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山4號井,在黃龍山五個礦井中,不僅開采量是最大的,而且泥料品質優良,尤其是4號井出產的底槽青最負盛名,可謂天下紫砂第一井。
黃龍山四號井,幾乎以一井之力成就了黃龍山的千古流芳之名,即使現在已經封井,依然阻擋不了它美名遠播。黃龍山4號井所出泥料制作成品壺查看其特性,有以下發現:
一、壺表有大小不等的金黃色或黃色砂質,這便是雞眼的效果,與醇厚潤澤的紫泥色相互輝映,顯示出底漕清茶壺不凡的外表和氣質。
二、這款泥泥質透氣性極好,在紫泥中屬上乘,能長時間保持茶水的新鮮。
今天我們以4號井出產的底槽青為你展現優質紫砂的迷人魅力。
| 底槽青
底槽青是紫泥中的優質礦料,位于紫泥礦層底部,其特征是多數斷面帶有灰綠色斑,俗稱雞眼、貓眼。這些灰綠色斑分布有疏有密。從雞眼的大小和分布情況可以看出礦料的出處,是否是底槽清。如下兩張圖:
底料燒制溫度分可以分普溫和高溫兩種。一般普溫燒成之后呈現棕紅色,也有人說巧克力色,此時一般都有黑氣,也有人喜歡說是花泥現象。
然后溫度再往上走的時候,會慢慢從棕紅到紫紅變化,在某一特定臨界高溫時候會成為深紫色,這時候花泥現象就會消失。陳腐的時間越長,花泥現象就會越少。
仿古如意 底槽青泥料
底槽青的壺,砂質感強烈,透氣性佳,泡養時久之后,溫潤光澤,自發暗然之光,非常的古樸大方,是紫砂中最能代表紫砂特點的優質泥料。
現如今礦料已經保護不再開采,以前開采的民間儲量也越來越少了,所以作為紫泥里的優秀一類,存量也是不多,但絕對是沒有絕跡之說。
▲黑鐵質
黃龍山4號井的底槽青最為稀貴(4號井現已不開采),燒成后有隱約朦朧黑影(黑鐵質),而且能看到金黃色的砂粒,金砂點點,宛似夜空繁星閃耀。
質量之佳,為歷代陶人推崇之首,亦為數百年來經典名器,及已故顧景舟大師最鐘愛之名泥。
| 底槽清泥料的特點:
底槽清在紫泥中屬于優質礦料,它位于礦層的底部,泥質細膩純正,燒成后質堅細膩光潤,呈棕色,其成品質感純樸自然、沉穩大度、溫潤內斂、溫和典雅,泡養變化很快,泡養后溫潤感更為豐富飽滿,茶湯韻味悠揚,越顯光樸素雅。
| 4號井歷史
1972年在黃龍山西側新建四號礦井。主井標高24米,副井標高11米,副井向東與主井相隔約200米。井筒斜坡17度,寬2.4米。掘井深度為-36米,采用分層開采(每層高約7米)。落礦采用電煤鉆,裝車采用裝巖機。
1982年5月,四號礦井二期工程開始,掘井深度為-80米。同年10月,掘進斷面采用一次爆破新工藝,加快了掘進速度。
1984年10月,試行濕式作業,同時開始采用中深孔爆回采新工藝,降低井下粉塵濃度,提高開采率。
四號礦井開采量,至1987年,統計表明已達到近7萬噸,其中紫泥2671噸,綠泥9噸。1997年10月,因生產成本過高等諸多因素而停止開采,也因此造就了唯一的“四號井底槽青”泥料,被眾多壺友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