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不漂亮
---易被誤解的文學常識(24)
有人在表達女子漂亮時,用“人面桃花”形容之,估計作者以為這個詞是形容女子的容貌像桃花一樣美麗。事實上,這樣的用法是對“人面桃花”這一成語的誤解。
“人面桃花”出自唐代孟囗《本事詩·情感》:唐代書生崔護,曾在一年的清明節這天,獨自一人到長安城南郊游玩,見到一個莊園,園內花木叢生,環境幽雅宜人。崔護上前,叩門求飲,一年輕女子開門設座,并遞給崔護一杯水。年輕女子站在一株桃樹旁,含情脈脈地看著崔護。到了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忽然想起這位女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直奔城南,但到那里一看,門廳莊園一如既往,大門卻已上了鎖;桃花依舊,去年的美人卻不見了蹤影。
崔護失望之余,感慨萬千,便在左邊一扇門上題詩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詩即《題都城南莊》,又題作《游城南》。
后來男女相見隨即分離,男子追懷往事,稱為“人面桃花之感”;也常借以表達愛情失意的情懷;或泛指愛慕而不能相見的女子,以及由此產生的悵惘心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