苦,把它看成幸福。
陶勇:我想這就是適應,說服自己唯有如此才是最好,原因在于,沒有見過更好,同時也不可能更好,所以沉溺于此,醉生夢死。
18、我們整個心理活動似乎都是在下決心去求取歡樂,避免痛苦,而且自動地受唯樂原則的調節。
陶勇:因為痛苦會阻礙我們的努力,削弱我們的力量,對生命有害,所以務必要去尋求快樂——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快樂的形式往往更加有利于生存。
19、大家發現人生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它給我們太多的痛苦、失望和挫折。但我們又不能只靠安寧療法去忍耐生活的無奈。于是,大家通常有了下面這三種方法來對待人生:第一是徹底自欺欺人,這也就是說不把那些痛楚當回事兒;第二是尋找一些能夠減輕痛苦的替代滿足感;第三是用麻醉物品讓自己對痛苦失去感覺。
陶勇:讓自己有活下去的理由與可能……
20、人們追求幸福有消極和積極兩種方式,消極的方式旨在追求感官刺激,積極的方式旨在消除痛苦和不愉快。
陶勇:消極的方式是獲得當下的快樂。積極的方式是尋求未來有意義的生活。平衡這兩種方式,而不是非此即彼,才是成熟的心智所為。
21、每個人都有一些隱私,不愿意告訴別人,甚至自己都不愿意承認。但是如果出現在夢里,就絕不僅僅是偶然事件的巧合。夢中喚起的痛苦感情,正是為了阻止我們提及或者討論那些痛苦的事情。
陶勇: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即便我們不愿意面對,也會有所夢。
22、我們都更盡力地去避免痛苦,卻不去努力地獲得快樂。
陶勇:痛苦無處不在,原因在于我們想要的與我們能力不匹配。
23、幸福決不是文化的價值標準。
陶勇:文化代表生存的環境習俗,而幸福則是屬于少數人的洞見。
24、一種科學要對人類的知識有所貢獻,也不必勉強人家信服。相信不相信,要看成績,它可以耐心等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陶勇:精神分析對現實心理治療領域影響深遠,他做到了!
25、偉大的發現者并不一定是偉人。誰比哥倫布給世界帶來的變化更大?他是什么人?一個冒險家,他有個性,這是真的,但他卻不是一個偉人。
陶勇:我們需要更多的發現者,而非偉人。偉人誕生的年代必然是百姓涂炭的時代。
26、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經歷苦難是人生的必然。
陶勇:無需評價
27、喜歡,努力卻無玩耍則心生疲憊,身累。喜歡,玩耍卻不努力則無長進,心累。努力的玩耍而不喜愛則屬應酬,身心俱累。
陶勇:喜歡、努力、玩耍才是成長之道。
28、夢是欲望的滿足,人們有所希望,不能在現實中實現,故而寄托于夢境。
陶勇:需求長期得不到理解與滿足,精神就會出現異常。
29、觸犯禁忌的人,本身也將成為禁忌。
陶勇:沒看懂……
30、一個人的成長在哪個階段停滯固著,那么他總還要為此而再次經歷成長,除非他不想改變。沒有足夠的成長,一個人便不會真正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