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慢性疾病。
當人體中胰島素分泌不足時,無法將體內多余糖類物質代謝消耗的情況下,血糖的濃度就會升高。長期在高血糖的刺激下,人的身體多器官功能會下降,甚至有組織、神經受損傷的情況出現。
而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很多兒童,都患了糖尿病!這一定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妮妮(化名)今年四歲了,活潑可愛,全家人都把她當做小公主一般的對待,特別是爺爺奶奶,特別溺愛孩子,要星星都不敢給月亮。這就養成了妮妮很任性的習慣。
妮妮挑食特別嚴重,每天吃飯都要奶奶哄著才吃,而且自己不會吃都得奶奶喂,每次吃飯都要吃很久。后來奶奶發現妮妮比較愛吃甜食,就買一些糖果、巧克力之類的,平時吃飯之前拿這些吸引妮妮,她才肯吃飯。
這陣子,奶奶發現妮妮比以前能吃了很多,還忽然有尿床的現象,即使不尿床,每晚也要去幾次廁所!
妮妮媽聽了,特意從外地回來,發現妮妮確實半夜愛上廁所。就領孩子去醫院檢查。
到了醫院,醫生說妮妮得了糖尿病。妮妮媽當場就懵了,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得上糖尿病呢!問了一下平時妮妮的生活習慣,才知道是因為孩子平時吃了太多的甜食,才這樣的。
奶奶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后,當場就給了自己兩個耳光,說對不起妮妮。妮妮媽也非常后悔,覺得自己疏忽大意才導致今天這種結果。
醫生:其實有的時候孩子突然變得很能吃,未必是好事,很有可能是小兒糖尿病的前兆,所以各位家長平時要注意孩子飲食的營養搭配,不要讓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
出現5個癥狀,要注意血糖
1、多尿
尿量和尿的次數突然變多,且尿的泡沫多,尿漬發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注意血糖了。
血糖升高后,食物轉化為糖的效率下降,會出現血液中糖含量升高,就會變得多尿。
2、視力模糊
如果糖尿病患者突然間發現自己的視力下降,而且有模糊的現象一定要特別謹慎注意,很可能是糖尿病眼部并發癥出現了,要及時就醫采取治療,如果拖延會出現白內障,嚴重還會導致失明。
3、疲乏勞累
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釋放出能量,同時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及負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4、手腳冰涼
血糖升高,人體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使得手腳特別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環不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末梢循環不良”。
因此,就容易出現手腳冰涼,或者發麻的情況!
5、容易發生饑餓
血糖升高時,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不足,血糖不能充分利用給細胞提供能量,就會出現饑餓現象,因此人就會產生饑餓感覺。
控制血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茶代飲料,控制血糖攝入
飲料是很多人的最愛,但也是誘發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茶代飲料,利于血糖控制,還可滿足口感需求。
蒲公英干桑茶,有很好的降糖、延緩并發癥的作用。
配方:將蒲公英葉和干桑按8:3比例搭配,制成茶,每天2-5克,熱水沖泡即可。
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具有廣譜抑菌功效,改善體質。
研究還發現,蒲公英多糖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對降低正常及餐后血糖有一定作用。
干桑,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將其稱為“神仙葉”,中醫將干桑作為治療消渴癥應用于臨床。(“消渴癥”也就是西醫上的糖尿病。)
國內外研究資料證實,干桑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其主要成分生物堿能抑制糖代謝過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進β細胞分析胰島素,從而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二、限制飯量,多吃雜糧
合理安排自己每天每頓的飯量,避免糖分和脂肪攝入過多,控制好體重。可以通過其他雜糧來降低自身每天的飯量,常吃高纖維的食物、水果,如玉米、燕麥、芹菜等雜糧食物,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發生幾率。
三、多運動
運動可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血糖,減少并發癥的危險。
研究發現,堅持運動的人,可使血中葡萄糖被肌肉組織的利用增加,可達到降血糖的功效。
運動時,最好為有氧運動,散步、慢跑、騎車、游泳等運動方式,都是強身健體的好運動方法!
每日做30-60分鐘這樣的運動,可以預防肥胖、提高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控制血糖,是非常好的降糖妙招!
熬夜、睡眠不足與血糖控制失調之間關系密切,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不足會加重病情。
專家表示,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來說,熬夜會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和他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著一定的患病誘因,若條件適合,就像種子遇到了適當的環境一樣,很快就能生根發芽。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