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群聊
這篇博文來介紹群聊。群聊,就是自己和一部分有共同話題的好友之間的對話。這是多人一起聊天的情景,群里任何一個人發了信息,群里其他人都能看到。
任何人都可以發起群聊。點擊主屏幕左下角的“微信”,再點擊右上角的“+”,就可以發起群聊,此時你在彈出的名單中選擇若干位朋友,然后點擊右上角的“確定”,你就建立了一個群,你選中的朋友,就是這個群的成員,發起者就是群主。
下圖:發起群聊
此時,你會看到這樣的頁面:
該頁面標題“群聊”后面的數字,代表目前群的人數,點擊右上角的兩個小人圖標,就進入群設置頁面:
一旦群被建立之后,它有幾個特點:i)群成員在群里發布信息,群里其他成員都能看到;ii)該群的任何成員都可以把自己的好友拉入這個群內,注意:這樣一來,群里的成員彼此間未必是好友,甚至可能根本就不認識;iii)任何成員隨時可以退出該群; iv)任何成員都可以改群名(不過如果人數很多就不行);v)只有群主才有資格解散這個群,他還有資格把某個成員刪掉;vi)群主可以將自己的群主地位轉給另一位成員。
要進入某個群聊,只需在主屏幕下面選擇“微信”,然后點擊該群的名字就可以了。群里的任何一位成員,都可以在這個群里專門為自己另外設置一個昵稱。舉例說,我們小區鄰居有個微信群,群主希望每人都在昵稱前加上樓號和單元號,這樣一看就知道誰住在幾號樓了。設置的方法是,進入群以后,點擊右上角的兩個小人圖標,然后在“我在本群的昵稱”里設置即可。
在進入群聊之后,點擊右上角的兩個小人圖標,就能看到所有成員的頭像,向下拉到成員頭像的末尾,會看到“+”“-”記號,點擊“+”號,可以添加成員,點擊“-”號,可以刪除成員,如果你不是群主,就沒有這個“-”號。
下面舉兩個群聊的例子。
i)我今年9月份組了一個團去西班牙葡萄牙旅游,在開始策劃的時候,我就建立了一個名叫“2015西班牙葡萄牙旅游”的微信群,然后把有興趣參加旅游的好友拉了進來。我在群里公布了我向幾個旅行社詢價的情況以及行程,回答大家的問題,商量出發日期等等。有的朋友開始的時候加入了打算去,后來因為個人安排問題,就選擇退出群。而我們旅游回來之后,大家又把自己拍攝的照片發到群里和大家共享。
ii)我們幾家好友周末約好駕車去北京郊區密云游玩,出發那天早上,我們在微信里建立了一個名叫“密云郊游”的臨時群,這樣一來,雖然大家從不同地點出發,但是彼此可以通過群里的語音信息彼此保持溝通。下面是模擬溝通的情景:
A車:“我們現在已經到了北四環,即將進入京承高速。”
B車:“我們已經進入了京承高速,前面北五環處有一起事故,導致堵車?!?/span>
這些信息都是用語音發送到群里的,其它車上的人用手機播放,感覺就像是大家都在用對講機,很有趣。等郊游回來后,就把這個群解散掉。
此外,有時候,雖然大家在群里聊天,但是有一段話想針對某個特定的人來說,那該怎么發消息呢?此時應該在信息的開頭加上“@某人”的前綴。舉例說,小區鄰居們在群里正在議論購買空氣凈化機的話題。此時有人在群里發信息:“@李峰,你家買的空氣凈化機是什么型號的?”這就表明,他的問題是問李峰的。如果李峰做了回答,那么大家也都看得見。
我在微信里參加了幾十個群,大多數是被朋友拉進去的,例如IT高管群,還分1群2群,每個群都有500名成員。其實,群里95%的人我都不認識。很多群都非常熱鬧,每天群里的消息都有幾百條,如果我都去閱讀,根本看不過來。因此,對于這類群,我都設置為“消息免打擾”狀態,也就是說,群里再熱鬧都不會干擾到我。但是,假如群里某人發布消息的時候@我了,那么我就會收到提醒,此時我再去看一下。
(未完待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