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黑洞真的如科學家們所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具有極強引力和極大質量的天體嗎?其實他們都被觀測到的現象迷惑了。黑洞根本就沒有質量,也沒有引力。由于黑洞的旋轉速度極快,把其內部的所有物質都抽空,形成了一個內部具有無窮大負壓的宇宙旋渦。由于黑洞內部的壓強比其外部低得太多,所以它可以吞噬附近的一切物質,就連靠近它的光子也不能逃脫。黑洞吞噬物質的情形與龍卷風卷走大樹沒什么分別。由于龍卷風的旋轉速度極快,其內部的壓強比外部低很多,這種壓力差足以把地上的任何大樹連根拔起。又如大海中的大旋渦可以把任何船只卷入海底,它也與黑洞吞噬物體相類似。
由于黑洞內部的負壓太大,被吸入黑洞內部的任何物質都因擠壓而被撕碎,變成了氣態狀。這些氣態狀的物質跟隨黑洞一起高速旋轉,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后,又被黑洞噴射到宇宙空間。所以,黑洞吞噬物質靠的是負壓而不是引力,黑洞內部是真正的真空而沒有質量。黑洞實際上就是一個因自身高速旋轉而被抽空了的宇宙真空。
我們可以用媒質世界的屬性來解釋宇宙黑洞問題。宇宙中一切看不見的東西(如暗物質、暗能量等)都稱之為媒質,它們共同組成媒質世界。由于暗物?桶的芰吭頰加鈧娼峁溝?6%,所以媒質世界也占宇宙結構的96%。很顯然,媒質世界在整個宇宙結構中占統治地位。媒質世界有一種很重要的性質:它由無數個大小不同的媒質旋渦場組成。每個星系都有一個大的旋渦場,它的中心就在星系的中心。科學家們認為,超巨黑洞位于星系的中心,所以星系旋渦場的中心也就在超巨黑洞的位置。按照媒質世界的屬性,在星系中心附近也有一個小的媒質旋渦場,稱之為A0旋渦場。由于它內部沒有星體而只有媒質,所以其內部就不會存在指向該旋渦場中心的媒質引力。當A0旋渦場高速旋轉時,它必然會產生一種離心力,把它內部的所有媒質拋到它的外面。同時,星系內部也有一種指向星系中心的向心力。該向心力必然會阻止A0旋渦場中的媒質向外運動。在這兩種力的共同作用下,A0旋渦場中的所有媒質被擠壓到它的邊緣,逐漸形成了一個高速旋轉的、內部成真空態的圓環狀宇宙旋渦。在真空態旋渦形成之后,它內部就會產生一種負壓。旋渦場的旋轉速度越快,這種負壓就越大。當它的旋轉速度大到極限時,它內部的負壓就達到了無窮大,可以吞噬包括光在內的一切物質,從而形成了宇宙黑洞。
當旋渦場的中心有一個質量足夠大的星體時,它就不會產生黑洞,而只能形成自轉的恒星。但如果這個星體的質量不足以抵抗因旋渦場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時,它同樣會被旋渦場旋轉之離心力拋出場外而形成宇宙黑洞。由于星系中心旋渦場具有極大的旋轉速度,它產生的巨大離心力不是任何星體的質量所能抵抗的,所以它必定會產生宇宙黑洞。根據媒質世界的屬性,在宇宙中心附近也有一個旋渦場,稱之為宇宙中心旋渦場。它的旋轉離心力必定比星系中心旋渦場大千百倍。所以宇宙中心旋渦場必定形成一個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只要科學家找到了最大的黑洞位置,也就找到了宇宙的中心。
超巨黑洞的形成
目前,關于超巨黑洞的形成主要有兩種理論。一種觀點認為,它可能是隨著星系的誕生一次性產生的。但也有推測說,超巨黑洞是以質量更小的黑洞為基礎形成的,后者就好比是一些“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化成了巨型黑洞。這兩種觀點都不對,超巨黑洞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星系形成之前一次性誕生的。我們用媒質世界的性質就很容易解釋超巨黑洞的形成問題。
宇宙大爆炸之后,會產生無數個不同大小的媒質旋渦場,旋渦場內布滿了宇宙塵埃。在小媒質旋渦場中,宇宙塵埃的總質量與媒質的總質量之間有一個總的媒質引力。這個總引力的方向是指向旋渦中心的,它就是旋渦場內的向心力。另一方面,旋渦場的旋轉會產生一種離心力。由于小旋渦場的旋轉離心力相對較小,在場中的宇宙塵埃的總質量相對較大的情況下,場中的向心力必定大于離心力。結果宇宙塵埃就逐漸向旋渦中心靠攏,最后沉積在旋渦中心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旋渦中心處積聚的宇宙塵埃越來越大,并跟隨旋渦場一起旋轉,最后就形成了自轉的恒星。
當媒質旋渦場擁有銀河系那般大時,場內宇宙塵埃的總質量就是一個巨大的數目。它與場內的總媒質之間就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媒質引力——旋渦場的向心力。如果銀河系中心旋渦場的旋轉速度不夠大,哪么,由它產生的離心力就不足以抵抗那巨大的向心力。結果,旋渦場中的所有宇宙塵埃都會向銀河系中心靠攏,并逐漸沉積在該中心處,最后必定會形成一個質量擁有銀河系般大小的巨大恒星,而不會形成目前的銀河系。相反,如果銀河系中心旋渦場的旋轉速度非常大,由它產生的巨大離心力足以抵抗那巨大的向心力,哪么,銀河系旋渦場內的宇宙塵埃就會圍繞銀河系中心轉動,而不會沉積到它的中心。銀河系內有無數個小媒質旋渦場,它們與旋渦場內的宇宙塵埃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無數個自轉恒星。這些恒星都繞銀河系中心轉動,由此而形成了目前的銀河系。而銀河系中心旋渦場的高速旋轉就會產生超巨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