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怎樣賞析李清照的宋詞《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李清照寫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之時,她已經是一個五十一歲的喪夫、無子的老嫗了。自然,詞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可見李清照確實滿懷愁緒,痛徹心扉。然而,僅僅以怨詞的角度欣賞李清照的《武陵春》是不夠的。李清照畢竟滿腹詩書,富有生活情趣,作為貴族婦女的她審美趣味不可謂不高,見識亦不可謂短。她雖命途多舛,時時憂愁,然而終究是不肯輕易舍棄生活的。結合李清照一生經歷和其他詞作,我們才能更好地欣賞李清照的《武陵春》。

一、知人論世

賞析李清照之《武陵春》之前,讓我們以傳統'知人論世'的筆調,一窺這位古今第一女詞人的一生:

靖康之變(被稱為李清照一生的分界線)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禮部員外郎,其母王氏亦通文墨。云英未嫁之時,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里'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寫盡自己少女之時的嬌憨模樣。18歲她嫁給趙明誠,明誠父親趙挺之是吏部侍郎。

李清照與趙明誠志趣相投、門當戶對,然而,以'美滿'評價她的婚姻并不全面。在北宋末年,新、舊黨爭斗不休—我們熟悉的蘇軾便是因新舊黨之爭而多次被貶。李格非與蘇軾一樣,屬于舊黨,而趙明誠之父趙挺之屬于新黨。兩人既不屬同一陣營,為何兒女喜結連理,是情意戰勝利益,還是其他原因,我們如今已經很難做出全面的判斷、很難還原事情的原委。但不可否認的是,兩黨之間出現正面沖突之時,恐怕李格非和趙挺之也無法全身而退,趙明誠與李清照的相處,恐怕也不能不受影響。再者,趙明誠與李清照結婚數年,直至趙明誠病逝,二人并未生兒育女,趙明誠曾有意納妾(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有'休休,這回去也'暗喻趙明誠心有所屬)。是趙明誠不育,還是李清照不孕,我們很難判斷。然而,從無兒無女的尷尬、意欲納妾的變心里可以判定,清照婚姻未必美滿,因此,李清照在婚姻期間,便常有愁緒,而南渡之后趙明誠病逝、與張汝州再婚而又離異,李清照的愁緒就更為沉重而復雜了--《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便寫于此時。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對于李清照而言亦是如此。然而,清照嗜酒,少女時期便'濃睡不消殘酒'(《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愛游玩,未嫁之時'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即使詩人常常'借酒澆愁愁更愁',即使李清照也有傷春悲秋意難平的可能,我料想有生活情趣、有愛好的她總是比那些困于一室之內的怨婦要強得多。事實上,清照常常試圖從游玩中排遣愁緒,即使這種排遣不見得有多大效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便是如此。

·二、文本解讀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詞牌解讀

'武陵春'詞牌的選擇,李清照可謂用心良苦,這一詞牌已經暗含往事不可追,物是人非的基調。'武陵春'源于歌頌桃花源之地,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便是詞牌所詠之事的源頭。因此,'武陵春'這一詞牌實則暗含桃花源永遠消失、不可尋找的典故--武陵人離開桃花源之后,帶人尋訪桃花源卻無法尋得;其他好事者也無法尋得,桃花源永遠地消失了--'南陽劉子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終無問津者'。與'武陵春'相照應,李清照曾有詞'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鳳凰臺上憶吹簫》),'武陵人'便是暗喻趙明誠。對于李清照而言,'武陵春'這一詞牌名含義豐富而貼切。

(二)詞句精析

1、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賞析詩詞時,我們應該關注詩詞中的意象,它常常能給予我們不少信息。譬如,詩詞中言花落,常常是暮春時節,如'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便是暮春景色。因此,'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此'風'吹盡落花,是暮春時節之風。肆虐的暮春之風令花落盡,塵染花香,暮春凋零之景暗示詞人傷春、惜春之感。這傷春惜春里,詞人也為自身傷神。寫作此詞之時,李清照已經是五十一歲的年紀了,她能從易逝的暮春、凋零的落花中看到自己年華不再的影子。因此,'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表面上寫景,但這景卻已經引起了李清照濃濃的哀愁。以詩經六義論之,是景物起興之法亦是融情于景。正因如此,'日晚倦梳頭'一句,也不是簡單的'倦'。李清照明顯意識到,對于風華不再的自己而言,再多的脂粉也無法掩蓋臉上的皺紋,再細心的梳頭也無法挽回昔日青絲。李清照對梳頭的積極性不高,這一現象在她后期作品中并非孤例,譬如早于《武陵春》寫成的《鳳凰臺上憶吹簫》便有'起來慵自梳頭'之句。所以,'日晚倦梳頭',這一句人物動作描寫,反映的,是李清照暮年常有的年老色衰、不喜梳妝的感受。這也是古今中外,所有女子對美人遲暮、容顏不再、年華易逝的共通之處。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欲說還休的愁苦含蓄深沉,令人愁腸百結,正如辛棄疾'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韶華消逝,年老色衰,已經足以令女子喪氣了,更令人心痛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李清照寫作此詞時,趙明誠已然去世,而她與張汝州的相遇也只是一場遇人不淑的徒勞無功。'物是人非事事休',這物是人非里,有南渡之后的家園巨變之感,更有自身漂泊的悲哀。'欲語淚先流',這動蕩的遭遇,李清照已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淚先流'表明,李清照在暮春花落、物是人非的觸動之中,半生漂泊無依的悲痛終于傾灑而出。此歇拍二句,直抒悲痛之感,而未言悲痛之因。

3、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李清照詞中令人稱道的一點便是融合口語卻不俚俗,這兩句的家常之語頗清新流暢,仿佛輕松語調。上闋的情感是哀愁、悲痛的,下闋起句'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則是情感轉換。李清照用'聞說'兩字,可見她還沒有親自觀賞到雙溪的春色,因此,'尚好'并非李清照作出的評價;'也擬'說明李清照還沒付出行動,泛舟雙溪還處于計劃階段。但有排遣悲愁的計劃,至少說明李清照還有游心。她希望排解自身的愁苦,寄情山水便是她所作出的努力。自南渡、喪夫之后,愁苦便常常在她的詞中流露,她知道自己獨自一人困于一室之內是無法挨過這昏昏白日、漫漫長夜的--'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獨守窗邊,自己一個人怎么能挨到天黑呢!'也擬泛輕舟'便是李清照為消愁而計劃的活動。然而,泛舟消愁,真的可行嗎?

4、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句,是李清照的名句之一。將不可見的愁緒化為具體可感的事物,化虛為實,是高明手法。與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同樣是化虛為實,李煜之愁如春水,綿綿不絕,是寫愁之長,是心愁的時間很長;而李清照之愁,卻是'載不動'的,這是愁之重量。可見,李清照想強調的是這愁令她心情沉重。李清照的愁不像李煜那樣'長',因為李煜是亡國之君,他是不愿意也不應當排遣國仇家恨的;而李清照,作為一個有見識、有才情的女子,積極排遣沉重愁緒,可見她仍然對生活抱有希望,并非一個只會怨天尤人的怨婦。李清照善于寫不可捉摸的'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同樣顯示出她高超的水平。

雖有'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的自我排遣,然而,李清照逃不過'借酒消愁愁更愁',傷春悲時意難平。李清照意識到,泛舟雙溪是無法消解愁情的。因此,下闋兩句在短暫的強自排遣、勉強自我寬慰之后,情緒再次跌落谷底。縱觀全詞,李清照的《武陵春》,在情感的表達上,以區區小令的篇幅,寫一抑一揚再落的跌宕起伏,實在是大家手法。(作者:棉上之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注釋|翻譯|賞析|講解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全詞賞析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詞作鑒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东安县| 南阳市| 安泽县| 木兰县| 东海县| 临汾市| 徐州市| 嘉义县| 德令哈市| 美姑县| 太仓市| 南川市| 永春县| 迁安市| 贺州市| 通化县| 习水县| 定襄县| 鹤山市| 洪洞县| 平和县| 洪江市| 万源市| 车险| 新干县| 甘洛县| 吉木乃县| 龙海市| 余江县| 修文县| 滦南县| 左云县| 嘉荫县| 山东省| 寿宁县| 吉水县| 宁波市| 英山县| 遂宁市|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