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剪紙流派介紹
內容摘要:中國民間剪紙是數千年來勞動人民創造積累而成的智慧結晶和寶貴遺產。按具體地域劃分,中國民間剪紙可大致分為河北蔚縣、山西廣靈、山東、陜西、江浙、福建和廣東地區為代表的七大主要流派。本文對各流派民間剪紙從選擇的題材、表現形式、技法、藝術風格諸方面試作比較,并對如何保護與傳承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了幾點建議。

    剪紙是一門在民間流傳甚廣的鏤空藝術。它起源于西漢,發展于南北朝,繁盛于明清時期,復興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逢年過節、生辰、婚喪嫁娶、祭神豐收,用紙剪制成各種各樣象征吉祥喜慶或緬懷哀悼的圖案,裝飾在門廳、雅室或放在祀品、祀物上,以增強氣氛。這樣的民俗幾乎遍及全國各地(有些地區已經失傳),從黃河流域到長江兩岸,從東北黑土地到華南閩粵,從中原漢族聚居區到西部少數民族部落,民間剪紙作為民俗文化構成的要素之一,在這些地區經過世世代代的傳承和改進,獨自頑強地生長,延續到當今時代,顯示了旺盛不衰的生命力。

    中國文化不僅僅是古跡、文字承載的,更重要是承載中國文化永遠離不開人這一主題元素。中國民間剪紙便是靠幾千年來世世代代的勤勞、善良、樸實的勞動人民通過口授心傳、約定俗成的一部活態的生活文化史。這部活態的生活文化史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各地區地域習俗、精神文化等的不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剪紙流派,而且都是獨具一格、各領風騷。

    一、中國民間剪紙的主要流派

    近年來,有些民間剪紙的研究學者將民間剪紙的流派單純用南北方分界線秦嶺--淮河一刀切開,認為南方派的剪紙纖細秀麗、玲瓏剔透,北方風格的剪紙純樸渾厚、豪放粗獷。其實任何事物的劃分,都不能“一刀切”,而應辯證地看待它,何況作為所屬文化也有它的一個特性--相容性。誠然,剪紙流派劃分眾說紛繁。如既有從客觀上按南北方地理位置簡要劃分的二分法,也有按戲曲文化劃分的戲曲剪紙流派等。事物是不斷發展的,并非一成不變。筆者擬從具體地域體系上將中國民間剪紙粗略地分為幾個大流派,即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山西廣靈民間剪紙、山東民間剪紙、陜西地區民間剪紙、江浙民間剪紙、福建民間剪紙和廣東民間剪紙。

    (一) 河北蔚縣民間剪紙

    河北蔚縣民間剪紙是在河北省蔚縣境內誕生,用吸水性好的紙料刻制后,又用毛筆點彩染色而成的一種彩色剪紙。它的主要特點是彩色點染,在中國剪紙界獨樹一幟。此外河北蔚縣民間剪紙是全國唯一的一種以陰刻剪紙為主的點彩剪紙,所以筆者將其單列為一流派來介紹。

    河北蔚縣民間剪紙以窗花的形式存在,故俗稱窗花。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從創生到現在也只不過一個多世紀的歷史,但像該縣民間窗花中那樣將戲曲人物剪紙形成主要而突出的門類在全國的剪紙流派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傳統的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即窗花都是成組成套(回)的。少則一回,多的可達二十四回(一回為四個)。其剪紙將戲曲中的生、旦、凈、末、丑等角色表現得傳神入化,陰刻和陽刻并用,使人物眉眼傳神,胡須飄灑繁而不亂,服裝衣紋流暢,十分優美耐看。河北蔚縣戲曲剪紙的高度成就就是當地群眾聰明智慧的結晶,特別得益于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刻紙藝人王老賞(1890-1951)的卓越創作。

    王老賞是河北蔚縣民間剪紙發展史上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染色刻紙藝術的主要創始者。他善于刻畫戲曲中的生、旦、凈、末、丑等有個性特征的人物,尤長細節的鏤刻,一絲不茍,而且精致、細膩。王老賞在創造戲曲人物剪紙的同時開創了刀法造型與色彩(染色)造型的結合體藝術--點彩剪紙(刻紙)。他的戲曲剪紙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以鮮、活、響、亮、雋、秀的藝術效果,體現為鮮活美、響亮美和雋秀美。王老賞的剪紙不是只用剪或刻所形成的單純、黑白對比反映現象,而是用刀刻所形成的單純陰陽對比和用色彩所形成的復合陰陽對比一并反映物象,這也是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別于其他傳統單色剪紙的地方。王老賞的剪紙前期主要以陰刻為主,效果上粗獷、樸野、拙質,表現為粗獷美。人物動作、跨度、概括力度、染色面塊等均較大,但都相對很有規則,整體性非常好。后期的刻紙走向進一步成熟,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刻染結合,陰刻見色彩,陽刻見刀功。構圖樸實、飽滿,造型生動、優美,色彩對比強烈,剔透玲瓏,讓人一看就感到有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

    (二) 山西廣靈民間剪紙

    山西廣靈地區的民間剪紙源于初唐?!扮U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人日即事》),是詩人李商隱對其的真實寫照。它形成于明代,清朝末期才開始盛行。山西廣靈民間剪紙是集黃土高原和江南水鄉風格為一體,既有粗豪勁健之風,又不乏纖細秀麗之美。它以其鮮艷的色彩、生動的造型、纖細的線條、傳神的表現力和細膩的刀法獨樹一幟,自成一派。從內容上分,廣靈剪紙有陰刻、陽刻、折疊、染色、套色、單色等之分,十分豐富。其代表人物有著名民間剪紙藝術家張民錦先生(1955-2008),他是張氏廣靈剪紙的第三代傳人,其剪紙刻染精細、逼真如畫,曾在當代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歷史上獨領風騷。近年來,山西廣靈剪紙在發揮傳統優勢的基礎上,不斷有新的品種出現,且集藝術品、收藏品、宣傳品為一體,而發展成為一種新興文化產業。
 (三) 山東民間剪紙

    山東省作為齊魯之邦,自古以來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山東境內農村也隨處可以看到民間剪紙,而且向以獨特的風格和鄉土情調聞名。山東民間剪紙產生于唐代,形成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時期。山東的民間剪紙因地而異,從造型風格上大致可分為渤海灣區域粗獷豪放、簡練樸實的風格和膠東沿海地區秀美精巧、玲瓏剔透的線面結合型。后者以其花樣密集的裝飾手段,使單純爽快的外型更飽滿豐富,在山東民間剪紙中獨樹一幟。山東民間剪紙題材主要是一些動物、花卉,用來裝飾窗戶。農家的窗戶多為細長條形格子狀,當地剪紙藝人運用“化整為零”的方法把剪紙再拼成完整的圖畫,而用“窗花角”懸掛在窗角,展示了當地多樣化的“欞間”文化色彩。山東民間剪紙中最出色的剪紙藝人是李玉珍老人,現年66歲,來自茌平縣博平鎮,其剪紙風格豪放、樸拙,并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在創作時從來不用打底稿,也不用刀刻筆描,只需一把剪刀,一疊彩紙,就可剪出各種各樣的花鳥人物,形象傳神,栩栩如生。

    (四) 陜西地區民間剪紙

    古拙的造型、粗獷的風格、趣味的寓意、精湛的技藝,這便是被文化界稱作“活化石”的陜西民間剪紙。陜西民間剪紙的題材不僅有古代神話、傳說、民俗信仰,而且有現代農村民俗生活和生產勞動內容,充滿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濃郁的鄉土氣息。陜西民間剪紙藝術當中,陜北民間剪紙當屬最佳。其傳統性很強,具有簡練而飽滿的造型、生動而豐富的技法。另外關中剪紙造型也相當優美,剪紙輪廓細致逼真。陜南地區剪紙又是夸張中不乏精巧、細致中獨藏真情?;ɑňG綠的窗花、門箋在黃土高原、八百里秦川之上已成為當地獨特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陜西地區民間剪紙藝術史上,有一位“國寶級”、“世界級”剪紙藝術大師,她就是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庫淑蘭(1920-2004)女士,其剪紙在傳統剪紙基礎上有借用蠟光紙創造了鮮艷、豐滿、和諧、燦爛的彩色剪貼。她生前為陜西地區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五) 江浙民間剪紙

    江浙民間剪紙從風格上大體來說有不盡相同之處,都較精巧且玲瓏剔透,線條流暢明快,內容上也均以花草居多、見長。

    1.江蘇民間剪紙

    江蘇地區剪紙尤屬揚州民間剪紙著名,且具有代表性。揚州民間剪紙源于隋朝,盛行于唐,明清時期已發展成熟。直至清末民初,仍有不少藝人以剪紙作為手藝謀生的?!督K風物志·江蘇剪刻紙》云:“揚州剪刻紙技法上有剪有刻,剪刻結合。揚州剪紙的特點:剪工精巧、清新秀麗、柔媚有力,刻畫入微、挺秀靈活、形神兼備,疏密相映,線條流暢明快,平看條條線,提起成一片?!?/p>

    揚州民間剪紙的杰出代表是張永壽(1906-1989)。其剪紙線條婉約流暢、遒勁有力,構圖簡潔明快,面與線、虛與實、黑與白,相互生發,相映成趣,具有清新透逸的藝術風格。張永壽擅長剪紙花卉,尤擅剪菊,他的“菊花”于秀麗中見剛健、于嫵媚中見豪放。被郭沫若贊頌為“一剪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引自《百花齊放》詩集,1959年版)。

    2.浙江民間剪紙

    雖然浙江地處江南地區,但是浙江民間剪紙卻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浙江民間剪紙源于海、山、平原兼備的自然環境以及歷史、社會、風俗等多方面因素,而和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緊密相關,是農耕文化的體現。浙江民間剪紙歷史源遠流長,系源于唐代,形成于五代?!段淞骤笾尽酚休d:“吳越踐王于行吉之日……城外百戶,不張懸錦緞,皆用彩紙剪人馬以代”。它盛行于五代,明清時期已相當成熟,并發展到鼎盛時期。

    浙江民間剪紙造型講究大的影像輪廓,而于影像之中剪出細細的陰線,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強烈的地方色彩。著名學者何璟先生曾評價浙江剪紙:“凝練概括、厚中見秀、玲瓏剔透、含蓄華麗。”由于浙江各地民間藝人使用剪刀和刻刀的工具不同,從而使其民間剪紙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樂清的刻紙雅致精細;金華的剪紙卻富麗雍容;端安平陽的剪紙不乏剛健豪放;東部沿海地區的剪紙又簡約明快。浙江民間剪紙當中最具特色的是金華的戲曲窗花和流傳了七百多年的樂清細紋刻紙。

    浙江金華民間剪紙的戲曲窗花別具一格,作品構圖較復雜,但造型古樸、生動形象,陰刻出豐滿柔美的線條,盡顯精巧富麗。溫州樂清細紋刻紙更是以其主題鮮明、主體突出、對比變化黑白分明、紋樣工細,以繁襯簡的特色著稱。其對稱、均衡、豐滿,盡顯浙江地方風格。

    (六) 福建民間剪紙

    福建民間剪紙是東南沿海地區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中的一顆明珠。其中漳浦民間剪紙更是以細致的藝術風格、生動的剪紙造型和稚拙的美感在福建民間剪紙當中超群出眾。漳浦民間剪紙在唐宋就非常流行。據《漳浦縣志》記載:“宋代剪紙為花,備極工巧?!苯夥乓院螅谡块T高度重視、認真保護下,漳浦民間剪紙重煥光彩。

    漳浦民間剪紙題材多源于生活。其中多見水產動物,造型典雅秀麗、生動活潑,結構嚴密緊湊,刻畫惟妙惟肖。在剪紙藝術不斷發展過程中,既有傳統派的剪紙藝人領導著漳浦剪紙事業的發展,例如黃素老人,她的剪紙刀法嚴謹精巧、線條簡練優美,又有在繼承傳統剪紙風格的基礎上將漳浦剪紙推向市場的現代剪紙新秀藝人,例如高少蘋女士,她以扎實的功底、辛勤的制作、豐碩的成果成為漳浦的一顆藝術新星。

    (七) 廣東民間剪紙

    在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當中,廣東民間剪紙以其精湛的技藝,獨特的風格名聞中外。其中,尤以佛山和潮州地區的民間剪紙著名。廣東民間剪紙與其它地區的剪紙不同的是,剪紙的主要材料并非紙,而是金、銀、銅箔或是錫箔。

    廣東佛山民間剪紙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時期,至今仍流行于廣大的農村地區。佛山民間剪紙色彩強烈、金碧輝煌,采用剪、刻、鑿的技法,既有纖巧秀逸的佳品,又有渾厚蒼勁的杰作。隨著社會的發展,佛山民間剪紙在傳統基礎之上,以其構圖嚴謹、裝飾性強、剔透雅致、金碧輝煌為特點,多以反映時代生活題材為特色,開創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

    廣東潮州民間剪紙到了明代才開始流行,繁榮于清代時期,清末民國初期達到鼎盛。潮州民間剪紙的用途主要是為了美化生活,也與民俗文化生活緊密相連,例如當地民俗活動中有準備五牲果品來祭祀的習俗,且五牲果品上必須以剪紙來裝飾,這樣隨著世代相傳,在當地就形成了風氣。其內容既有連續性的戲曲人物剪紙,又有反映傳統節日、婚嫁的裝飾剪紙,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注入了新的內容。

    二、各流派民間剪紙的同異

    中國民間剪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民間藝術,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山西廣靈民間剪紙、山東民間剪紙、陜西地區民間剪紙、江浙民間剪紙、福建民間剪紙和廣東民間剪紙是我國各民族人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經過世世代代的積累而創造的文化結晶,同時它們也是中國民族文化不斷繼承、發揚和繁榮的產物。其所特有的各地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審美情趣,傳承著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特色和民族精神。與異彩紛呈、千姿百態的中國民俗文化一樣,這些民間剪紙的表現形態也是紛繁多姿,氣象萬千的。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山西廣靈民間剪紙和山東民間剪紙等七個流派的民間剪紙藝術是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鮮明的地域性和強烈的造型性等特征,作為民俗文化的要素,在民間都獨自頑強地生長,不斷地傳承、發展,都有旺盛不衰的生命力。同時七大流派的民間剪紙所蘊含的主題意象豐富而淳厚,凝聚著善的意識和美的追求,傳承著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吉祥文化。

    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山西廣靈民間剪紙和山東民間剪紙等七個流派的民間剪紙創作主體起初都是以女性為主,后來逐漸發展到男性作者也加入了民間剪紙藝術的創作隊伍當中。例如揚州剪紙大師張永壽,河北蔚縣剪紙藝人王老賞都是男性。從剪紙選擇的題材來看,幾個流派的民間剪紙題材內容都十分廣泛,但又各有所側重。廣東地區、福建地區、浙江地區的民間剪紙多以動、植物為主,鳥紋樣剪紙尤其豐富;陜西地區、山西廣靈地區和山東地區民間剪紙多以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百姓生活等為剪紙題材,但河北蔚縣民間剪紙素以戲曲剪紙為長更是與眾不同。從剪紙的表現形式來看,地處北方地區的陜西地區、山西廣靈地區、河北蔚縣和山東地區的民間剪紙都是以“窗花”出現;江浙地區、廣東地區和福建地區的民間剪紙多以飾品或刺繡花樣形式的剪紙出現。從技法上看,陜西地區、山西廣靈地區、山東地區的民間剪紙擅長剪紙;廣東地區、福建地區、浙江地區和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刻紙尤長;而揚州民間剪紙又是刻剪結合,形成另一種剪紙格調。從藝術風格上看,廣東地區民間剪紙華麗纖巧、玲瓏剔透;福建地區民間剪紙優美、工整、鮮明;陜西地區民間剪紙粗獷、淳厚、雄健、拙樸;山西廣靈地區民間剪紙既粗豪勁健,又不乏纖細秀麗;山東地區民間剪紙豪放、淳樸、精巧;江浙地區民間剪紙獨具簡潔柔美、精巧秀麗、剛健豪放之氣;河北蔚縣民間剪紙集各派風格于一體,鮮活、響亮、雋秀。從剪紙創生的歷史來看,地處黃土高原的陜西地區民間剪紙出現最早,其次為揚州民間剪紙,再次是山西廣靈地區民間剪紙,接下來是福建地區、浙江地區和山東地區民間剪紙,而河北蔚縣民間剪紙在民國時期才創生,但它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開創了點彩的先河。由于民俗風情、地域文化、審美情趣等因素的不同,各流派的民間剪紙都形成各自的風格、特點。
  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深厚的文化底蘊背后卻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危機。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傳承的原生態民間剪紙越來越少,許多地方出現后繼無人,瀕臨人亡藝絕的境地。當務之急,我們應該努力做好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搶救、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推動民間剪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要高度重視對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工程。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草根文化”的代表,有著非常強大的生命力,從對人的教育、審美的作用和影響看,它較物質形態文化遺產更加巨大、深廣、流傳更加久遠,是可以不斷開發和永續利用的活生態文化。中國民間剪紙不但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也是中國現代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體制的轉變,外來文化的沖擊,中國民間剪紙藝術處境非常艱難,并且也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邊緣。故需要十分重視對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堅持按照“搶救、保護、繼承、發展”的指導原則,實行“保護、發展、提高”的措施,對歷史遺留、流傳于民間原生態的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實行更有針對性、系統性的搶救和保護。

    其次,要進一步對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加大保護力度,給予政策扶持,健全保障制度。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一些熱愛民間剪紙藝術的有識之士呼吁和組織下,全國掀起了搶救、恢復、保護、研究、發展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陸陸續續也有一些關于民間剪紙的書籍出版、發行,民間剪紙組織成立。但由于政府部門缺乏有關政策扶持,投資較少,致使在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方面人才和經費嚴重缺乏。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加大資金投入和重視人才培訓,健全民間剪紙藝術保障制度,讓保護民間剪紙藝術工作進一步落到實處。

    第三,要及時對中國原生態民間剪紙藝術的搶救和保護,夯實其傳統基礎。原生態民間剪紙藝術作品是剪紙藝人不經過任何雕琢,純手工、信手剪出的靈性之作,它是所有剪紙的藝術之母。但由于一直以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許多原生態民間剪紙藝術后繼無人,藝術本身也隨著剪紙藝人們自生自滅。原生態民間剪紙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中國民俗生活的見證與表達,我們應該以一種搶救的心態去及時搶救和保護,對這些原生態民間剪紙藝術要深入發掘、鑒賞和整理,并妥善保存;對歷史上原生態民間剪紙傳承人的遺址應有計劃予以保護;組織專人對歷史上原生態民間剪紙藝術進行悉心研究,并將研究成果結集出版;有計劃、有選擇性的深入到民間剪紙藝術盛行地開展調查、收集和研究工作,逐步形成并完善對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保存、研究、交流和傳承體系;同時注意把古老的剪紙藝術大量引進現代人民生活領域里來,使剪紙藝術成為悠久民族傳統和現代時代氣息的有機結合體,將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很好地傳承下去。

    第四,堅持保護、傳承與發揚相結合,永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久盛不衰的活力。

    1 .繼續打造保護載體。近年來,南藝、南大、中央美院等高校重視加強對民間剪紙藝術教育的程度,相繼成立了研究所,并開設了民俗剪紙專業課程。在此基礎上,需健全和完善教學管理,共同搶救并保護民間剪紙藝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力培養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傳人;組織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有識之士,積極開展“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交流、研討等各項活動,將民間剪紙藝術發揚廣大。

    2 .豐富、創新改革體系。民間剪紙藝術工作者應在老老實實地學會傳統藝術之后,敢于解放思想,大膽地走民間剪紙藝術改革創新之路。應將古老的剪紙藝術大量地融入現代人民生活當中,使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與現代文明內容交相輝映。但在改革創新的過程中,一定要保留剪紙藝術的地方特色,不可盲目地為所謂改革創新而丟棄了傳統剪紙藝術的特色和精髓。

    3. 形成長期展演、研討機制。定期在一些城市的博物館等或旅游勝地展示中國民間剪紙,分期分批邀請民間剪紙藝術家到各地舉辦專場表演。每年或每個季度開展“民間剪紙藝術研討會”,專家、學者們相互交流、學習,共同將其研究不斷引向深入和提高到新的水平。

    4. 積極開展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在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河北蔚縣民間剪紙、江蘇揚州剪紙、浙江樂清細紋剪紙、陜西安塞剪紙、廣東佛山和潮州剪紙等九個地區的民間剪紙榜上有名。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不僅屬于民間有關地區,也屬于全中國;不僅屬于中國,更屬于世界。我們應堅持不懈繼續搶救、保護、研究和傳承民間剪紙藝術,將這塊活化石變成活文化,讓中國民間剪紙藝術走向世界,以中國民間剪紙申遺為契機,進一步建設中國剪紙藝術博物館,并積極開展實現其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

    總之,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搶救、保護、傳承和發展是一項全新課題,也是一個內容復雜、任務繁重的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政府在予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財力扶助的同時,要積極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不斷加大搶救、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力度,真正使這一來自民間的奇花異卉,深入人心,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走向新的輝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傳統的民間裝飾彩色剪紙、染色剪紙
河北蔚縣剪紙藝術
中國各地區剪紙藝術分布及簡介
【剪紙藝術】河北蔚縣《北方年俗》創意剪紙作品
【剪紙藝術】河北蔚縣《北方年俗》創意剪紙作品2
《美圖欣賞》(剪紙藝術)河北蔚縣剪紙《北方年俗》圖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酒泉市| 县级市| 政和县| 三原县| 黔南| 铜鼓县| 尉氏县| 会同县| 古浪县| 师宗县| 延安市| 霍邱县| 行唐县| 城市| 鄂托克前旗| 蒙阴县| 林周县| 万全县| 平和县| 罗定市| 民勤县| 乐至县| 精河县| 斗六市| 游戏| 沧州市| 东乡| 莎车县| 石阡县| 定西市| 淳化县| 台江县| 上高县| 翁牛特旗| 定南县| 鄂温| 宾川县| 延长县| 南召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