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里含有乳糖,全世界約2/3的人對乳糖不耐受,在亞洲黃種人中有70%不吸收乳糖——
所以,如果牛奶無明顯口感異常,但孩子飲用后有嘔吐、脹氣、腹痛等現象,很可能是乳糖不耐癥表現。
乳糖不耐受在亞洲人中多見,因為體內缺乏乳糖酶,不能將牛奶中的乳糖轉化為葡萄糖及和乳糖,從而引起不適現象。
如上圖所示,進入大腸的乳糖會在大腸定植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氣體,導致腹脹;產生的酸性物質會導致腹痛。與此同時,未消化的乳糖和發酵產物會使大腸內滲透壓升高,流入腸道內的水量會增加,導致腹瀉。
那么孩子有乳糖不耐受癥該怎么辦?還能不能喝牛奶呢?一、每一個乳糖不耐受者表現出的反應是不同的,有的人喝一杯奶出現腹脹、腹瀉,而有的人喝了半杯奶出現反應。乳糖不耐受只是缺少這種酶,而不是完全沒有乳糖酶,這就是說,其實在一定程度對牛奶還是可以耐受的。所以,如果把一杯奶分成2次喝,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可以緩解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二、避免空腹飲奶。空腹時牛奶在胃腸道通過的時間短,其中的乳糖不能很好被小腸吸收而較快進入大腸,可加重乳糖不耐受癥狀。建議在正餐時飲奶,也可以在餐后1-2小時內飲奶。
三、改飲酸奶也是既能喝到牛奶又能避免乳糖不耐受的好辦法。酸奶是加入一定乳酸菌后經過發酵而生成的。發酵過程使原奶中的20%~30%的乳糖分解成了乳酸,蛋白質和脂肪分解成了小的組分,鈣、鐵、鋅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也從大的分子中解離出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