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為何均為繼室?與父親的“牧師”身份有一定的關系
正說新史關注
2022-05-11 06:53大圖模式
20世紀20年代,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曾經提出過“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說法,是國民黨官僚資產階級的代表。
而在四大家族中,蔣宋孔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因為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和孔氏孔祥熙的妻子宋靄齡,都是宋氏的女子,也就是說蔣宋孔三家是姻親的關系,自然更加密切。
而與此同時,宋家二姐宋慶齡還是國父孫中山的妻子,宋家更是如日中天。不過,無論是大姐宋靄齡,二姐宋慶齡還是小妹宋美齡,他們都是自己丈夫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繼室。
大圖模式為什么這樣的一個大家族,有什么樣的人沒有,非要將自己的女兒嫁作繼室呢?這恐怕和他們父親曾經的“牧師”身份有關系。
從學徒到牧師
三姐妹的父親叫宋嘉樹,本名韓教準,出生于海南文昌,家境比較貧寒。九歲的時候,因為家境貧寒,無力維系,他不得不跟著自己的哥哥來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當學徒。可以想象他當時生活的艱辛,不過是從一個熟悉的地方,到另一個陌生又貧窮的地方討生活罷了。
大圖模式12歲的時候,他跟隨自己的一個姓宋的堂舅,去了古巴討生活,當時應該是為了方便,也就跟隨舅舅改姓了宋,于是有了宋嘉樹這個名字。
在古巴三年后,他又來到美國波士頓,在一家絲茶店里面當學徒,波士頓畢竟是美國的一個大城市,他在這里結識了不少中國留學生,他們都勸導宋嘉樹,讓他去讀書。
大圖模式他自己也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是堂舅卻堅決反對這件事情,無奈之下他選擇偷偷離開,做政府的緝私船到了北卡羅來納州,即使是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也難改變宋嘉樹的決心。
緝私船的船長對宋嘉樹很不錯,讓他在船上做雜役,還帶著他一起離開。在北卡羅來納州,他認識了當地教堂的一個牧師,開始逐漸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并在1880年,正式接受基督洗禮。
這一年,宋嘉樹16歲。他被命名為查理·瓊斯·宋,不過人們更習慣稱他為宋查理。
大圖模式這之后,他一直深受耶穌基督的影響,閱讀《圣經》,先后入學杜克大學圣三一學院和范德堡大學神學院,學習西方的神學,感受到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精神。
1886年,宋嘉樹回國,先后在蘇州、上海等地傳教,在教會學校就職,胡適就曾經是他的學生。
大圖模式從商干革命
他在國外,見證了西方的民主自由,深感中國社會的黑暗,便一邊傳教,一邊進行推翻清政府腐敗統治的宣傳。
在傳教的過程中,他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倪桂珍。但是在當時,宋嘉樹的傳教卻遇到了挫折,被人排擠。無奈之下,他轉而為教會印刷《圣經》,又因此而發了筆財。善于抓住時機的宋嘉樹,擴大了經營,兼做進口機械的代理商,成功從一個牧師轉向了一個買辦商人。
但是宋嘉樹做買辦商人并不是因為斂財,而是二十多年經營下來獲得的五十多萬兩白銀,他將絕大部分都投入了孫中山先生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去。
大圖模式他十分清楚,當今中國的現狀,光靠他一個人絕對無法改變,所以,1894年,當他和孫中山先生相識的時候,兩個人是一見如故,對中國的未來有著一致的看法觀點。無論是興中會還是同盟會,都少不了宋嘉樹的身影。
除了在民主革命中的投入,他還為中國公益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創辦了一家教會學校、一個兒童樂園、一間大眾醫藥所,還有一個華美印書館。
所以宋嘉樹不僅是一個牧師、一個買辦商人,還是一個革命家、教育家、實業家。
大圖模式女兒們的出路
除了以上的身份以外,他還是一個好父親。在當時的年代,中國民風還不夠開化,還是極其受到封建思想的殘害,許多女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經受教育,可是宋嘉樹卻不是這樣。
他素來予以自己的女兒們最大的尊重,三個女兒都被他送去美國接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而且他們都受到了父親的愛國熱情和民主革命精神的影響。
在婚姻的選擇上,他也給予了自己的女兒一定的尊重。1914年孔祥熙和大姐宋靄齡結為夫妻,那時孔祥熙的原配妻子已經因病去世兩年有余。
大圖模式次年,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日本結婚,事實上一開始,他們的婚姻并不被宋嘉樹承認,畢竟孫中山和他是至交好友,卻娶了自己的女兒為妻,還是繼室,再大度的岳父,都會有點難以接受的吧,但是他看到自己的女兒和孫中山先生是這樣的合拍,也就慢慢放下了芥蒂。
小妹宋美齡,在1927年嫁給了蔣介石,當時宋嘉樹其實已經去世了。蔣宋的這一段婚姻,其實在一開始就遭到了宋家上下的反對,除了大姐宋靄齡。在宋美齡之前,蔣介石已經有過兩任妻子了,但是在見到宋美齡以后,蔣介石對她展開了追求。
相比于愛財的大姐,愛國的二姐,宋美齡更加愛慕權勢,1927年嫁給了蔣介石,成了名副其實的“第一夫人”,使得她在外交上有了很大的施展空間,而她也確實一直都做得很好。
大圖模式小結:
宋氏三姐妹雖然都成了繼室,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他們最幸福的事情,三個人都與自己的丈夫相知相伴,多做出了屬于自己的事業,并沒有因為嫁了人,就讓自己隱藏在丈夫的光芒之下。
當然,我們說,他們能有這樣的生活,也絕對離不開他們的父親宋嘉樹的幫助,如果不是宋嘉樹多年在外求學的經歷,讓他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那么他們三姐妹也不一定有機會能夠遠渡重洋,在國外接受良好的教育。
而且宋嘉樹曾經是個牧師的身份,又對中國革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對于他們三姐妹而言,更是做到了一個極好的榜樣的作用。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作為父母,所需要承擔起的榜樣的責任,就像宋老先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