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有“人體將軍”之稱,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而生活中很多無意間的習慣都會損害肝臟的健康。
而肝臟又是我們人體的解毒器官,一旦受損,身體中的毒素無法排出,就會堆積在體內,形成各種疾病。
那么肝臟不好又有什么表現呢?
肝臟異常,上廁所有四種表現:
表現一、大便顏色深,發黑
如果你在前一天吃了什么含鐵比較高的食物,例如豬血或者是紅心火龍果等等,第二天發現自己的大便顏色發黑是正常的現象。
但是如果你飲食比較正常,卻發現出現了大便顏色非常深,發黑,且有血液與大便混合,就要引起重視了。
這有可能是肝臟異常,引起了消化道出血,導致出現這種黑色的血便。所以建議及時的進行檢查。
表現二、尿液呈茶色
尿液其實最健康的狀態應該是淡黃色,并且沒有味道了,只有在早上起來的第一次上廁所或者是身體缺水的時候尿液的顏色會有所加深。
但是如果你這些都正常,尿液還是黃的厲害,甚至如茶色,就要注意了。
這是由于肝臟患者的膽汁不能通過腸道循環系統排出體外,而是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從而就會導致肝臟患者的尿液顏色加深。
此時一定要重視,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表現三、不定期腹瀉
出現腹瀉,胃腸道不舒服,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是消化系統的問題。
但其實當肝臟異常的時候,也會出現腹瀉的癥狀,尤其是在吃飯后不到兩個小時,就會有明顯的腸胃不舒服,會產生腹瀉。
并且大部分人還是便秘和腹瀉交替進行,這和肝臟分泌的膽汁有一定的關系,在臨床上,又被稱作“肝源性腹瀉”,是肝不好的表現之一。
表現四、小便異味重
其實我們平時上廁所的時候也發現了,小便是有味道的,但是不是非常的重。
但如果肝臟出現了異常,小便的異味就會尤其中嚴重,這是因為肝臟異常,解毒能力下降。
此時釋放到血液中的膽紅素量增多。因此,患者排出的尿液顏色加深,伴隨著嚴重的尿騷味出現,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想保肝,堅持“三遠離”:
一、遠離酒精
現代人,飲酒已經成了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而酒精肝更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肝臟疾病。
但其實飲酒的習慣,是最為傷害肝臟的,會加重肝臟代謝、解毒的負擔,長此以往,會損傷肝臟健康,影響肝臟功能。
因此,克制自身的酒精攝入量,對于肝臟保健十分重要。
二、遠離發霉食物
食物一經霉變,建議千萬不要因為不舍得扔,就隨意的食用。
因為一般食物經過霉變以后,會產生一種一類致癌物,叫做黃曲霉毒素,這種毒素是會直接刺激肝臟細胞,損害肝臟的。
例如一些谷物,大米,還有水果等等,腐爛后切不可再食用。
三、遠離高糖食物
研究發現,甜食的確能改善人的心情,但是肝臟是最怕“甜食”的,食物的含糖量過高,在身體中會轉化為脂肪,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
并且攝入太多的糖分,不利于肝臟健康,甚至誘發嚴重的脂肪肝。
因此,肝不好的人,少盡量少吃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糕點、糖果等。
1、每天喝一杯保肝茶
喝茶水,有助于幫助肝臟代謝毒素,減少廢物在體內的堆積,有清除肝臟毒素的作用。平時也可以加點護肝的小植物,功效更佳。
用黃花苗、紅梅果、紅甜菜根,搭配成黃花苗紅梅果茶,熱水沖泡即可。
黃花苗,入肝經,擅長排肝毒,用其泡水喝,可對抗內毒素造成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增強肝臟功能。
紅梅果,含有酚類色素、多酚類化合物,都可保護肝臟健康。并且,可清除自由基,保護肝細胞活性,減少脂肪變性和纖維化損傷。
紅甜菜根,含有較多的甜菜堿,可加速人體蛋白質的吸收,改善肝功能,預防脂肪肝,延緩肝硬化發展,對肝損害有保護作用。
這三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保護肝臟,效果尤佳。
2、日常堅持吃點青
在中醫理論上講,“青色入肝經”,所以常吃的青色食物有保肝護肝的效果。
并且研究發現,青色的食物還可以疏通肝氣,幫助身體代謝,比如西蘭花、菠菜、蒲公英、青蘋果等常見的食物都可以。
西蘭花的保肝效果較為的良好,日??梢越洺5氖秤?。
3、每周保證一次運動
運動,是良好的保肝方式,但是現在的人都比較的忙,沒有時間運動,但是還是建議每周至少保證一次三十分鐘以上的運動。
因為運動不僅僅能夠防止肥胖,還可以減輕身體中多于的脂肪對于肝臟所造成的危害。
除此之外有氧運動能夠促進氣體的交換,幫助肝氣生發。
日常選擇可以選擇快步走,慢跑或者是騎自行車等運動。
4、每天敲一次肝經
肝經一通,百病皆好。所以很多懂的養生的人,都會常常的敲打肝經。
肝經的位置位于大腿內側,內褲線的位置,敲打的時候可以從大腿根部開始敲打,然后到小腿即可。
建議,敲打的時間可以選擇在睡前泡完腳以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