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知表現中,外界環境信息、感覺的輸入表現為執行力、注意力、記憶力、知覺等。失語癥是由于神經中樞病損,導致抽象信號思維障礙,而喪失口語、文字表達和領悟能力的臨床癥候群。
失語癥患者的認知功能、交流行為、理解、繪畫、閱讀、書寫、詞匯提取等出現障礙,并通過其情緒、言語和行為等表現出來。隨著現代康復醫學的迅速發展,言語治療及康復訓練技術日漸顯示出其對患者功能恢復的重要性。
神經調節技術是指通過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術,依靠電或化學等手段,對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和植物神經系統起到興奮、抑制或調解作用,促使腦網絡功能重塑,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科學、醫學及生物工程技術方法。
技術:功能性磁刺激、功能性電刺激
應用:神經疾病、頑固性頭痛、精神類疾病、運動障礙性疾病、成癮性疾病等諸多領域。
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
一種非侵入性、低強度、利用恒定微電流(1~2mA)調節大腦皮質神經細胞活動的技術,通過放置在頭皮的兩個電極片,以微弱的直流電作用于大腦皮質,改變神經細胞膜電位的電荷分布,產生去極化或超極化現象,從而改變大腦皮質的興奮性,起到調控大腦功能的作用。
①即刻效應——改變皮層興奮性
陽極刺激提高神經元的興奮性,陰極刺激抑制神經元的興奮性。
②后效應——增加突觸可塑性
通過調節神經遞質濃度,改變E/I性遞質比值(興奮性遞質谷氨酸及抑制性遞質GABA),從而誘導可介導皮質重組的LTP/LTD 過程發生。陽極減少GABA的局部濃度,陰極降低谷氨酸水平。
多巴胺受體介導的突觸活動在tDCS的后效應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多巴胺D2受體。
激活5羥色胺系統可延長陽極興奮作用的后效應,并逆轉陰極刺激的抑制作用,使其產生興奮作用。
③對局部皮層和腦網聯系的調節
tDCS可誘發腦功能的同步及功能性解剖重構。
·陽極電極放置在大腦假定興趣點,陰極電極放置在對側眼眶(陽極刺激,A-tDCS)
·陰電極放置在大腦假定興趣點,陽極電極放置在對側眼眶(陰極刺激,C-A-tDCS)
·陰極和陽極均放置在腦區(duol-tDCS)
·給予非常短暫的電流刺激約30s,使被試者產生與真刺激相同的主觀感覺,電極放置位置與真刺激一致(假刺激)
舒爾刺激療法 | 強制誘導訓練 | 交流促進法 | 認知加工法 |
強聽覺刺激 適當刺激 多途徑刺激 充分刺激 正確強化 | 集中強度 交流塑形 限制代償 作業相關 | 患治交流 新傳信息 任意方式 正誤反饋
| 辨析環節 遵循模型 修復受損 利用留存
|
1、義征分析及訓練技術
理論模型:語義家族相似性原理、語義通達效應、語義干擾效應
應用技術:語義統合訓練技術、語義解析訓練技術、語義精準訓練技術
訓練素材:義征庫(名詞義征庫、動作義征庫)
訓練方法:嘗試命名、口型模仿、復述
神經語言學理論模型結構圖
2、語義家族相似性原理
定義:遵循事物因特征相似而類聚的原則,即事物憑借特征重疊關系得以聚類。
方法:首先找出類別中每個成員(概念)的特征,再羅列類別中出現的所有特征,建立語義特征庫。
意義:分析事物間的語義關系。
3、語義統合訓練
特點:提示語義相似性義征信息,提高語義統合及圖詞命名能力。
材料:漢語詞聯庫(未完成命名的詞圖)+義征庫(范疇首位秩次提示)
方法:詞圖匹配+多途徑提示(舒爾刺激法)
結果:強化命名能力,提高口語表達準確率(強制性誘導治療)
意義:詞匯整個能力、感知覺訓練
4、語義解析訓練
1、修復受損語義網絡:對目標詞的特征分解,激活其語義網絡及其相關的語音表征,增強目標詞與其相應的語義網絡的連接,提高詞匯檢索閾值。
2、發散思維:在目標詞檢索過程中,其周圍的語義網絡也得到激活,可促進泛化效應。
3、改善記憶:隨著語義網絡的激活,調動“硬盤”文檔至“內存”,使得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信息傳達和提取順暢。
4、知覺篩選:根據義征庫建立知覺篩查量表,了解受損語義特征,提供訓練線索。
5、語義精準訓練
特點:相同特性詞圖和相近語義的鑒別訓練。
范示:語義相關程度越高,干擾越大。
材料:義征庫。
方法:根據語義特征重疊關系的多少進行量化。
意義:靶向化語義促進,提高注意力(集中和分配)。
文字整理:Julia
本期編輯:Sam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