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15:31
一戰爆發后,奧斯曼帝國根據自身的利益加入了德奧同盟國陣營,對英法俄等協約國宣戰,由于英法兩國的主力大部分集中在了西線戰場,因此在土耳其的中東戰線出現了對英國不利的形勢。到1915年下半年,奧斯曼土耳其集結軍隊進攻了英屬埃及,并圍困了英國的亞丁保護地(見圖一),英軍在美索不達米亞和達達尼爾海峽相繼失利,在波斯灣地區還面臨著一些阿拉伯部落酋長發動的“圣戰”。
在這種情勢下,為了能夠減輕英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壓力,英國人麥克馬洪主動聯系了麥加哈希姆家族的侯賽因·伊本·阿里,提出了一個可以讓阿拉伯人獨立建國的方案,即英國人提供武器給阿拉伯人,讓其在中東開辟戰線,牽制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戰爭結束后把大部分阿拉伯人的領土交給侯賽因·伊本·阿里建立一個從波斯灣到埃及的大阿拉伯王國,英國僅在小部分地區保留權力。
1916年,在英國軍官托馬斯·勞倫斯的協助下,侯賽因的漢志地區宣布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并對奧斯曼帝國宣戰,阿拉伯地區響應侯賽因爆發了大起義要求建立阿拉伯國。起義的爆發牽制了本應用于進攻蘇伊士運河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使其不得不南下阿拉伯半島攻擊阿拉伯起義軍,減輕了英國在埃及的防守壓力,使得中東戰局朝著有利于英軍的方向發展。
1918年,英阿聯軍在約旦地區和巴勒斯坦地區擊敗了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主力,聯軍繼續北上進攻,在9月30日攻陷了大馬士革。同時侯賽因的第三子費薩爾在此宣布自己為敘利亞國王。而在伊拉克、阿拉伯半島等地,當地的阿拉伯貴族也紛紛建立國家。
但此時英法兩國以奧斯曼土耳其沒有投降和地方不穩定為由,把占領的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分成了五個軍事管理區(貝魯特省、阿勒頗省、代爾祖爾省、敘利亞省、耶路撒冷?。?,暫時管理這些本該交給阿拉伯人的土地。
英法兩國的行為激怒了阿拉伯人,但是因為實力的不足,不得不暫時同意了英法代管的方案。
1919年,為了能夠爭取阿拉伯國家的獨立,費薩爾和他英國的好友勞倫斯在巴黎和會上據理力爭,但不為大國所動,最后勞倫斯被禁止出現在會議中。同時英法為了能夠在中東地區找出平衡,暗中支持了猶太復國主義,如果阿拉伯人要求獨立建國,那么將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最終阿拉伯人不得不做出了妥協。法國委任統治敘利亞和黎巴嫩地區、英國委任統治伊拉克地區,巴勒斯坦地區為國際共管區。阿拉伯人僅在阿拉伯半島地區建立了為數不多的一兩個國家。沒有實現獨立建國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